说起湖南的地方戏
花鼓戏的名号可是响当当啊!
《刘海砍樵》中的那段
“你把我比作什么人啰嗬”
更是脍炙人口,男女老少都能哼唱
而邵东花鼓戏
作为湖南最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之一
曾有“邵阳花鼓走天下”之说
甚至可以称得上文化活化石
项目简介
邵东花鼓戏源于傩戏,后结合了民间歌舞说唱,逐步形成了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传在邵东县县域及新邵县、邵阳市、娄底市、双峰县、衡阳县、衡东县等地,其诙谐、活泼、清新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邵东花鼓戏从初期一旦一丑的“对子花鼓”发展成“三小戏”,再到明末清初时期,逐渐进入“多行旦”阶段,步入了剧种形成的成熟期。
邵东花鼓戏的表演与音乐风格属于东路流派,其唱腔丰富,曲牌众多,独具艺术特色,形成了以川调类、牌子类和小调类三种声腔融合一体的音乐体系,有些曲调已具板式形态,表演技艺遵循“四功五法”。
1955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县楚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邵东县花鼓戏剧团,当时孙建寅、孙有生、赵和顺、张有恒等民间艺人汇集该团,形成了邵东花鼓戏艺术上的繁荣鼎盛时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先后继承、整理、移植和创作大小剧目300多个,其代表性剧目、演员及主创人员多次获全省、全国大奖,一批优秀传统小戏分别被湖南电视台作为传统剧目保存。
闻名全国的邵东花鼓戏《磨豆腐》、《打鸟》、《摸泥鳅》、《炉火更旺》、《金钏会》就是其代表,其中《磨豆腐》、《装灶王》等还几度晋京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金钏会》由湖南电视台拍摄成电视片并向全国发行放映,后期创作的《山野曲》作为湖南优秀地方戏剧种参加“全国首届地方戏展演”荣获国家奖项3个,其他创作剧目获省级奖项13个,市级奖项8个(其中3个剧目获市“五个一”工程奖)。
历史渊源
邵东地处湘中,是个多民族聚集之地。各族群众能歌善舞,自古山歌小调,傩舞花鼓盛行,邵东花鼓戏就是在民间歌舞小调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01
邵东花鼓戏的早期形态——花灯舞
邵东各乡、镇的花灯舞历史久远,形式丰富,这是先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一种自娱自乐、载歌载舞的歌舞形式,有车马灯、采茶灯、花灯舞、对子戏。
02
邵东花鼓戏的形成期——地花鼓
到清嘉庆、道光年间,受祁阳戏的影响,邵东出现了“有股优场男女衣饰,暮夜沿门歌舞者,曰花鼓灯”(引自道光十年修《宝庆府志.艺文志》)的地花鼓形式,这是在花灯舞的基础上,加入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内容,使用戏剧服装,男女角色化妆进行表演,民间称其“地花鼓”。一旦一丑表演的地花鼓已初具花鼓戏的雏形,戏剧史上称其为“两小戏”或“对子花鼓”。
03
从地花鼓发展为花鼓戏
清末,邵东的民间花鼓艺人吸收祁剧、昆腔、湘剧的特点,形成了以“川调”、“锣鼓牌子”为主要曲调的东路花鼓,多用双唢呐伴奏;以“走场牌子”为主要曲调的南路花鼓,多用高胡伴奏,轻松活泼,欢快热烈;以“小调”为主要曲调的花鼓,旧有“阳戏”之称,多用瑟琶伴奏,唱腔清婉动人,赏心悦耳。
在著名邵东东路花鼓艺人孙建寅、孙有生、赵和顺、张有恒的倡导下,组建了邵东花鼓戏剧团,这一时期创造出了《磨豆腐》、《打鸟》、《娘送女》、《摸泥鳅》、《送表妹》、《刘海戏金蟾》、《韩湘子服药》、《四仙姑下凡》、《桃源盘洞》、《赶子牧羊》、《二嫂回娘家》、《金钏会》、《洪基逼退》等一大批烩炙人口的邵东花鼓戏大小传统剧目,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邵东花鼓戏。
到清末民初时期,邵东花鼓戏正式步入生、旦、丑、净的“多行旦”阶段,逐渐迈向剧种的成熟期。
剧目、音乐及角色
邵东花鼓戏的剧目内容多反映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和生活情趣,用辛辣、诙谐、幽默的手法讽刺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歌颂劳动人民的真、善、美及中华传统美德。
邵东花鼓戏的音乐起源于民歌、山歌、情歌和小调,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地花鼓中的锣鼓牌子、走场牌子和巫文化、说唱音乐、丝弦音乐、祁剧音乐以及传入湖南的蜀文化音乐。全部曲牌分为“川调类”、“牌子类”、“小调类”三大类共560多首。“川调”包括东路川调和南北数板,是邵东花鼓戏音乐的主要唱腔曲牌,其特点是高亢、激越,擅长表达各种人物的不同内心思想感情,极富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牌子”类包括南路花鼓的“走场牌子”和东路花鼓的“锣鼓牌子”,前者曲调优美、抒情,后者热烈欢快、活泼明朗。“小调”类包括民歌、山歌、情歌和丝弦小调,曲调丰富、婉约、诙谐、清丽,善于表现戏剧人物的欢悦和忧伤感情。
邵东花鼓戏的打击乐,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受祁剧影响较大,锣鼓点子基本同于祁剧,但演奏风格比祁剧花俏、细腻。演奏技艺概括为“快慢轻重、花硬砍风、单双空实、头尾边巾”十六字口诀。
邵东花鼓戏的角色主要有:生、旦、丑、净四大行当;主要传统技法有:矮子步、口子劲、油纸扇、褂子裙;其脸谱主要有:蛤蟆脸、娃娃丑、阴阳脸、金钱脸等,使邵东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极富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歌舞性,传统剧目中的“两小戏”“三小戏”采用载歌载舞的形式,传递幽默谐趣和浓郁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