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女兵】郝尚芝:“人在钱在”的战场女会计

2015-08-04 阅读数 389692

抗战女兵

1942年,16岁的山东姑娘郝尚芝长发及腰。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她无心红妆,却是将漂亮的大辫子一剪,利落的军服一穿,从妇救会主任到战场会计,从后方到前线,这个年轻的姑娘相信,要想不被欺负,要想为死去的同胞报仇,就只有坚强起来,奋起反抗。

战争残酷,即便是在几十年后,“怀里揣着三颗手榴弹边学会计边打仗”的记忆在89岁的郝尚芝脑海里依旧清晰。当7月8日,我们来到郝尚芝家中,想请她“讲讲打鬼子的故事”时,她把腰杆一挺,爽快地答应:“行,奶奶给你们讲!”

16岁“女状元”成妇救会主任

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已替代国内阶级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调动各阶层人民的抗日积极性,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改变为减租减息政策。

山东抗日根据地认真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党采取的这种政策,在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的同时,又保障了地主的利益,取得了开明士绅对抗日民主政府的信赖,他们也纷纷加入到抗战行列中。

我出生在山东栖霞农村的一个木匠家庭。6岁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便帮着爷爷给地主放猪。一直到我12岁那年,家乡成立了国民小学,规定附近6个村12岁到16岁的孩子都要去读书,不然就罚款三块大洋。这样一来,我居然有了读书的机会。我十分珍惜,所以特别用功,半年里学了四本书,成绩是全校的第一名。可就在这时,日本鬼子打来了,他们到处烧杀抢掠,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了。

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八路军来到了我的家乡。通过他们的宣传,我明白了不少抗日救国、穷人要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八路军在前方浴血奋战打鬼子,我就和村里的妇女们一起缝军装、纳军鞋支援他们。

1942年,我们附近6个村要选举区妇救会主任,由于我能识文断字,是个“女状元”,大家便一致推选我来当。但我年纪小,才16岁,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急得直掉眼泪。区长看到了,笑着对我说:“不要怕,给你派两个民兵,工作时跟着你。”

第二天,我就带着两个基干民兵开始走村串户,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思想和政策,在全区广大农村积极推行“二五减租,一分半减息”的政策,发动群众与那些明减暗不减、变相加租、非法夺田的地主作斗争。

有一次,我和一个民兵去区里开会,为躲开日本鬼子,我们只好绕道走荒山野岭。在蹚过一条小溪时,溪水突然暴涨,几分钟内水就淹到了脖子,我和那个民兵只能扯开嗓子喊“救命”!也是我们命大,刚好有个村民路过,他赶过来用藤条把我俩从水里拖了出来。

刚一脱险,我们又匆忙赶路,听到日本人的马蹄声就要躲起来,水都不敢多喝一口。一路惊险到了区里。开完会,老乡给我们端来八个饼和两碗稀饭,我们一口气吃个精光。老乡问我们怎么这么能吃,我说:“我们三天三夜都没有吃过饭了!”

由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落实到位,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也吸引了一部分开明地主的加入。为度过抗日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我也算是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抗战女兵

带着手榴弹学业务,战场女会计“人在钱在”

1944年和1945年的春、夏两季,山东军区部队连续发起攻势作战。8月至9月,胶东军区集中兵力,在地方武装和民兵的密切配合下,向驻胶东日伪军展开大规模的秋季攻势作战。整个战役采取统一指挥、分区作战、此起彼伏、交错进行的方式,选择敌伪要害据点,集中兵力予以痛击。收复文登、荣成两座县城及2500多个村庄,扩大抗日根据地5000多平方公里,140多万同胞获得解放,也使胶东的东、南、西、北海四区联成一片。至年底,山东抗日根据地人口达到1600万,部队发展到15万人,民兵超过35万人。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局部反攻阶段,八路军各部急需扩大队伍。八路军山东鲁南军区从地方招收大量优秀人员补充部队,于是我应招入伍到军区会计班当学员。我的父母都不知道我参军的事,因为他们不会同意我一个女娃上战场。但我觉得,要想不被日本鬼子欺负,为死去的同胞报仇,就只有当兵打仗这一条路。我把大辫子一剪,军装一穿,也就是个像模像样的八路军战士了。

当时,部队给每个学员发了三颗手榴弹。我天天背着这三颗手榴弹,就像背着三个宝贝一样,心想着,万一碰上了鬼子,炸死一个够本,炸死两个就赚,最后一个留给自己,反正不能做俘虏。

真正参军了,我才知道当兵有多苦,既要学习会计业务,又要行军打仗,每天都跟着部队在山沟沟里转。我和几个战友负责保管军区各部调运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信息单据,几十斤的材料装在几个大木箱里,要抬着它跟着部队随时转移。晚上,战士们都休息了,我们几个人还要把账对一遍,如果账目不平,就要重新来,有时对着对着天就亮了,部队又要出发,我们也不敢打瞌睡,只能跟着一起走。

但最怕的还是鬼子军机扔炸弹,地面到处一片火海。我们守着钱财物资不敢乱动,我亲眼看到一个站岗的战士在门口被炸死了。我们躲在屋里,用身体挡在箱子上,当时就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炮弹把我们炸了,也要保护好箱子里的钱和物资。所谓“人在钱在”,这些军费就是战士们赖以御寒的冬衣和救命的口粮,它们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还有一次更危险,我们几个负责后勤的战士因为转运物资耽误了时间,落在了大部队后面。晚上睡觉时,我隐约听到有马蹄声传来,赶紧把几个战友叫醒,大家抬着物资转移到了地窖里。果然,没过几分钟,日本人就到了,他们在上面翻箱倒柜到处搜查,我们躲在下面大气都不敢出,我手上一直死死地攥着一颗手榴弹。后来,日本人陆续撤走了,隔了很久我们才敢从地窖里钻出来。

 

抗战女兵

国家强大,人民才能幸福

抗日战争结束后,根据党中央“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力量”的指示要求,郝尚芝随军区“东北干部团”从青岛出发到达东北,随后被分配到东北野战军北线后勤司令部财务科当会计。1946年3月,由于工作表现出色,经组织科科长王环同志介绍,郝尚芝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后,中南军政大学在长沙成立分校,她被调到军大十五中队当指导员,后又调到兰州。1982年,郝尚芝从兰州军区直属机关服务社离休。

我和丈夫是在抗战之后相知相识的,后来又有了四个儿女。虽然他已离世多年,但好在儿女们都很孝顺。现在,我是长沙市芙蓉区老干局管辖的一名离休干部。

我这一生,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科学建设社会主义等重要历史时期。但不论时事如何变迁,我最感谢的始终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是党带领我走上了革命道路,且一路呵护扶持我直到现在。如今,我已经89岁了,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老人家都很关心,生活上也照顾得十分妥帖。

我特别喜欢看新闻,从新闻里看到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真是说不出的高兴。以前因为我们弱小,所以总被人欺负,现在却没人敢随便忽视我们的声音。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也祝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更幸福。

记者手记采访郝尚芝那天,天空下着蒙蒙细雨,但老人依然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步行锻炼了半个小时才进屋接受采访。听她家人说,这是老人多年的习惯,轻易不会落下——这股执著与坚持大概也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最让人钦佩的品质之一。

郝尚芝有些耳背,每个问题我都要写在小白板上给她看,她再作答。即便这样,但作为一位悉数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科学建设社会主义等重要历史时期的老人,郝尚芝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老兵不朽,他们是活着的记忆,也是中国人民曾浴血奋战、抗击外敌最好的见证。以史为鉴才能开创未来,不论如今日本国内有多少妄图否定历史的声音,这种颠覆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必然没有出路。

(感谢湖南省军区东湖离职老干部休养所提供采访帮助)

专题:抗战女兵 传奇人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抗战女兵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