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女兵】王赛梅:一封家书让我踏上抗战之路

2015-08-27 阅读数 121664

抗战女兵 王赛梅

口述:王赛梅  记录: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实习生 钟叶  摄影: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小兵 唐天喜

8月7日,当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赶到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上塔市镇江背村李家大屋国民党抗战女兵王赛梅家里时,她的儿子曾毅然正准备把老人家扶上轮椅推出来走走。老人家虽然能清楚地知道我们是来看望她的,也表示了感谢,但她的听力已经衰弱,腿脚浮肿,出门只能借助平江县关爱抗战老兵工作站志愿者所送的轮椅。陪同记者一起采访的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两年前找到王赛梅核实其抗战老兵身份时,老人家很慈祥也很可爱,喜欢和重孙子打闹,还被他们抓住了伸舌头的表情。

虽然听力不太好,也遗忘了许多回忆,但今年94岁的王赛梅精神依然不错,在家人的帮助下,她勉强能和我们交流。我们也从她的只言片语里,渐渐勾勒出当年一幅又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响应家书号召加入抗日队伍

根据中共岳阳市委讲师团和平江上塔市镇人民政府共同主持出版的《铁血九岭——湘鄂边界抗战纪实》记载:“当时,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旅(旅长曾振)会同第192师部队攻打驻扎于江西鹰潭的日军。不久,第33旅和第192师被整编为第192师,师长是曾振。第192师隶属于第28军,军长是李祥荣。”该书同时以《王赛梅的从军路》为题,简要介绍了抗战女兵王赛梅的抗战经历。而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的曾振是平江县冬塔乡(现上塔市镇)江背村人,正是王赛梅丈夫曾宪典的叔叔。

1921年12月26日,我出生在湖南省平江县冬塔乡谈家桥村。我当初之所以报名参军,是因为叔叔的一封家书。当时我的叔叔曾振是第三战区直辖独立33旅的旅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叔叔就写了一封信回家,说国难当头,号召乡民积极参军抗日。最终在我丈夫曾宪典(又名曾荣照)的带领下,组织了一支队伍去江西鹰潭参军,里面有13个是男的,7个是女的,其中就有我。不过,去当兵的路上也很危险,有两个人被日本人打死了。

到了鹰潭后,我和另外六姐妹就加入了第三战区直辖独立33旅。我们先到33旅旅部办公室秘书处王慧兰那里报到。王惠兰是叔叔曾振的夫人,是在南京毕业的高材生。我们在那里学习军纪、礼仪、打靶、译电等基本工作知识。训练不到三个月,我们七人被分配到第三战区兵站总监部,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给士兵发放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还有就是统计数据协助秘书处工作。

 

抗战女兵 王赛梅

抗战女兵 王赛梅

丈夫参加了致日军中将毙命的浙赣路会战

抗战时期,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在全国建立了9个分校。顾祝同主张在第三战区创设第三分校。1938年6月,吕济奉调江西瑞金筹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并被任命为主任。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办,分校于9月14日正式宣告成立。分校设有政治部、教育处、经理处、总务处、军医处、办公室、会计室,以及修械、马房等机构,全校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职工343名。1941年2月,为便于交通与联络,迁移江西广丰区沙田、二十四都、七都等地。沙田镇为三分校中心驻地,在大庙设政治部,许丰太大屋(今沙田里粮食库)设校本部。三分校主任吕济,中将军衔,携家眷住安仔大屋之蛤蟆庙,副主任唐冠英,少将军衔,住校本部。

王赛梅的丈夫曾宪典从三分校毕业后,回到了独立33旅,后来随部队参加了1942年的浙赣路会战。也就在浙赣路会战中,1942年5月28日上午,日军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在距兰溪15公里处被地雷炸成重伤,旋即毙命。日军战史称:“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因为战争越来越激烈,也因为前线需要,我们七个人又被调至第三战区兵站总监部卫生科当护士,负责在后方配合军医给伤兵洗伤口、换药、缝针、包扎。那时候打死了很多人,我看到受伤的人也怕。

曾宪典1911年出生,初中毕业后就参军了。1937年,他带我们到达部队后,先任第三战区兵站总监部上尉部员、库员,后来进入第三战区江西广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班三分校第十一期第九队步科学习,也就是黄埔军校11期,当时校主任是吕济,副主任是唐冠英,他的中队长是申耀辉。

我丈夫说,那时三分校设有军官子弟学校,吕济主任夫人亲自担任校长,地方上百姓子女也可入学。分校军乐队时常为当地民众献艺。一时间,沙田很是热闹。

不过,当时,为防日寇来袭,三分校加强了战备工程的修建。一是拓宽道路,加固浮桥;二是盖了汽车库,供大小汽车停放;三是沿公路沿山挖战壕,还在一些地方挖防空洞;四是在大庙、新公庙的古樟上悬了大钟,一旦日机来袭,即击钟鸣警。

我丈夫1941年毕业后,回到原部队。在1942年调任陆军独立33旅司令部少校副官主任。

我觉得我跟我丈夫算是门当户对。他家是大户人家,我也是大家闺秀。他后来还担任过698团团副、营长等职务。他在前线一路打仗,我也一路跟随部队在上饶、广丰、玉山、衢州、兰溪、金华、福州、莆田一带与日军作战。后来,听说在兰溪炸死了日本的一个高级将领。

 

抗战女兵 王赛梅

错过去台湾接受日军投降

1942年初,独立第33旅改隶第70军,曾振任旅长。此时,第70军下辖:第80师、第107师、预备第9旅和独立第33旅,军长陈孔达。同年5月,该军参加浙赣路会战后,调至福州南平、浦城等地担任防守任务。1945年8月下旬,抗日战争胜利后,该军奉命开赴台湾接受日军投降。该军到达台湾后,陈孔达升任台湾警备司令部副总司令,陈颐鼎任军长。据悉,这也是《马关条约》50年后台湾迎来的首批中国驻军。

而曾振1949年去台湾后,曾任“国防部”参谋处中将副主任,1966年退役后在大学任教,后从事古籍今注今译工作。而对曾振和王赛梅这对叔侄来说,就再难见上一面了。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我丈夫曾宪典曾接收日军武器入库。而且,我们所在的部队要去台湾接受日军投降。可是,因为我们当初同去参军的这七姐妹中有的因为怀孕,有的想要回家探亲,我丈夫曾宪典就和刘满堂请假带领战友护送我们回家,男男女女一共回来10人。就这样,叔叔曾振随部队去了台湾,我们就留在了湖南平江家乡。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们才重新建立联络。但没过多久,联络又中断了,现在,我们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联系了。

■记者手记

王赛梅说,抗战的那些事过去多年,有的已模糊得记不起来了。但她清楚地记得自己的抗战经历是由一封家书引起的,可谓是“千里捎书赴国难,巾帼须眉皆英雄”。她虽然没有在前线浴血奋战,却在后方尽力支撑。在战场上当护士,见惯了生离死别,她还是会害怕,但是战争不允许胆怯。战争使许多女性远离了红妆,也舍弃了胆怯。正因为有这么多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巾帼英雄,枪林弹雨的战场才有了一曲不一样的铿锵之歌。

(感谢平江县关爱抗战老兵工作站提供采访帮助)

专题:今日女报/凤网特别策划——抗战女兵传奇人生

  抗战女兵 王赛梅 凤网/今日女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