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女兵】罗光凤:少小出征老大回

2015-08-25 阅读数 345053

抗战女兵 罗光凤

口述:罗光凤  记录: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实习生 钟叶  摄影: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小兵

8月7日,岳阳市平江县三阳乡金花村的95岁老人罗光凤家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岳阳市妇联主席魏淑萍和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一行。

受湖南省妇联的委托,魏淑萍给曾经参加抗战的老兵带来了慰问金和祝福,而我们也想听一听这个18岁便随夫参军,一路转战山西、陕西、贵州等地,为战士缝衣、为伤兵送药,70年间却只得两度返回家乡的抗战女兵罗光凤的故事——

逃难时,找了个军人丈夫

自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日本战机便频繁由四川达州的万源市上空入川,在成都、重庆等地进行骚扰、轰炸。其中,达州在抗日战争期间也遭受了日本侵略者丧心病狂地野蛮轰炸,无辜民众死伤惨重。

《达州日报》2014年9月3日的报道《还原日机轰炸达州的滔天罪行》中提到:“1938年旧历5月15,正值大竹县清水乡新庵子破土修庙之际,李先正、李运儒忙于主持唱秧苗戏(木偶戏),有观众200余人,一则为了庆贺新庵子奠基,一则为了求神灵护佑,免除灾害,保佑农业丰收。忽然一队日本飞机从上空掠过,一架飞机掉在后面紧追不舍,看样子是掉队了,观众拥至空地争看稀奇,笑声、掌声、锣鼓声、演唱声合在一起,热闹非常。谁也没有料到,这些裹着白布头帕的人群,竟成了日本飞机攻击的目标,落在后面的那架敌机丢下一颗炸弹,‘轰隆’一声,地面为之震动,黑烟顿起,人群顿时慌乱,人们呼爹唤娘,寻妻找夫。少顷,人们发现了偏离的弹着点,坐落在野鸭池黄家沟的一排三间独瓦屋被炸塌,屋后竹林内留下一个直径约3米的大坑,害疟疾卧床的谢富邦被埋在泥里,不久便气绝身亡,护理人尹春翠的手也被炸残,血流如注,惨不忍睹,见者无不痛心疾首。”

我是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城北乡(现竹北乡)白塔村人,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家附近有座很高的白塔。

我参军的经历和别人不太一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达州也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轰炸,我们只好举家逃难。当时跟我一起的,还有一个同村的好姐妹,叫白秀凤,她父亲是大资本家,因此她要逃离家庭,投身革命。

1938年,经人介绍,18岁的我与郑玉贤结婚,证婚人是白秀凤的爱人李白兴。我丈夫郑玉贤是黄埔军校第8期毕业生,当时是国民革命军第8师的军需少校主任。第8师师长是陶峙岳。

我们结婚后,因为我没有文化,郑玉贤帮我在第8师军需处女工班找了个缝制军官衣服的工作。那时,女工班一直待在重庆朝天门一带搞生产,加我一起只有8个人。那一年多时间还是比较自由的,每个星期有两天休息时间。

 

丈夫前方抗战,她在后方救治伤员

抗战爆发后,陶峙岳任师长的第8师在1937年9月间投入到淞沪战场抗击日军。当时,中日双方参战的兵员总数将近百万。国民党将领李宗仁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记述“八·一三”淞沪会战:“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据了解,陶峙岳为师长的第8师并非中央嫡系部队,进入淞沪前线时,其装备甚至仍以19世纪20年代的汉阳造步枪为主,全师根本没有重型武器。第8师参战近三星期,全师作战人员从参战时的8000余人减员至700人。战后,何应钦在回忆录中记载,淞沪会战中“我军消耗竟达85师之众,伤亡官兵333500余人”。

而1941年发生在山西省的中条山战役,中国军队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多名国军将领壮烈殉国。

我丈夫郑玉贤虽然是军需处的,但后来也上了战场。他参加过淞沪战役、中条山战役。战争残酷,他的脚上有个子弹孔,一直到建国后,我的小孩都还问那是什么。

因为战事吃紧,女工班也解散了,我被调到37集团军兵站分监部卫生科担任看护兵,先后跟随部队转战山西运城、陕西咸阳等地,负责护理、照料前线运过来的伤兵。有段时间,我还做过司药员,最后调到贵州。

1945年抗战胜利,大家都很高兴。部队在四川达州休整了一年,1946年国民党裁军,我和丈夫就回到了湖南平江。后来,丈夫成为国民党平江县自卫二中队上尉指导员。1949年,他在平江城关投诚。此后,我们就一直生活在这里。

虽然年纪越来越大,电视上播的抗战片我还是很喜欢看。我还记得当年国民革命军第8师的师歌呢!儿女和孙子们小时候都经常听我唱,也愿意听我讲抗战的故事。

关爱传递,帮助抗战女兵回家

国民党的抗战老兵在一段时间内的境遇并不好。但在湖南平江,有一群热心的志愿者,他们发现并核实了很多国民党的抗战老兵。此次,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前往平江采访就得益于他们的帮助。

平江县关爱抗战老兵工作站负责人苏东告诉记者,他是在做收藏的过程中偶尔接触到这个群体的。为了考证这些抗战老兵的身份,志愿者们做了很多工作,并总结了三条经验,“第一,通过身份证看年龄,如果只有80岁左右,那就比较悬;第二,要记得部队的番号、长官的名字;第三,就是要记得部队打仗时的路线,哪一个部队、什么时候、在哪里,这是可以在民政部门寻找到线索的。”苏东说。

陈清泉也是平江县关爱抗战老兵工作站的志愿者,他在核实罗光凤的资料后,了解到家乡在四川的罗光凤与家人失去联系已有三十多年,且多次表示想回老家看一看。于是,2013年12月初,根据老人提供的亲属姓名,陈清泉在网上发微博求助。没想到,消息刚一发布,就得到了网友的积极响应。在岳阳、重庆、四川三地志愿者的联合帮助下,大家发现,罗光凤老人的弟弟、侄子等大多数家人都还健在,并盼望远在湖南的罗光凤老人早日回家团聚。

我1946年离开家乡,没想到,一直到1980年我丈夫平反,在离家34年后我才第一次得以返乡,不过也只能算偷偷回去了一趟。过了两年,丈夫去世,从那以后到2013年,九十多岁的我又有三十多年没回故乡了。年纪大了,就更想回家看一看,想知道自己的亲人朋友还在不在。就在陈清泉帮我联系时,我却摔了跤,得了半边瘫。即便如此,我却更加渴望能够回去一次。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2013年12月20日,我终于再次回到四川达州,见到了已经86岁的弟弟,也见到了当年的好姐妹白秀凤。当地的媒体知道了,还赶来陪我一起过93岁的生日,并且写文章报道我。对此,我非常高兴,因为我过去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了,我终于能够光明正大地回到家乡了。

■记者手记

罗光凤是国民党抗战女兵,因为历史原因,她离家多年却不敢回去。2013年,她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回到家乡,这让她非常开心:“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光明正大地回到家乡,心愿就已经完成。”

她满足于现状,对经常来看望她的志愿者也心存感激。其实,像罗光凤一样默默无闻的老兵还有许多,他们为当年抗击日寇作出了巨大贡献,却不求名利和回报,一句肯定就可以使他们笑逐颜开。

从1937年算起,历史的车轴已经碾过了78年。当年震天的炮火声虽已远去,但那些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较量,还有那些得以保存下来的抗战历史遗址——这些都一一提醒着我们,一切付出和忠诚都不应该被遗忘。

(感谢平江县关爱抗战老兵工作站提供采访帮助)

专题:今日女报/凤网特别策划——抗战女兵传奇人生

  抗战女兵 罗光凤 凤网/今日女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