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妈手记丨她是与母亲反目成仇的“最惨”女明星,却是46岁儿女双全的幸福“娘娘”

2021-09-13 阅读数 25277    赞 3

57ea1e6b883deff835f498140aa6044b@100Q_680w.jpg

还记得《甄嬛传》里的皇后娘娘吗?

微信图片_20210913150219.png

表面温厚贤良,实则城府颇深,那一句“臣妾做不到啊”至今仍是广为流传的经典表情包。

近日,皇后娘娘的扮演者蔡少芬现身某综艺节目的录制现场,冻龄迷人状态超好,透露的育儿经验更是实锤了她“被演戏耽误的育儿专家”的外号。

众所周知,蔡少芬出生在一个负债累累的家庭,为了躲债,幼年时代的蔡少芬居无定所,也无法好好读书。

嗜赌如命的母亲为了尽快还债,把蔡少芬送入娱乐圈,走上演艺之路。

2003年,蔡少芬拍摄经典电视剧《水月洞天》时与内地演员张晋相识相知。

两人于2008年结婚,但女强男弱的结合一直不被看好。

2011年,大女儿张楚儿出生,2013年,小女儿张信儿来到身边,2019年,已经46岁的蔡少芬生下第三胎,取名张乐儿,凑成了一个“好”字,组成热热闹闹的五口之家,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蔡少芬的幸福,不单单来自于夫妻多年的相携相伴,更来自于孩子们的贴心懂事。

且听这位高颜值又高情商的三胎妈妈说说育儿心得。


悉心培养手足情深

今年早些时候,是蔡少芬的大女儿十岁生日。

生日派对上,一家人和和美美,特别是三个孩子相亲相爱,把一众网友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要知道,在多子女家庭,让孩子们和睦相处简直就是世纪难题。

在这方面,蔡少芬做出了“教科书式”的示范。

在二宝出生前,夫妇两人就反复和孩子沟通,告诉张楚儿不久之后会有一个可爱的小孩子来到家里,她就不会孤单,不会一个人睡觉或玩耍。

这无疑是给大宝吃了一颗定心丸。

更周到的是,蔡少芬提前给张楚儿挑选了一份礼物,当小女儿出生后回家时,经小宝贝的手送给张楚儿,告诉她这是妹妹为她准备的“见面礼”。

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但在大宝心里,这是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表达,她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爱意。

果不其然,张楚儿一天天长成了“宠妹狂魔”。

2019年,儿子张乐儿出生时,两个姐姐非常开心,来到病房来看望小弟弟,姐弟三人同框,温馨爆棚。

微信图片_20210913150343.png

据说,是两个女儿特别期待有个弟弟或妹妹,蔡少芬才决定生三胎。

其实这正是两个女儿获得了充分的爱、拥有充分安全感的最好体现,她们不再觉得新的家庭成员会分走父母的爱,而更愿意将自己的爱分享出去。

蔡少芬夫妇对女儿们的悉心呵护可见一斑。

原来有一种幸福叫被女儿“催生”。


温柔地坚持原则

蔡少芬发现小女儿2岁多时变得非常粘人,时常缠着妈妈要抱抱,但蔡少芬觉得这对大女儿不公平,每次都拒绝,哪怕有一次她因此哭闹了一个多小时,蔡少芬也不为所动。

对此,蔡少芬这样解释:她很清楚,如果妥协,有一次之后,就会有无数次。

但蔡少芬并不是冷冰冰地把小女儿丢在一边,而是让丈夫张晋一直陪在孩子身边,让她感觉到父母的爱从不曾远离。

在孩子发育过程中,2-3岁属于自我意识敏感期,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

起初,孩子是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即表现出“自私、任性、粘人”,这并不是孩子的品性出现了问题,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表现,同时用温和的方法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社会接受的行为。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很难从单纯的语言中去理解“自我”,因而,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和谐温暖的相处方式,无疑是最好的示范作用,也许蔡少芬、张晋夫妇也未曾想到,他们的恩爱甜蜜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如此作用吧。

微信图片_20210913150425.png

同时,多种多样的鼓励,也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段时期的“温柔之手”。

多给孩子正面评价,帮助孩子完善自我意识,正确地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使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能够为其日后心理健康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蔡少芬只顾着和大女儿说话,却没注意到小女儿一直在喊妈妈。于是小女儿生气了,开始发脾气、大哭。

蔡少芬发现后,过去抚摸着小女儿的后背,耐心地弄明白她发脾气的原因,对她真诚地道歉:“我知道你不开心了,你哭吧。” 

小女儿哭了一会,蔡少芬又问她:“你舒服了没有?”

小女儿回答:“我舒服了。”

蔡少芬没有强行压制女儿发脾气,而是鼓励她把委屈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被“看见”。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容器,情绪如果无法被宣泄,就会默默存起来,积攒到最后大爆发。

孩子感受情感的能力很强,表达情感的能力却很弱,也就是说他们的情绪容器还未形成,得不到宣泄的情绪,除了发泄,没有更好的处理途径了。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帮助。

粗暴地阻止孩子发泄情绪,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是在告诉孩子自己不被接纳,不被爱,这对孩子而言是非常致命的打击,这种感受会持续地停留在孩子心中,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发育。

允许孩子发脾气,宽容地接纳正在发泄情绪的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帮助孩子与自己的坏情绪和平共处,才是处理孩子乱发脾气最好的办法。

父母的爱与耐心,是孩子在攻克“坏脾气”最大的底气。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渴望父母的关爱,更渴望获得公平的爱护,考验的是父母的智慧与责任感。

微信截图_20210913150600.png

今日女报融媒体中心

重磅推出

《慧妈手记》专栏

我们将邀请有“招”有“料”的妈妈们,
分享与孩子、家人相处的点滴感悟,
从这些生动鲜活的细微处,
去探寻一位智慧型妈妈的成长修炼课。

每周将与大家
在这里同频,遇见。

在《今日女报》 “辣妈联萌”版相遇,悦读。

1629464817.jpg


编辑:王静

审核:吴雯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