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闹年锣队,敲出侗乡热闹年味

2024-02-07 阅读数 15304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实习生 杨婷婷  

“今日来把年锣闹,男女青年把伴邀;屋前情景多热闹,人海人山歌如潮……”临近春节,在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八江口村,悠扬的歌声伴随着锣鼓的敲响,一场独具当地特色、接地气的侗乡“村晚”在这浓浓的年味里拉开帷幕。

闹年锣大赛.JPG

在这次村晚里,鼟锣(也叫“闹年锣”)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新年期间,侗寨居民们还会唱凉伞侗族婚俗歌、看傩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阖家幸福。

而这些年俗的背后,有一群传承非遗文化的女性。她们有的成立了女子闹年锣队,有的为了傩戏放弃心仪男孩,有的把凉伞侗族婚俗歌带进校园……人生际遇不同的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侗寨非遗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保留传统30多年的女子闹年锣队

“锵起、锵起、锵锵起,起锵、起锵、起起锵……”

2月5日,在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禾滩镇禾滩村木弄寨,回荡着锣鼓敲奏声。村民们以院坝、田野为舞台,开始“鼟锣”表演——村民们组队敲打着锣、鼓等从寨中巡回穿过,每经过一家大门,大家齐喊“四季发财、六畜兴旺”等吉言,传递新年祝福,整个村寨在锣鼓声中热闹起来。

“闹年锣”是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地最受欢迎的传统音乐。从牙牙学语的小儿到耄耋老人,对它都不陌生。

2W8A2814.JPG

闹年锣有着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新晃侗族聚居地及周边地区的春节前后晚上,喜欢“闹年锣”的汉子都会相邀在村寨山头敲打“鼟锣”争输赢,赢者为“锣首”,带队到另一个寨子继续鼟锣,有时一个晚上要打闹二三十里路程。

晃州镇女子闹年锣队队长赵玉珍,就见过这样的热闹场面——记得每年腊月过小年,等夜色渐浓时,酒足饭饱的本村闹年锣队伍就出发了。经过一个寨子,就赛一次锣,打到半夜,就会聚齐几十面大锣大鼓、百多副大钹一齐敲响,寨子外到处都是灯笼火把,照得侗寨如同白昼。

受父亲的影响,赵玉珍学起了闹年锣。为使闹年锣鼓得以传承,赵玉珍等人经常进行学习研究,寻师访友,交流技艺,并成立了女子闹年锣队。2023年,赵玉珍带领晃州镇女子闹年锣队参加全县的鼟锣大赛。“我们一听说要举办鼟锣比赛,立马报名,组建队伍,从初一开始排练。”在比赛时,赵玉珍和她的队员们鼓槌挥动,锣钹铿锵,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

“我们打闹年锣已经三十多年了,经常去周边市县比赛,我们一直保留着原有的传统,曲牌一直没有改过。”赵玉珍说。

偷学傩戏成为传承人的侗族女孩  

在湘黔边界的大山深处,每逢重大节日及旅游旺季,77岁的龙景昌老人,都会和新晃县贡溪镇天井寨的十多位村民一道,来到戏台前,为村民和游客表演地道的侗族傩戏。

侗族傩戏,在演出时,傩戏会在“咚咚”(鼓声)、“推”(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演员的双脚也要一直随着“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故又名“咚咚推”。

“咚咚推”的节奏型,是新晃“闹年锣”中一个普遍运用的曲牌,具有控制节奏、场景转换、渲染气氛等作用,是表演节奏的支柱和灵魂。“‘闹年锣’在侗族傩戏中曲牌的运用,起到了七分锣鼓半台戏的作用,是侗族傩戏表演过程中的神髓。”龙景昌说。

龙景昌是侗族傩戏的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侗族傩戏是宋元时期的戏剧在南方的遗存,至少已经存在了600多年,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傩戏最早是从靖州那边传来。”龙景昌透露,龙姓先人本身就是傩戏演员,在新晃定居后就组织起了傩戏班子,并将技艺传与子孙后代,“如今算下来,我已是第23代传人”。

2006年,侗族傩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目前,侗族傩戏有《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二十部剧目,极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由于早期傩戏只能通过家族内部相传,龙景昌数十年来最在意的事就是侗族傩戏的传承。“学傩戏要长期钻研,反复练习,学成后又不赚钱,许多青年人都不愿坚持下去。”龙景昌说。

但龙景昌的大女儿龙彩银是一个热爱傩戏的年轻人。只要有傩戏演出,她场场都不落下。

仅看过两次傩戏,龙彩银就爱上了它。但当时傩戏技艺传男不传女,龙彩银和村里的另一个女孩,只能躲在门外偷偷学。

有一次,寨里下起了鹅毛大雪,龙彩银冻得瑟瑟发抖,双脚已经麻木,但她凭着以前看戏的记忆,循着屋内的声音,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等练完时,双手都已冻僵。

自从偷学之后,龙彩银乐在其中。在屋里用跳傩戏的脚步走,劳动时跳,在路上也跳,“敲起锣鼓,没有木棒,我就用柴棒打,嘴巴唱。”龙彩银说,每天最开心的,是能够跟在父亲后面学傩戏。

龙彩银对傩戏的热爱,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她和一个外地的男孩相爱了三年多,在准备结婚时,她面临了两难选择:“如果要学傩戏,就只能嫁给本寨的男孩。嫁到外地,就会永远失去学傩戏的机会。”

“傩戏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我要把它传承好。”为了学傩戏,龙彩银放弃了喜欢的男孩,回到本寨,学戏十年的她几乎学会了全部剧目,并在2020年全身心投入傩戏技艺钻研中,成为了“侗族傩戏”市级传承人。

三代人传唱婚俗歌  

在不久前的侗寨火铺上,歌声四溢,阿妹围坐一圈,绣制鞋垫,与前来的阿哥们把酒对歌。

“侗族女孩会将绣好的鞋垫赠送给心爱的阿哥,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凉伞侗族婚俗歌”市级传承人吴湘英说。

“一张帕子四四方,姊妹出门莫心伤……”新娘头戴喜帕,颈挂银饰项圈,身着红色侗族婚服。姊妹在旁唱伴嫁歌,摸黑、跳竹、迎亲拦路、抢亲、哭嫁等环节尤为吸引人。

1、“初相会”唱高腔歌.JPG

2023年,凉伞侗族婚俗歌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闹年锣跟婚俗歌互相配合、相辅相成,让过年结婚的喜庆味更浓。”吴湘英说。

凉伞侗族婚俗歌没有文字,多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下来。歌唱是侗族自己独特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侗族先民“视歌为宝”,学歌就等于学文化,掌握的歌越多,知识就越丰富。

20世纪90年代,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侗乡里传唱凉伞侗族婚俗歌的人越来越少。

作为“凉伞侗族婚俗歌”传承人,吴湘英近十年来走访了数十个村,收集整理流传于民间的凉伞侗族婚俗,许多濒临失传的老歌得以保存下来。

吴湘英说,从5岁起,她就跟着父母学唱侗歌,能唱十多首。这些歌长短不一,有的歌一唱就要一个多小时。

因为唱歌,她的家庭一直很和睦。2004年嫁到凉伞镇坪南村后,吴湘英先后生育了2个子女,她与丈夫一道教他们唱婚俗歌。这么多年来,她从未跟丈夫和子女吵过架,一家人把日子过成了歌。

“母亲从小就嗓音出众,唱歌好听,是远近闻名的歌师。”吴湘英说,“母亲教歌时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像唱婚俗歌一样真诚、用心,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团结,才能过好日子。”

“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吴湘英经常看到侗家人高兴时唱、悲伤时唱,平时唱、节庆也唱,有时围坐火炉而唱、有时在田间地头而歌……

5、迎客歌.JPG

除了自家儿女,吴湘英还教所在侗寨及周边侗寨的其他孩子们唱歌,也曾把婚俗歌带进校园。“我就一直教歌到现在,教了一批又一批,参加的大大小小的演出也数不清。”

“以前村里只有一些老人会婚俗歌,为了传承好我们的侗族文化,现在带动很多年轻人也在学。”吴湘英说,“我们一家就像一支歌队,有时间就聚在一起唱歌,哪怕有什么烦心事,也都在歌声中忘掉了。”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吴湘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教歌就是为了把民族音乐传承下去,通过唱歌,把美的东西传承下去,忘记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编辑:罗雅洁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特别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