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女博士的青春回湘路:有的在高校做科研,有的在创业拼市场……

2021-10-22 阅读数 18969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通过这次论坛,我更深刻地认识了湖南,认识了长沙这座城市,增强了我的归属感。”10月17日,第八届海归论坛在长沙开幕,吸引了包括50名博士研究生在内的150余名海归人才参加,首次参加海归论坛的董佳敏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作为一名刚在长沙就业的海归博士研究生,她感受到了长沙发展对于人才的渴望。

3.jpg

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黄兰香在出席论坛开幕式时提到,广大留学人员具有海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湖南充满创新创业活力,将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和更好的制度机制保障,期待和欢迎广大留学人员与湖南携手同行,共享机遇,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贡献更大力量。

此次论坛聚焦服务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在充分整合线下功能的基础上,搭建线上平台,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海外人才提供便捷高效的对接渠道。被湖南优质发展环境吸引,不少外出留学人才也纷纷返回国内,来到湖南,在这片沃土上,开始了新的打拼。


学院派:用学术研究助力国家发展

她让孩子们规避道路伤害

出生于1990年的李黎是长沙人,刚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如今,她是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一名新入职的老师。

“研究伤害造成的原因,从而规避伤害的发生。”李黎本科期间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期间,她将研究方向确定为流行病学中的伤害流行病学。

硕士研究生期间,李黎跟随导师参与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研究中国法律法规对国际上推荐的儿童伤害干预措施的涵盖情况,“以安全座椅为例,当时国内还没有对儿童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座椅的硬性规定”。2015年,李黎赴美求学,在博士研究生期间,李黎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细化为儿童与青少年的道路伤害。

李黎的博士毕业论文课题选择了研究增高型安全座椅。她记得,为了获得第一手父母对安全座椅看法的资料,李黎在网上进行公开调查,希望有父母能够分享他们对于增高型安全座椅的认识和使用情况,以及对当地相关法规的看法。“有不少关注儿童健康安全的父母愿意和我们交流。”在李黎最初的设想中,是她和这些受访的父母进行一对一的当面交流,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终只能通过线上视频完成,“每个父母不仅要交流他们的看法,还要回答两份问卷”,仅收集这一部分数据,李黎就用了将近5个月时间。

顺利毕业后,李黎回到长沙,她欣喜地看到,部分地方性交规规定了4岁以下儿童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坐副驾驶;同时,在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明确规定:监护人应“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

“这是国内对于预防儿童道路伤害的进步之一。”如今,李黎作为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的老师,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为孩子们做一点事情,“让他们能够规避道路伤害”。

她让新型管理科学助力企业发展

来自山东的董佳敏也选择长沙作为自己的工作地点。

董佳敏是西安交通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Ivey(毅伟)商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主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年,她前往加拿大毅伟商学院,跟随曾经给自己科研方向指明道路的一位“大拿”学习。

毅伟商学院曾以案例研究起源,而导师在案例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这让董佳敏受益良多。在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出现时,导师会组织团队的研究生们进行两周一次的团队会议,每当这个时候,站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间的导师给董佳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畅所欲言,就好像国内大家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一样”。

在毅伟商学院,董佳敏的研究方向是“组织学习和领导力”,她解释,作为“organization”的中文翻译,她做的就是研究员工或者领导等个体、群体和组织在不同内源刺激和外源刺激下做出反应的行为科学。

留学后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董佳敏只能通过线上和导师团队进行交流。在国内导师和国外导师的共同帮助下,董佳敏的科研论文成功被期刊录用。

“科研要有前瞻性,也要和国家需求相结合。”记着国内的老师的叮嘱,在加拿大完成学业后,董佳敏回到了国内,从西安交大毕业后,她选择来到长沙,进入中南大学商学院。

“我希望能够将在国外学习到的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论与国内的实际结合,传授给学生们。”董佳敏坦言,湖南不仅拥有大型的企业,同样也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这将让自己的研究有更丰富的案例和实践应用平台。


实业派:用新技术开发新市场

她准确把握无人机二次开发的商机

不少留学回国的人也选择在湖南创业,刘赛就是其中一位。

出生于1995年的刘赛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想要探索所学知识更多的应用场景,她选择了到纽约大学继续深造,进行整合数字媒体方面的研究,探索人机交互的模式。

2020年2月,刘赛注意到,父亲在进行无人机销售推广业务的过程中,不能满足顾客更深层次的需求而苦恼。于是,她萌生了一个想法,在现有无人机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开发出新的应用和程序。

在刘赛的积极联系下,她的父亲和她在康奈尔大学以及纽约大学一起学习计算机工程的小伙伴组成了一个团队,创立了湖南中电金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立伊始,由于学业未完成,刘赛和另外两位同学一边学习,一边兼顾公司软件程序的开发事务,而刘赛的父亲则在国内负责公司的运营。

4.jpg

在国外的时候,刘赛(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艺术家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目前提供的是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服务。”刘赛介绍,目前,公司为客户定制软件应用,帮助客户进行无人机巡检,采集被巡检地域的数据,实时传回后方的同时也会智能识别,大大减少工作量。她解释:“我们的服务就是减少中间步骤,一步到位。”

2020年底,完成学业的刘赛回到湖南。

“刚开始,我们和我爸爸的运营理念是有冲突的。”原来,作为“过来人”的父亲更倾向于根据经验,为客户提供公司能够提供的服务,而刘赛和小伙伴觉得应该事先了解客户的需求,随后创造出尽量满足需求的产品。几番讨论后,最终,大家决定将这两个建议融合在一起,“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客户搭建第一个软件版本,随后,再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软件的优化升级,变成第二个第三个版本”。

目前,刘赛的公司产品主要为电网巡检、应急救援以及为农业飞防提供服务,“我们现在正在对公司首位客户的第二个版本的软件实施落地”。

她是智能育种领域的先行者

同样进入了第八届海归论坛创业创新大赛决赛的王冰冰则瞄准了当时国内还鲜少有人涉及的智能育种领域。

王冰冰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又前往明尼苏达大学从事植物病理学的博士后研究,在相关领域工作多年后,他于2018年成立了长沙百奥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育种软件开发、农业大数据挖掘和基因组育种云平台的搭建。

周欢是百奥云四人核心团队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不久后,她就加入了团队,充当“桥梁”的角色,成为团队运营总监兼质保售后部负责人。

周欢介绍,传统的农业育种是一条漫长之路,育种家们培育一个优秀品种,往往要筛选大量的育种材料,一般需要花6~10年时间。而百奥云智能育种系统则通过从育种数据的采集、管理和智能分析入手,帮助客户把育种材料的数据收集上来,用一个软件平台来管理,再提供智能分析的算法,帮助育种家选择其中最好的材料,“这是一个提供给专业领域的软件服务”。

“目前提供比较多服务的是水稻和玉米的育种。”周欢说,虽然公司才成立3年多,但围绕育种数据采集、管理、分析与展示,已获多项计算机软著证书,并为隆平高科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签约提供软件服务。

“下一步,我们想要搜集更多种子的数据资料,为更多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大大减少育种环节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面对未来的发展,周欢十分自信。




编辑:罗雅洁

审核:吴雯倩

  特别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