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实习生 韩潇
1月21日,益阳市胡林翼陈列馆内,湖南省人大代表、讲解员赵艺娟的忙碌比往年来得更早。
“现在马上要过年了,回家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都会来我这里打卡。”12年来,赵艺娟一直致力于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宣传推介,成为了湖湘文化和红色文化坚定的传承者、传播者。
女承父志,她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赵艺娟的父亲赵建超是益阳市赫山区文化馆的一名干部。喜爱传统文化的父亲,带着女儿走遍了益阳的文化景点和名人故居,“哪个地方什么景点,有什么故事,我都如数家珍”。
20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建超读到了晚清“中兴名臣”、湖湘文化杰出代表胡林翼的集子,从此一发不可收,“后来只要听到有关胡林翼文物、书籍的消息,不管多远,父亲都要弄回来”。赵艺娟说,小时候,自己的家里,堆满了各种文物、书籍,父亲忙的时候,自己也跟在一旁帮忙整理。
2009年,父亲又有了一个新念头——创办一家胡林翼陈列馆。
家庭会上,几乎全家都质疑父亲,但赵艺娟是父亲最坚定的支持者。“父亲烟瘾很大,他总喜欢坐在门口抽烟,仿佛烟雾里都是他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赵艺娟说,父亲创办的胡林翼陈列馆,是湖南最早的民办博物馆之一,“父亲是我的引路人,从这一天起,我下定决心跟父亲一起投身文化传承事业”。
2013年,赵艺娟刚刚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就接到了父亲的紧急任务——到台湾寻找有关益阳的文史资料。
在一间小小的二手书店里,赵艺娟意外地淘到了很多关于胡林翼以及益阳革命人物的书籍。书店老板闻知赵艺娟来自湖南益阳,便问她知不知道“姚宏业”。
见到赵艺娟一头雾水,书店老板便把姚宏业投身革命、创办中国公学,因遭官绅阻扼投黄浦江而死的故事向她娓娓道来。临走时,书店老板把一本与姚宏业有关的书放到她手里:“你一定要把姚宏业的故事带回家乡,让益阳人都知道他。”
这一次的寻找文物的经历,深深触动了赵艺娟。于是,她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回到胡林翼陈列馆,当起了一名讲解员。
2022年,赵艺娟当选为省人大代表,更是积极为传统文化发展建言献策。在2025年的省两会上,针对湖湘文化历史遗产保护专业人才稀缺的现状,赵艺娟建议,激发“地方资源+研究发展”效应,让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高校学生的思政课、专业课等向全省各地的基层扎根,进一步完善宣传、外事、经贸、教育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收获感动,她奔走在红色文化传播的路上
赵艺娟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赫山区金家堤党支部陈列馆、叶紫故居、曾士峨烈士陈列馆等红色景点的义务讲解员。
义务讲解员,没有任何报酬,但赵艺娟乐此不疲。
红色景点分散,赵艺娟就从家里坐两个小时的乡村巴士到村里。没有空调,她就拿本子扇风,“每天,自己都还没有吃饭,先把蚊子喂饱了。”赵艺娟打趣地说。
“做讲解员以来,我几乎没有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但和当年烈士们为信仰牺牲自己的生命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赵艺娟告诉记者,当讲解员,会接触到很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龄的参观者和革命前辈,让自己感动的事几乎每天都有。
2022年的夏天,赵艺娟遇到了一位特殊的游客:一位86岁的老爷爷。他一个人带着一个包,从镇上徒步5公里走到了胡林翼故居。
“爷爷告诉我,他想把红色景点和湖湘名人故居全部看一遍。他害怕再不去,自己时间不够了。”赵艺娟说,“那一刻,我忍不住流泪,我觉得文化给予了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自己的身上也充满了力量。”
12年来,赵艺娟开发精品红色党课13堂,与国家图书馆合作录制的课程《中共金家堤支部的成立》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参与制作的《胡林翼家训家规》专题片在中纪委官网播出。“红色文化是魂,传统文化是根,我们要做好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结合文章,亮出湖南精神,讲好湖南故事。”赵艺娟信心满满地说。
编辑:徐珂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