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休闲农业新形态!“长沙经验”获农业农村部专刊推介

2023-07-18 阅读数 16377

近日,长沙打造休闲农业新形态经验文章

登上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工作动态》专刊

在打造休闲农业新形态上,有哪些好经验

一起来看看全文介绍

湖南长沙打造休闲农业新形态
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2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依托万亿产值、千万人口的巨大市场,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对休闲农业发展的理念、路径、方式进行了重构,着力打造以“两个面向”“两个服务”为目标定位,以全域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底色,以特色农庄民宿为支撑,以乡愁文化为灵魂,以交流服务平台和系列活动为纽带,以乡村“六好”资源推广为抓手,发展城乡深度融合的休闲农业新形态。

2023年“五一”期间,策划推出“腾城迎宾 慢游乡村度五一”活动,向游客推荐24个宜游美丽村庄、38个长沙特色村和16条乡村休闲精品旅游线路,入乡消费人次达107.24万,同比增长56.34%,全市130多家星级休闲农庄中,超九成接待人数较上年大幅增长。


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城乡互融,瞄准新定位。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更高层面定位休闲农业发展。

一是统筹“两个市场”,即统筹城乡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让城市居民成为乡村高质量的消费群体、高储量的发展资源。

二是坚持“两个面向”,既面向城市又面向乡村,从城市需求侧对接老人回味乡愁、青年乡村野趣、家庭休闲娱乐、孩子研学体验的巨大消费潜力,从乡村供给侧挖掘和推广好看、好玩、好吃、好住、好摘、好带等“六好”资源。

三是做好“两个服务”,既服务农民也服务市民,通过搭建平台、载体和纽带,让市民和农民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二、突出城乡互促,走出新路径。

一是“六好”唱戏。全面激发乡村要素活力,围绕“六好”打造郊游型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宣传推广带动乡村餐饮、民宿、游玩、特色农产品等产业发展,擦亮“美丽休闲乡村”新名片。

二是网络为媒。善于运用网络媒体的手段,让市民与农民实现“零距离”交流。如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打响浏阳市道源湖村“粽子村”的名号,今年上半年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目前,正在打造 “蜜蜂村”“豆腐村”等网红村。

三是文化搭台。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对城市第一代、第二代“洗脚上岸农民”的巨大吸引力,讲好记忆中的“乡村故事”。安排专项经费,定期组织市县文联成员、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协会员、诗词专家、网红达人赴乡村采风,推出一大批乡村文艺作品,其中不乏名人名作。支持各地在节假日举办特色乡村文化活动,如浏阳市大围山镇“五一”期间举办的 蒸菜文化旅游节,评选出“围山八蒸”等特色美食,吸引游客量日均超过10万人次。

三、突出城乡互动,搭建新平台。

一是设立公众号宣传平台。2022年9月,“长沙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打开了乡村休闲宣传推广的窗口,聚焦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乡村休闲需求,策划喜闻乐见的“乡约国庆”“深秋赏银杏”“熟了! 来摘!”“钓虾宝藏地”等推广活动,做到休闲板块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推荐。短短8个月时间,公众号累计发文560余条,其中100余篇原创,收获12万粉丝。

二是组织“忆乡愁 看振兴”系列活动。2022年长沙市农业农村局成功举办第一届“忆乡愁 看振兴”主题活动,开展征文、摄影、美食大赛,其中征文比赛共收到投稿725篇,摄影大赛收到投稿6800多组,美食比赛参与投票人数累计达197万人次。2023年继续组织开展第二届“忆乡愁 看振兴”征文、摄影大赛,新设短视频大赛,逐步打造系列活动品牌。通过比赛多角度记录、表达和分享长沙乡村新面貌,全面展示乡村振兴丰硕成果。

三是推广乡村特色美食。印发《关于支持最具长沙特色的乡里土菜和农家小吃发展的指导意见》,制作乡村美食书籍及地图,拍摄《长沙乡味一桌菜》系列美食节目,开展长沙特色乡里土菜和农家小吃推选、生产店坊扶持 、传承人培育、美食村庄推广和产业融合发展等工作,打造一批以美食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村、网红打卡点。


四、突出城乡互流,培育新队伍。

多管齐下,破解人才单向流向城市的局面,促进人才更多地“回流”乡村,为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一方面政策激活青年人才引流。坚持外部引才为乡村振兴聚才,印发《长沙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青年引才补助实施办法(试行 )》,对吸纳35岁以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在乡从事种养殖业、休闲农业等企业,按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各500元、600 元、700 元、800 元每人每月的标准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补助。2021年以来共安排补助36.64万元。另一方面聚焦产业引育人才。重点打造了三支队伍。乡村文艺人才队伍。广泛动员市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等文艺界有识之士参与,建成一支200 多人的乡村文艺人才队伍,精心策划推出“道源湖粽子村包出致富路”“大围山下摇蜜季”“乡村振兴在宁乡”“望见山水·美丽乡村”等多种特色活动。乡村新媒体队伍。培育了一批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主播和自媒体从业者,引导端阳大姐、拾月陌歌、美好秦报局等乡村主播传播乡村美景、美食,让新媒体从业人员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大展身手。乡村特约通讯员队伍。聘任并培训270名乡村振兴特约通讯员,壮大三农宣传工作队伍,开展乡村美景、美食、能人、楷模系列报道,2022年共策划推出各类新闻报道671篇,其中中央级媒体104篇、省级媒体154篇、市级媒体413篇。

五、突出城乡共享,打造新亮点。

以特色小镇、美丽宜居村庄、休闲农庄为重点,打造一批深受市民和农民喜爱的休闲农业载体。

打造特色鲜明的主题乡镇。在全市打造了21个主题鲜明的特色小镇,成为市民下乡集散地。如浏阳市小河乡从网红鱼鳞坝一夜爆火,到形成自己的主题“画里小河”,把千年罗汉松、天文台、农民画室、云上小店、木活字印刷非遗馆等热门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有身在画中的感觉,每逢假期游人如织。

摄影/吴仙华

建设各美其美的宜游村庄。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全市建成1767个美丽宜居村庄,全面刷新长沙乡村美的底色,建设10个美丽宜游村庄片区,吸引游客打卡美丽乡村。如长沙县福临镇影珠山村依托废弃猪舍等因地制宜改造成竹下予、思源堂、晒秋坪等特色场所,通过“一个好庭院、一间好客房、一桌好饭菜、一份好特产”,打造独特的“隐居”乡村体验。

培育异彩纷呈的特色农庄。全市共培育休闲农庄1547家,其中星级农庄138家,在农庄经营方面各有侧重,如长沙县黄花镇银龙村朴愿有机农耕科普园以亲子游、研学游为主攻方向,将有机农场转型升级为集生产生态、农耕自然教育于一体的有机农耕科普园。2022年,全市休闲农庄总营业收入达71.04亿元,年接待游客数超过4000万人次。


来源: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工作动态》

编辑:史超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