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研习院丨10岁孩子偷100元钱被家长送派出所,这次警察批评的是父母

2021-07-14 阅读数 27320


近日,江苏南通,一对夫妻拉着一个10多岁的孩子到派出所,要求警察把他抓起来。


民警细问之下得知,原来男孩是他们的儿子,为去同学家玩偷拿了父母100元钱。

在民警的耐心教育下,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向父母道歉,并将剩余50元归还。

同时,民警对两位家长也进行了教育,应采取更合理的方式,不应让孩子害怕警察。

这条新闻随即引发了热议,有网友认为偷拿家里的钱不算偷,还有网友对如何把握合适的家庭教育尺度,尤其是惩戒的尺度提出疑问。

那么,当家长发现孩子偷拿钱后应该如何进行正确教育,把孩子带到警察局承认错误真的合适吗?

偷东西的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当孩子与“偷”这个字眼联系在一起,不少父母都会又惊又怕,生怕孩子自此以后就堕落了。

其实, 孩子偷拿家里钱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

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感受,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只要把零钱放在明面上,有时孩子就会趁父母不注意悄悄拿走,一些胆子大的,甚至还会从父母的钱包中“拿”钱。

孩子究竟为什么要偷钱呢?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这个问题。

(1)拿别人的东西,多半源于匮乏 

网上搜一搜关于孩子偷钱的话题,会发现理由五花八门。
不少人表示,小时候家长不给零花钱,身边小伙伴有会买零食吃,于是就偷拿家里零钱去买零食或者玩具。

作家三毛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偷拿家里钱的经历。

上小学三年级时,她无意中看到了母亲留在卧室柜子上的五块钱,这张静静躺着的钞票强烈地吸引着她的目光。

在此之前,三毛的父母一直觉得女儿不愁吃穿,不需要额外的花销,因此从未给过她零用钱。

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五元钱对于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五元钱可以买到许多彩色的橡皮筋,还有心心念念的画片、糖纸、零食,这是一个孩子全部的期待与快乐。

那时,三毛没有忍住手,下意识地就将这五块钱收进口袋。

后来,妈妈发现钱不见了,三毛惊慌失措,又小心翼翼地将钱放到柜子夹缝,还给了妈妈。


三毛和父母

关于这件事,她在书中感慨地写道,“即使做小孩子,走起路来仍然期望有几个铜板在口袋里响的。”

孩子偷钱,多半有一个原因:因为他们缺。

家长们往往觉得孩子小,没有消费需求,而忽视了他也有不依附于父母的独立意识,他有自己的渴望和朋友圈子。

不问自取是表象,其背后藏着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

出于匮乏而产生的偷钱行为,家长不要轻易将它上升到道德败坏的层面,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这样不仅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还有可能让孩子形成“我是罪犯”的糟糕自我意识。

(2)物权概念模糊,分不清“偷”和“拿”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0-3岁,前道德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思考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不理解规则的含义,他们的行为没有道德领域的意义。

3-7岁,他律道德阶段。从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绝对地服从权威,处于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

7-12岁,自律道德阶段。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进行道德判断,到了这时,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11-12岁以后,公正阶段。不再刻板地按固定规则进行道德判断,可以依据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

也就是说,对于很多年幼的孩子,他们其实不懂“偷”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可能仅仅是出于喜欢就“拿”走了。

一位网友说,自己小时候从父母柜子里拿了钱,被父母亲戚狠狠教育,而她那时其实根本不懂“偷钱”的概念,长大后回想这段经历觉得“太羞辱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偷东西,只是因为没有道德和规则意识,是非观、物权概念模糊,并不等同于成年人的“偷窃”。

如果家长动辄打骂,严厉批评孩子,可以想象孩子该有多委屈。

「本期分享嘉宾」

微信截图_20191220112612.png

王建平

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   


孩子犯错一送了之,并不能一劳永逸

对于孩子的教育,过于放纵或严厉都是不利的。作为家长,面对犯错的孩子,既要保护他的自尊,又要严格教育,如何把握尺度,的确值得思考。

表面上看,这对父母“大义灭亲”,通过司法干预让孩子迷途知返。

但实际上,他们知道,孩子并不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最多只是被教育一番。他们主要是想利用警察的威望,来震慑孩子,让他永远不敢再动偷东西的念头。

这种恐吓式的教育,或许像一剂“猛药”,能让孩子一时迷途知返,但对孩子心理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发展还未成熟,分不清真假虚实。他们会把父母的恐吓,当成现实,以为自己真的生活在一个只要稍微犯错,就会被警察抓走的世界。这种恐惧感一旦产生,是很难消退的。

一个10多岁的孩子,对财物并没有太多概念,比起冠以“偷”的罪名,更准确的描述是,未经允许拿父母的钱。未经允许,才是问题关键。

按理说,买东西去同学家玩,是非常正常的需求,他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地问父母要呢?

父母有没有好好地与他沟通呢?父母本应该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孩子却以“偷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到底是为什么?

与其戴着有色眼镜对孩子进行道德评判,不如俯下身来,耐心倾听,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什么让他觉得,偷钱,比直接开口要钱更容易、更安全?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时,最先反思的应该是家长自己。

父母可以耐心引导,倾听孩子真实的想法,并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偷钱”是错误的行为,甚至可以在交谈中,想到对策,纠正孩子偷钱的错误行为。

人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孩子的世界并没有那么复杂,他们也懂权衡利弊,当他们知道还有正当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自然会做出正确的取舍。

作为父母,我们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再是简单地一“送”了之。

640 (3).gif

今日女报融媒体中心

重磅推出

《辣妈研习院》专栏 

我们将邀请金牌亲子专家

通过科学方法助爸妈探寻问题根源

缓解育儿焦虑

每周欢迎做客本栏目

育儿先愈已

你的困惑,我来解答 

参与方式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提交您的育儿困惑

微信截图_20191220113518.png

投稿有奖

精彩问题一经采用 将在

今日女报融媒体平台推出

并获得相应稿费

观照、洞察、觉知、改变

我们等你

本文编辑 章清清、王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