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新中国第一份女性报刊《湖南妇女报》创办!还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她们…

2021-04-27 阅读数 17742

湖湘妇运百年.jpg

编者按: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妇女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她们抗争、拼搏,开拓、奋进,牺牲、奉献,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为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激扬巾帼之志,奉献巾帼之力,唱响巾帼之歌,抒写了一部壮阔的中国妇女运动史。

传承红色基因的湖湘女性,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当之无愧发挥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作用。

湖南省妇联、今日女报/凤网融媒体中心推出“湖湘妇运百年”特别策划,全景式讲述1921~2021年波澜壮阔的湖湘妇女运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湖湘妇运百年⑮(1950-1956)

策划:湖南省妇联宣传部

制作:今日女报/凤网融媒体中心  文:李立

大事记

1956年“三八”妇女节特殊的礼物

1956年3月8日,湖南省农村妇女积极分子大会在省会长沙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是434名来自全省农村生产战线和各个工作岗位上的妇女积极分子们。在湖南省委和各级妇联组织的发动下,全省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到土地改革、增产节约支援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工商业改造中等新中国建设大潮中,她们开始走出家庭并参加各项社会生产劳动。这次大会,正是为了表彰这些在农林水利生产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妇女代表们。

除了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的李端山和时任副省长的张孟旭参加大会给大家带来的荣誉和鼓励,参加大会的妇女积极分子代表们,还收到了湖南省妇联送来的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的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一份《湖南妇女报》

《湖南妇女报》(资料图)

故事汇

新中国第一份女性报刊《湖南妇女报》创办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主导下,我国的新闻传媒,尤其是女性传媒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行了大宣传,使男女平等成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妇女解放的过程中,党领导下的女性传媒谱写了一曲曲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广先进性别意识、推动湖湘女性解放事业的壮歌。创刊于1956年的《湖南妇女报》,就是其中代表。

今年90岁高龄的湖南省妇联原副主任罗光裳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由湖南省妇联主办的《湖南妇女报》,在当时是全国唯一的女性报刊。而选取1956年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和湖南省农村妇女积极分子大会召开的契机创刊发行,不仅有现实意义同时也有纪念意义。党从建国之后就大力动员妇女参加大规模社会化生产劳动,同时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与妇女的解放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

湖南女子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罗婷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当年《湖南妇女报》面向的群体是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妇女。创刊的宗旨在于向妇女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宣传,帮助妇女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并指导妇女用共产主义思想处理恋爱、婚姻、家庭问题。

《湖南妇女报》为四开四版,每月发行3次,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选取发生在女性身边的事情来谈,注重时代特点、妇女特点和地方特点。作为一份立足于中青年妇女、具有明显性别指向的报刊,《湖南妇女报》大力宣传妇女的光辉事迹,鼓励妇女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化生产,做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同时,报纸体现了对妇女强烈的关爱与关怀,也密切反映国家关于妇女儿童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意识形态。

故事汇

保护妇女健康,发表第一篇关于避孕的文章

党和国家关于妇女儿童的大政方针,是当时《湖南妇女报》大力宣传的重点。比如,这一时期国家大力推行节制生育,在宣传推广节制生育方面,《湖南妇女报》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节制生育对广大的农村妇女来说,既可以减少生育的痛苦与养育小孩的辛苦,也可以使她们能更好地参加社会化劳动,这无疑是一件对妇女群众有利的事情。但生育又是一件非常私密化的事情,而性话题在当时尤其是一种禁忌。因此,在节制生育刚展开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节制生育是不理解和不认同的。

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学系主任胡桂香刊发学术文章:

《湖南妇女报》节育思想管窥(1956-1958年)

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学系主任胡桂香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当时的《湖南妇女报》举例总结了当时不少人们对于避孕的看法:很多人认为避孕是丑得见不得人的事情,很多农村妇女,她们其实自己很想避孕,但是不好意思去听讲解,也不敢去问别人,不敢去学办法,觉得这个事情讲不出口。有一篇文章谈到:宁乡县有个农业社有一对夫妇,孩子生得过密,听说有办法避孕,喜欢得不得了,丈大就去买了避孕套,谁知被别的男社员知道了,见了他们就开玩笑,因此妻子认为这下出了丑,埋怨丈夫。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大政方针,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保护妇女健康,当时的湖南省妇联以《湖南妇女报》为平台,大力宣传推广节制生育工作。1956年7月21日,时任省妇联福利部部长的张艾吟在《湖南妇女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避孕的文章,题为《谈谈避孕问题》。  

文章写道:“湖南妇女报编辑部收到一些读者来信,反映说:有些多子女的妇女因为生育过密,奶不够孩子吃,母亲和孩子的身体逐渐消瘦,因此希望介绍一些有关避孕的科学方法。我只能很肤浅地谈谈这个问题……不过,在选择避孕方法时千万不要道听途说,要真正掌握住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同时要夫妻配合”。

之后,每一期《湖南妇女报》都会刊登一篇以上关于避孕或者节制生育的文章,推广节育观念与节育避孕方法。时任湖南省妇联主任易湘苏也在《湖南妇女报》上撰文指出:“(但)有些人还存在迷信思想,认为妇女生的孩子多少是命中注定的;有些妇女怕丑,不敢谈节育和接受避孕指导……在城市中还有单纯依靠人工流产的思想。他们不懂得人流只是种节育的辅助方法,主要的还是积极避孕”。

除了不断宣传节制生育的好处,介绍实用的避孕方法之外,《湖南妇女报》还不时介绍一些节育方面的典型,以使人们积极效仿,形成积极避孕的风尚。不仅及时宣传国家政策,树立节育典型,更重要的是在人们对避孕知识还一无所知或者沉默不语的情况下,《湖南妇女报》介绍的避孕方法不啻于给妇女带来了福音。

1994年,《湖南妇女报》更名为《今日女报》,连续出版至今。

连续出版三年后,《湖南妇女报》于1959年3月26日停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1982年,《湖南妇女报》应运复刊,并于1994年更名为《今日女报》,连续出版至今。从《湖南妇女报》到《今日女报》,从湖南省妇联所创办的新中国第一份女性报刊,到今天的今日女报融媒体,一脉相承的,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一片真心。

图片集

八千湘女上天山

1949年年底,新疆和平解放,20万解放军官兵就地转业,垦荒屯田。为了让部队将士安下心来扎根新疆,部队向全国各地招募大批女兵援疆。“八千湘女”首批入疆,被誉为“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

1951年,入疆湘籍女兵陈华到西安,前躺者为陈华。

1951年,入疆湘籍女兵李衍玲在打土块,工作量为854块每人。

1951年,湘籍女兵周向荣入疆后不久结婚,婚后生一子,随夫去上海军医大学学习。图为当年在焉耆欢迎她时的情景,抱小孩者为周向荣。

1954年,入疆湘籍女兵们去农场劳动。

1955年,入疆湘籍女兵李明在田间作业。

1951年,入疆湘籍女兵唐运秀参加拾棉花活动,获“百斤能手”称号。站立者为唐运秀。

1951年,入疆湘籍女兵丽君

1951年,入疆湘籍女兵陶勇

1951年,入疆湘籍女兵梁钦亮

1951年,入疆湘籍女兵王亭亭

1951年,入疆湘籍女兵扬国荣

1951年10月11日,入疆湘籍女兵黄旅德


参考文献:

1.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运动百年》

2. 杨之华《湖南的“三八”运动》《湖南妇运历史资料》

3. 湖南省志(第三卷)党派群团志 妇女团体

4.《湖南妇运史料选编》(1988年12月)

5.《湖南妇女运动概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