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红妆爱武装”!毛泽东主席的这首诗,写的原来是这个湘妹子的故事…

2021-06-04 阅读数 27647    赞 1

编者按: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妇女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她们抗争、拼搏,开拓、奋进,牺牲、奉献,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为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激扬巾帼之志,奉献巾帼之力,唱响巾帼之歌,抒写了一部壮阔的中国妇女运动史。

传承红色基因的湖湘女性,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当之无愧发挥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作用。

湖南省妇联、今日女报/凤网融媒体中心推出“湖湘妇运百年”特别策划,全景式讲述1921~2021年波澜壮阔的湖湘妇女运动,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湖湘妇运百年⑰(1957-1977)

策划:湖南省妇联宣传部  

制作:今日女报/凤网融媒体中心  文:唐天喜

大事记

第一次设立女民兵国庆阅兵方队

1977年3月8日,为了宣传中国妇女在民兵工作中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特种邮票《女民兵》。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把能拿武器的男女公民武装起来,以民兵组织的形式,实行全民皆兵。

1958年,第一次设立女民兵国庆阅兵方队。

1977年3月8日,为了宣传中国妇女在民兵工作中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特种邮票《女民兵》,一套3枚,分别描绘了女民兵在打靶场上、打靶骑马归来、指挥汽车和民兵的情景。


1961年,毛泽东写下《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资料图)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是很多中国人都能背诵的一首毛泽东诗词《为女民兵题照》。

据统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参加民兵的人数占到了全国人口总数的35%。巾帼不让须眉,那个年代的女民兵自然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就算在当下的中国,依然有很多女民兵奋斗在各条战线上。比如,在湘潭,韶山市女子民兵服务队热心为游人讲述红色故事;在常德市武陵区,由退伍女军人和军嫂组成的女子民兵志愿宣讲队,走村入户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儿女不囿于传统的“红装”打扮,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爱上了与中华民族自立、腾飞,与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关的“武装”。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毛泽东的诗句“不爱红装爱武装”其实是有原型人物的,她就是湖南妹子李原慧

李原慧青年时代在部队留影(资料图)

故事汇

“不爱红妆爱武装”!毛泽东诗里写的是湘妹子

拉家常传照片,意外获得毛泽东赠诗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徒步方阵中,有两支女性方阵,一支是女兵方阵,另一支就是女民兵方阵,她们代表全国5000万民兵受阅。

而国庆阅兵有女民兵方阵参加,则要追溯到1958年。

1958年8月开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大办民兵师”,北京首先成立了首都民兵师,又成立了民兵方队。

1959年,当时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从事机要工作的李原慧在民兵方队进行了两个多月的军事训练,随后参加了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庆典检阅。整个方队3000多人,60人为一排。平时训练要求严格,步伐一致,整齐划一,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不能有半点的松懈。

民兵方队检阅后,李原慧全副武装地照了像,并将照片珍藏在自己的皮包里,视如珍宝。

1960年,毛泽东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李原慧等工作人员随行。为了解民情,毛泽东有时也派他们到群众中走访调查。

一天,李原慧等工作人员向毛泽东汇报了当天的社会调查情况后,在一起聊天、拉家常。这时,李原慧翻开小皮包,将自己在国庆10周年参加民兵方队的照片拿了出来。周围的人争着要看,毛泽东说:“小李啊,什么照片?让我看看。”李原慧双手将照片递上,毛泽东端详照片后,右手微微举着照片说:“好啊!是应该训练,既能文又能武。”随即他又说:“小李啊,这张照片送给我作纪念,行吗?”李原慧看看毛泽东,十分腼腆,笑着点点头。毛泽东将照片放进了手稿中。

1961年初,毛泽东回到中南海,翻开李原慧的照片,在宣纸上欣然挥笔,写下了诗词《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李原慧当时正在机要秘书处整理资料,毛泽东手托诗词稿纸,对她说:“小李,拿了你的照片,我也得赠给你一份礼物,这首诗就送给你了,你瞧瞧。”

李原慧激动地说:“主席,真是太感谢您了。”其他工作人员看了毛泽东题的诗后,都为李原慧感到高兴。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将此诗载入当年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一时间,全国上下,大江南北,男女老少,无不激情洋溢地吟诵、歌唱这首自然流畅,脍炙人口的好诗。

李原慧(右一)年轻时与父母、哥哥合影(供图/李育芬)

她的工作,

经常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直接打交道

李原慧是因为什么样的机缘,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呢?

1934年,李原慧出生在常德市石门县白云乡樟木峪(现石门县白云镇竹坝桥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李德厚曾留学日本,与孙中山、黄兴相识,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家乡创办学校,终身从教。父亲李培系与母亲申业宏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鼓励子女求学上进。

1951年春,李原慧考入湖南人民革命大学(简称“革大”)。在入校考试的语文作文《为什么要报考革命大学》中,李原慧这样写道:“为了学习革命理想,为了为人民服务……”

在革大学习半年后,1951年秋,李原慧等40多名学员被选调到北京机要训练队学习培训。

当时,他们从长沙坐火车到达武汉后,在武汉休整了两天,统一配发了军衣、蚊帐、帽子等用品。在北京机要训练队训练学习半年后,李原慧被分到了总参谋部做机要工作。

“当时的机要工作主要是机要文电,周恩来亲自抓,他对机要工作小组的批示是:保密。不该知道的事情不要打听,不该说的话不能说。”李原慧回忆说,“机要工作的纪律是十分严肃的,工作期间不能一人外出,必须是3人同行,后来规定两人同行。”

1956年,李原慧进入中央办公厅从事机要工作,当时办公地点设在北京府右街,经常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中央领导人直接打交道。

李原慧在中央办公厅从事机要工作39年,不图名利,默默地奉献,于1990年退休。

退休后,她热心家乡发展建设

“我知道毛主席那首诗写的是她。但她自己从来不讲这些。”常德市石门县白云镇竹坝桥村88岁的老人李育芬告诉记者,他比李原慧大一岁,小时候一起长大。“她没有退休前,工作忙,只回过两次家。退休后回家的次数多了。”

2019年清明节,退休多年的李原慧再一次回到村里,返乡祭祖、探望乡亲,并住了好几个月。“她很关心群众的生活和村里的发展。她说脱贫主要靠发展经济,要搞好产业。她同时提醒,石门特产橘子的品质要搞好。”李育芬记得,李原慧不仅给贫困户捐钱,还捐款给村里修路、修祠堂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建筑,而“她自己的经济其实并不宽裕”。

李原慧(左)与村民合影(供图/李育芬)

图片集

飒爽英姿的女民兵


1965年,农村女民兵在农闲时积极参加军事训练。

1973年3月,安化县平口公社新坪大队女民兵站岗放哨,保卫铁路桥。

1973年,枝柳铁路会战女生在工棚里互相学习。

1973年,枝柳铁路会战十九连女将合影。

1975年,参加枝柳铁路会战的女青年们准备出工。

1975年,参与枝柳铁路会战的女青年们正在开山挖岭。

1975年,枝柳铁路会战二十一连女队员们合影。




参考文献:

《家庭导报》

《湘潮》

《语文学刊(教育版)》

《文史博览》

湖南省档案馆 湖南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 《湖南百年图库》



编辑:罗雅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