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农民的文学梦:在田野里一边劳作一边写诗

2024-04-18 阅读数 15496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很多人印象中居身山间田野的农民生活。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网曾估算,2023年,我国有2.5亿拥有劳动能力的妇女在农村生活,她们承担着主要的农业生产和家庭照料工作。与她们相关联的词语往往是“孩子”和“家庭”,很少有“自己”和“梦想”。

微信图片_20240418193432.jpg

然而,在永州市双牌县,女农民潘海艳却有“诗和远方”——4月15日,永州市作家协会农民作家分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首家地市级农民作家协会。永州市作协主席吴茂盛介绍,永州农民作协的成立,旨在凝聚全国更多农民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不断繁荣发展广大农村文化事业。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女农民爱上写作,今后,我也会为女农人们的文学梦想助一份力、添一把火。”作为田野里的文学爱好者,潘海艳当选副会长,她将与116名农民作家一起执笔追梦,将泥土芬芳酝酿在诗歌和文学中。

在田野里写诗

和许多农民作家一样,文学曾是潘海艳向往的“远方”。因为家庭原因,她早早辍学,初中毕业就外出务工。沉重的生活压力下,潘海艳只能用两本杂志来排解自己——《读者》和《中国国家地理》。“我很喜欢里面的文字,能看到各个地方不同的风光。”

而她真正与文学结缘,缘于一次农忙时的灵感涌现。

微信图片_20240418193448.jpg

2016年,潘海艳回了老家农村生活,在微信上卖自采的野蜂蜜、自制的腊肉腊鱼、自养的土鸡土鸭谋生。一次,她在自家门前晒谷子,口袋里的手机振个不停。“之前在深圳打工时,因为志愿活动,认识了不少文字工作者,还加了个文学群,群里有位老师提议大家以乡愁和荷花为题写作。”

一边,是群友们对乡村生活的追忆;一边,是自己眼前所见,隔壁的邻居拿着竹刷,想要赶走落在谷堆边的麻雀。潘海艳的灵感一下就来了,于是,她坐在谷堆边,一气呵成,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我的乡愁》。

没想到,这一下就让潘海艳“火”了,不少诗社、杂志转发了她的这首诗,这也给了潘海艳更多的创作自信。“我没有专门学过,也不像其他诗人那样有丰厚的文学素养,我所写的,都是真实的农村生活。”

后来,潘海艳接到了一个永州诗会的邀请,要求数十余位诗歌爱好者以“父亲”为主题进行写作,并当场诵读。“我回想起儿时父亲,肩上背着担子劳作的背影,一切都历历在目。”

“你肩上还挑着那副担子,一头是岁月,沧桑装在另一头……”诗会上,潘海艳的声音羞涩紧张。“我从没有出席过类似的场合,手都在抖,但没想到读完之后大家掌声很热烈,甚至结束后,永州市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还邀请我去参加线下朗诵节目。”

从文学里汲取向上的力量

“在我最烦闷、对生活最无望的时候,写作是我情绪的出口。”2019年,潘海艳同时迎来了家庭和身体的巨变使她患上了重度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还因为治病欠债。

“那时,因为生病,我连一句话都无法流畅地说出来。”情绪无法用语言表达,那就用笔来呈现。听着清明时节山里的鸟叫,潘海艳一口气写了20多篇山村老家的“往事”散文,有奶奶唱的宁静、充满回忆的歌谣,也有命运悲惨、接地气的晚姣伯娘。“每次一写到我熟悉的人物故事和情感,我就会忘记一切不愉快的事。”后来,得知潘海艳的状况,永州市作协及双牌县政协的许多领导、作家朋友都来到她的家乡,看望、鼓励、支持这位农民女作家。“我也很感动,有这么多人给我温暖,我就更不能颓废,一定要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把我的精神力量传递给大家。”

于是,在她的笔下,生活不再是苦难和创伤,而是劳动的幸福:农闲时她去了昆明住在出租房里,四处打工漂泊,但她写:“虽然是租的,但也是我安身的地方,更是我疗伤的地方……”田里劳作辛苦,但她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种……长草!”

为了更方便地记录写作灵感,潘海艳随身带着笔和本子。灵感来时,不管是正在荷锄还是挑担,她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掏出本子记录下来。渐渐地,村里人也都知道了潘海艳喜欢写作。“有时他们也会把我写过的作品找来看,那些熟悉的地名、劳作把式,也让他们有所触动。”

和丈夫一起写作

越来越多读出了感情的村民和朋友们,开始帮助潘海艳走出生活的泥沼。2020年,在亲友们的支持下,潘海艳和前夫离了婚,病愈后,村里堂哥让她帮忙打理一家农业机械装备公司。

更好的是,因为诗歌和文学,她又邂逅了真正的爱情。

2021年,经朋友介绍,潘海艳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我们最开始是以诗会友,他也是文学爱好者。”尽管刚经历了人生中的重大变故,但潘海艳依然被丈夫的一番话感动了。“他说,‘你生病我挣钱给你治,你欠账我挣钱给你还,以后我来照顾你’。”

潘海艳的丈夫是山东威海人,因此,她常常带着自己的丈夫去山里、林间采风,让他看看自己从小生长的故乡,一起写诗。“有本地诗会活动的话,我也会带着他一起。”

一次,潘海艳突发奇想:“既然我们俩都爱写诗,那不如我们一起来创作一个系列?”丈夫欣然应允。就这样,《开门看见潇水河》组诗诞生了。诗歌里,他们写潇水河边的渔船、星火、犬吠,也写提着竹篮去打水的奶奶。

“我们两个一起写,他已经写了380多篇了,我也写了160多篇。”这些诗歌,部分发表在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家庭报》《妇女》等国内知名报刊上。“也许之后,我们还会出一本诗册,专门记录我们在潇水河边的生活。”


编辑:徐珂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