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童”魏永康走了,那些与他同时代的神童又有什么命运?

2021-11-22 阅读数 39013

11 月 17 号,一条新闻登上热搜。

微信图片_20211122170250.png

他的妻子发布了讣告。

微信图片_20211122170259.png

魏永康,1983 年出生的他,最被大众熟知的头衔是「东方神童」,年少时所表现出的智商,世间罕见。

3 岁,他已经能认识 1000 多个汉字。

4 岁,已经基本学完了初中课程。

8 岁,进入县重点中学读书。

13 岁,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17 岁,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破格录取,硕博连读。

微信图片_20211122170342.png

那时候的魏永康,是整个湖南华容的骄傲。家长圈、教育圈,无处不有他的传说。

报纸上把他称为「东方神童」,民间说他是「文曲星下凡」。

所有人都坚信,这样一位天才少年,日后会前途无量,会成为国之栋梁。

但是 2003 年,20 岁的魏永康,却被爆被中科院劝退。

劝退的原因是他缺乏自理能力。

微信图片_20211122170406.png

据此前报道,魏永康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是百货公司员工,见魏永康从小天资过人,她早早教儿子识字,连续跳级读书。

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业”,母亲包揽了他的生活起居,直到儿子读大学时仍跟在身边“陪读”。

微信图片_20211122170428.png

读研期间,因为母亲没有陪伴在他的身边,所以已经读了 3 年研究生的魏永康,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他不知冷热,常穿着单衣、趿着拖鞋就往外跑;

房间不会打扫,臭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屋子里臭烘烘的;

他常一个人窝在寝室看书,却忘了考试和毕业论文……2003年,被中科院劝退回家后,意志消沉,几度离家出走。

自此他的家长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将“生活”还给儿子。魏永康也渐渐淡出人们视线。

2005 年,重新振作的魏永康报考了湘潭大学物理专业硕士,遗憾落榜却并不言败。

也是在 2005 年,他到了上海一家航天研究机构上班,并在那里认识了现在的妻子。

2007 年,魏永康在深圳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妻子也跟他在同一家公司。 两人在 2008 年结婚,并育有一儿一女。

微信图片_20211122170451.png

妻子表示,丈夫早已从木讷的「神童」变成懂得生活的丈夫,并非传言中所说不近人情,而是变得开朗许多,两人过着普通幸福的生活。 

妻子还公开了丈夫的照片,照片中的魏永康发福了不少,搂着女儿,父女俩都笑得很开心。

微信图片_20211122170509.png

38岁,他走完了短暂的人生。



和魏永康一样,许多天赋异禀的“神童”赢在了起跑线上,却无法“笑到最后”。

10岁考上大学的辽宁神童张炘炀,在硕士论文答辩前赌气,如果父母不给他在北京买房,就不参加答辩不考博士。

14岁考入大学时的王思涵,毕业考试时仅有一门英语及格,也遭遇了被退学的处罚。

13岁的江西“神童”宁铂,与方毅副总理下了两盘围棋,并获全胜,名扬全国,38岁却在五台山出家为僧。


微信图片_20211122170553.png

张炘炀和父母

图片来源:天涯

微信图片_20211122170602.png

事实证明,在学习能力之外,这些过度被“追捧”的少年大学生在人格和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

素质问题的欠缺,在后续的成长中持续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业和事业发展,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让一些曾经设置少年班的大学,在后来取消了这项措施。

对于这些天才少年来说,褪去“神童”的标签,“缺失的情商”成为了他们无法摆脱的宿命。

美国儿童心理和行为矫治专家们的一系列研究证实,神童的超常智力,有时甚至成为他们社交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一大障碍。尽管这些孩子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却未必一定高(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还可能低于一般同龄孩子),心理上也远未发展到成熟阶段。

由于这些孩子展现出的强烈求知欲、广泛的兴趣以及与众不同的处事方式让他们更容易遭到身边人的曲解,反而让他们会成为同龄人中不受欢迎的“另类”。

在现实社会中,他们终将面对一个由个人魅力和性格决定成败的世界。当分数和年龄变得不再重要,“情商”则与成功密切相关,这些变化都让他们措手不及。

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特曼L.M.Terman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实验,他通过智力测试将智商大于等于140分的孩子划分为天才,并以此为标准筛选出了一千二百名“天才儿童”。

微信图片_20211122170714.png

L.M.Terman

图片来源:Google

随后,美国政府负责为这群孩子提供最前瞻的教育资源、最优质的师资,并对他们精心培养,人们期待着从这1200位孩子中,产生牛顿、爱因斯坦、霍金一般的伟大科学家。

五六十年后的今天,人们依旧可以追踪到的其中800多名“神童”的现状。经调查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并没有成为科学家,而那些被世俗定义为“成功”的人,反而都是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人格特征的人。

由此可见,决定一个人人生成就的不只是智商,而是性格、品质的综合要素。



魏永康的新闻,也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网上掀起了一场该不该让允许孩子成为普通人的讨论。 

论战双方的观点,似乎各有道理。 

但是这个问题在我心里只有一个答案,从来不曾动摇: 

孩子成为普通人,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根本轮不到父母说允许或不允许,它是一件命中注定、势不可挡的事情。 

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让孩子在成为普通人的路上,有保障一点、有尊严一点、有成就感一点。 

那个天才神童魏永康未必是快乐的,但作为普通人,懂得生活的魏永康,却是拥有了更真实的幸福。 

也愿每个孩子,都拥有成为幸福的普通人的能力。


综合成长树、精英说、潇湘晨报等。


本文编辑:小清、王静

审核:吴雯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