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研究开启圆桌论坛:东京奥运会为何被称为“有史以来性别最平等”

2021-08-19 阅读数 30588

东京奥运会无论是从男女项目设置还是参赛男女运动员人数上,都创造了最接近1:1的历史。今年引入的奥运会开幕式男、女双旗手的做法等元素,也让东京奥运会被称为有史以来性别最平等的一届奥运会。

这期的女性研究栏目,我们设立了一个圆桌论坛,邀请了三位女性一起来谈谈奥运里的性别平等话题,她们当中,有一位媒体人,有一位妇女干部,还有一位高校学者。永不言弃是女性发展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我们期待看到,未来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奥运会这样的大型赛事,关注并热爱体育,树立起终身运动、永葆青春活力的目标,也推动社会有关女性婚姻、家庭和身体等观念和价值发生更加进步的变化。

 

奥运审美,如此有“女人味”

文/ 今日女报总编辑 杜介眉

杜介梅.png

东京奥运会的一组数据,充分说明女性在奥运会的“半边天”地位。

本次东京奥运会,将近49%的参赛选手为女性,中国代表团431名运动员,女运动员298人,占比69%;中国夺得38枚金牌,22枚由女运动员获得,占比58%。

女运动员作为奥运赛场“半边天”,自然也成为瞩目的焦点。不过我们也发现,一些热情的观众、粉丝们,除了关注奖牌,还津津乐道于女运动员的发饰、指甲油、保温杯、芭比娃娃……

发现女运动员身上这些细节的美,从一定程度上说,反映了一种大气、自信、从容的心态。此心态的形成,由几代中国人奋斗得来。

国力的提升,国家的强大,让国人审美更大气

奥运会是全球体育盛事,中国人从一开始茫然不知,到驰骋赛场,从一开始奖牌为零,到稳居世界第二,经过了漫长曲折的历程。

1932年,中国首次派运动员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未获任何奖牌。1936年,中国参加柏林奥运会,当时,国民政府以“财政困难”为由,要代表团自筹经费参赛。由于经费紧张,代表团从海路坐船前往柏林,住条件最差的三等舱,吃没有营养的食品,颠簸了一个月才到达。如此折腾,队员体力不支,比赛结果可想而知,无人进入复赛。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参加了第15届奥运会。之后由于东西方冷战,1956~1979年,中国奥委会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阔别奥运32年之后,中国重返国际大家庭。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更加鼓舞中国人的是中国女排夺冠。中国女排一次次生死逆转,一次次完成不可完成的自救,最终夺冠。20世纪80年代,在刚刚摆脱思想桎梏、向世界打开一条缝的时刻,中国陡然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差距而失落时,中国女排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女排精神”成为全民族的财富。

中国体育也由此一步步走向崛起。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强大中国。

现在的奥运会,已成为各国国力PK大舞台。比如本次东京奥运会,中国队的服装,就尽显大国风范,十分抢眼。

中国代表团入场服装以“开门红”为主题,图案选择了中国国花牡丹花。中国队领奖服“冠军龙服”,实现了目前体育服装制造业的最尖端工艺。与冠军龙服搭配的领奖鞋,设计灵感源于出土的汉代织锦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霸气又帅气。体操比赛服,3D立体剪裁,衣服上的闪钻均为人工镶钻,每粒钻石的形状、大小、色泽,都有严格要求,确保在不同光线、运动强度下,都能展现运动员的律动美感。

7月23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入场。 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jpg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朱婷、赵帅在开幕式上入场。 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体育发展,国力强盛,中国人的精神更加强大,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更大气、开放、包容。人们看奥运会,不只盯着奖牌,还投入人文情怀,关注运动员的美。

性别的平等,女性的成长, 使女性审美更自信

东京奥运会,将近49%的参赛选手为女性,被称为性别平等的奥运会。

而女人曾经是被奥运会排斥的。古代奥运会严格规定运动员必须是男子。现代奥运会1896年在雅典复兴时,发起人顾拜旦明确表示,女性参与奥运会是“无趣的、反审美的、不正确的”。1900年巴黎奥运会上,22名女运动员闯入“禁区”,争取了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权利。

1996 年,国际奥组委修订了《奥林匹克宪章》,“全方位鼓励并支持女性参与体育活动,以贯彻男女平等的原则”。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运动员第一次参与了所有的运动项目,所有的国家都派出了女运动员代表。此次东京奥运会上,女运动员参与超过 300 项比赛的角逐。

新中国力推男女平等政策。中国体育,女运动员一直“巾帼不让须眉”。近10届奥运会,中国男运动员只在1984年夺金数量比女运动员多。其中女运动员夺金占比最高的是1992年,占据了16枚金牌中的12枚,比例高达75%,剩余各届也都基本保持在60%左右。

女性全面参与奥运会,用行动向世界证明,女性具有无限潜能,只要给她们平台和机会,她们也会像男性一样,在社会各个领域取得出色成绩,甚至比男性做得更好。

女性的成长,让大家在审视女性之美时,更有性别的自信,台上“力拔山兮气盖世”是美,台下可可爱爱小女生也是美。

7月24日,在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夺冠,赢得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图为杨倩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jpg

(7月24日,在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倩夺冠,赢得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图为杨倩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自我的认同,心理的强大,让审美心态更从容

在东京奥运会期间,有一个热搜,“奥运会狠狠修正了我的审美”,说的就是奥运审美的多元及包容。夺得首金的“00后”射击运动员杨倩,她戴的“小黄鸭发卡”和“胡萝卜皮筋”火了,据说在网上“一天能卖一万多个”。乒乓球冠军陈梦,脖子上戴了一条项链,是两个小乒乓球拍子。网友直呼想买同款。跳水冠军张家齐想要芭比娃娃,粉丝就把芭比娃娃寄给她。举重冠军侯志慧的“保温杯”和“风油精”,双双上热搜。商家迅速上架“侯志慧同款保温杯”,热卖。

关注这些细节,体现了大家对奥运选手的喜欢与尊敬。所以当铅球冠军巩立姣被称“女汉子”而被记者追问什么时候做回“女孩子”时,有网友就不高兴了。难道数年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靠实力取得奥运冠军,就不是女孩子吗? 巩立姣充满力量的样子,就是新时代女孩子最美的样子。

拼搏奥运的女性,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怎么看怎么美。她们以沉甸甸的奖牌、鲜明的形象,从容地告诉大家:力量、敏捷、专注、清新、萌萌哒……都是有“女人味”的美。

 

两性平等的光辉,在奥运闪耀

文/ 湘西自治州妇联主席 杨凌

杨凌.png

极其特殊的东京奥运会17天的奥运赛程中,可圈可点的亮点不少,比如环保奥运、科技奥运、动漫奥运等,而最激动人心的是两性平等的旗帜在奥运赛场高高飘扬,让全世界的女性深受鼓舞和激励。

7月23日晚上,当每个代表团的男女双旗手走进开幕式会场时,每个女性的心都不禁狂跳起来。女运动员终于可以和男运动员一样代表国家,高举国旗,昂首挺胸走在最前列。

奥运会的开幕式,始于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代表国家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旗手则是焦点中的焦点,一般都由各国的功勋运动员担任。已举办的32届奥运会,绝大多数旗手都是男性,唯有本次奥运会由一男一女两名运动员担任旗手,这是奥运会入场式的重大改革,闪耀出男女平等的人性光辉。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朱婷、赵帅在开幕式上入场。 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jpg

(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朱婷、赵帅在开幕式上入场。 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勿庸讳言,21世纪的今天,歧视女性的现象依然在世界各地存在。就拿体育来说,女性的奥运之路充满了艰难曲折。

古希腊奥运会,明令禁止女性参加,违者将被处以极刑。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同样和女人无关。直到第二届1900年巴黎奥运会,东道国自作主张,才有法国、英国、美国和波西米亚派出的19名女运动员参加,在参赛总人数1225人中仅占1.5%。当时她们的参赛并没有得到国际奥委会正式认可,有的因为“传统”的原因,不予记录比赛成绩。

但此次奥运会开创了女子走向世界体坛的先例,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经过四年的争论和争取,迫于各方压力,国际奥委会终于在1924年第22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允许女子参加奥运会的决议。至此,女子项目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部分,参赛的女性运动员也越来越多,世界奥运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全世界的优秀女运动员得以走进赛场、展示风采,走到台前、分享荣光。

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战胜日本队,夺得冠军。图为中国队选手陈梦(左)、孙颖莎(中)和王曼昱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jpg

(8月5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战胜日本队,夺得冠军。图为中国队选手陈梦(左)、孙颖莎(中)和王曼昱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但在开幕式旗手的选择上,却极少考虑用女性运动员。以中国为例,已参加的9届奥运会(不含本届)9名旗手中无一女性。在已参加的11届冬奥会开幕式11名旗手中,中国有大杨扬一位女旗手。让人不得不感叹,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东京奥运会在两性平等方面做出了努力。比如:从此以后,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将实行一男一女双旗手制度;女子马拉松颁奖式在闭幕式上举行,由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颁奖;允许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这些公正开放的举措是本届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新格言的生动注脚,也是体育领域为两性平等作出的贡献。

透过奥运会这扇窗,我们看到两性平等的大旗被高高举起,这必将鼓励更多的女性在各个领域更加奋勇向前。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世界必将是一个男女平等、和谐美好的世界。

 

迈向更加性别平等的奥运会

文/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胡桂香 

胡桂香.png

曾几何时,女性是不能作为正式的参赛选手参加奥运会,奥运会是只属于男性的专利。

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的顾拜旦甚至提出:“女性只有一个任务,就是给获胜者戴上桂冠。”但如今女性从“给获胜者戴上桂冠”的点缀性存在,到如今能够在赛场上肆意挥洒,女性运动员的辉煌成就,不仅在刷新冲击我们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也使我们看到了运动竞技中男女平等的实现。

东京奥运会以近49%的女性运动员参赛比例实现了“历史上首届男女平等的奥运会”的里程碑式意义。女性在奥运会会上不仅仅是冲击奖牌数,她们还努力争取改变歧视女性的规则。

在女子体操比赛中德国女子体操队身穿全身式体操服,不仅颠覆了女子体操运动员穿三角体操服的传统,防止将女性性化,防止成为“男性凝视”的对象,也体现了运动会上尊重女性自由选择服装的权利。

德国女子体操队今次身穿长至脚踝的全身式体操服,颠覆女子体操运动员穿三角体操服的传统,格外引人注目。.png

(德国女子体操队今次身穿长至脚踝的全身式体操服,颠覆女子体操运动员穿三角体操服的传统,格外引人注目。)

在此前,挪威女子沙滩手球队因集体穿短裤而不是比基尼泳裤参加比赛,被欧洲手球协会纪律委员会罚款了1500欧元。在此项比赛中,女性“必须穿比基尼泳裤”,但男性可以穿更长的短裤,这个规定早就让挪威女子沙滩手球队成员感到不满,她们认为这些的运动服装太暴露了,是在将女运动员性感化,这让她们感到不舒服,因此,挪威女子沙滩手球队向欧洲手球联合会提出要求,让她们的球队穿短裤比赛。然而,她们的要求不但没有被允许,还被提醒如果违反规则将受到罚款或取消资格的惩罚,因此,她们冒着被取消比赛资格的风险,集体穿着短裤登场,以这种方式抗议。她们的这种诉求得到了网友们的大力支持,最终惩罚被取消。

在体育竞技中,女性对于服装的选择、创造与改造,既见证了近现代女子体育的发展蜕变,体现了女性对于服装、身体与自我这三者关系的重新定位和认识;又标志着女性地位与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对女性运动员们而言,服装要塑造一种体现女性主体意识的性别价值观。总之,服装的选择不应该剥削女性的权利,也不要成为影响女性体育发展的绊脚石。尽管国际赛事有针对着装要求的规定,但应该尊重运动员们应该穿自己认为舒适的运动服比赛,因为比赛的重点不应该是她们穿什么,而是她们的实力如何。


编辑:谭琴

logo

  女性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