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时捐肾救儿 如今七旬“单肾妈妈”捡垃圾为儿还债

2015-04-21 阅读数 245099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通讯员 贺威

娄底市茶园镇春溪村的胡付英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单肾妈妈”。她曾在六十高龄时不顾危险捐了一个肾脏给患有尿毒症的儿子,不仅挽回了儿子的性命,也为儿媳和孙女保全了一个完整的家。如今,她已年近七旬,却每日拖着板车捡垃圾,只为帮儿子还当年因手术而欠下的债务——关于母爱,永远有说不完的故事,也有道不尽的感动。

捐肾 尿毒症 单肾妈妈 胡付英

推着板车捡垃圾,年近七旬的胡付英就是这样帮儿子还债。

有一种母爱,叫义无反顾——

六十高龄捐肾救子

“带我上医院吧,割一个我的肾给他!”儿媳刘红平至今都记得婆婆胡付英说这句话时的平静与坚定。

胡付英有三个儿女。当时,大儿子喻双喜在娄底一家煤机厂做技术工,儿媳刘红平是公司出纳,1岁的孙女聪明伶俐,一家人其乐融融。

2006年5月,34岁的喻双喜突然感觉浑身无力,吃不下饭,视力严重衰退,去医院一检查——尿毒症。

“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就昏倒在医院里!”丈夫病重,刘红平急得不知所措。为了给喻双喜治病,弟弟喻乐平拿出了自己多年打工的积蓄,胡付英两口子凑上了积攒的养老钱,但喻双喜一周要做两次血透,一次就要500多元,这些钱不到半年就花完了,他的病情却没有好转。

对喻双喜来说,换肾是唯一的生路,但这又谈何容易。喻双喜同病室的病友,有好几个都被家人扔下不管了,其中还包括一个小女孩。为了儿子,胡付英和老伴四处筹钱,亲朋好友、社会救助,能想的办法都想了,终于勉强凑到了一部分手术费,但肾源却迟迟没有着落。

“我和我公公都在医院做了检查,但我们的血型都不符合要求。”刘红平说,有一天,自己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婆婆胡付英的电话,说要给她过生日,“当时我正为丈夫的病焦虑得不得了,根本没有心情过生日,但婆婆却执意要来”。

婆媳俩吃完饭,胡付英一把抓住刘红平的手,说她已经偷偷去医院做过检查了,她的血型和喻双喜的相配,可以“割一个肾给他”。

“我当时就不同意!”刘红平说,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她哪里能承受得起换肾的痛苦?但胡付英却安慰儿媳:“红平,别着急,双喜不会有事的。我死了没关系,反正年纪也大了,但你们的日子还长啊!”

看着婆婆,刘红平哭了。

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生也是直言相告,胡付英的肾源虽然合适,但因其年老体弱,手术风险他们也无法预估,要家属慎重考虑。

尽管全家人都反对,医生也没有把握,但胡付英仍执意要求立刻手术。

2007年5月22日,胡付英和喻双喜一起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很顺利,而胡付英醒来后的第一句就是:“我儿子怎么样了?”

病痛不会因为胡付英的坚强就放过她,术后老人承受的巨大疼痛,儿媳刘红平都看在眼里,“我婆婆四天四夜都没怎么合眼,麻药过后伤口就开始疼痛,汗是出了一身又一身。但她怕我担心,一直忍着不出声。手术后不到一个星期,她就要求出院,就怕多花钱……”

 

有一种母爱,叫坚韧顽强——

年近七旬为儿还债

换肾手术后,喻双喜的身体开始好转,但胡付英却一天比一天虚弱,因手术而欠下的近30万元债务,更成了压在全家人心头的一座大山。虽说喻双喜随后在亲戚开的公司做了保安,刘红平也在打工赚钱,但喻双喜和胡付英每月仍各自需要近千元的医药费,开销也很大。

为帮儿子还债,从三年前起,胡付英便拖着板车在村里捡垃圾,每天要捡七八个小时,最多的时候要来回拖上百斤垃圾——这样,她每月就可以拿到村里发的近1000元工资。

从此,无论刮风下雨,春溪村的村民总能看到胡付英略显蹒跚的身影,肩上背着板车的拉绳,手上拿着一根杆子,到处收捡垃圾。下雨的时候,胡付英总是一身水一身泥;冬天,她披上塑料斗篷,在燃放鞭炮的呛人硝烟里,弯着身子打扫满地的碎屑。

4月17日,当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看到胡付英时,她正拖着一车垃圾回来。老人身材瘦小,满脸风霜,她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儿子身体不好,我是他娘,当然是我来帮他还。”

儿媳刘红平说,去年冬天,婆婆在马路上捡垃圾时被一辆路过的货车撞倒,一只手臂被撞伤了。当时,一家人说什么都不肯让她再去捡垃圾了,没想到几天后,老人自己拖着还没好的手臂出了院,又站到了村里的马路上。拗不过婆婆,刘红平只好每天中午按时给她打电话,好确定她平安无事。

每到周日,喻双喜和刘红平夫妻俩都会回家看望父母,为他们做点事,也从家里带足一星期的菜,好节省开支。经过一家人的努力,债已经还掉了一大部分,如今还剩下10万元左右。

“我特别感谢我的婆婆,是她给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一家人永远这样不抛弃不放弃,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刘红平说。

  捐肾 尿毒症 单肾妈妈 胡付英 凤网/今日女报 章清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