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欧阳婷 实习生 谭如意
瑜伽老师变身人气coser(全称为cosplayer,指的是热衷于通过服装、道具、妆容等方式扮演动漫、游戏、影视等作品中的角色的人群)、12岁女孩跨城追展、00后主理人“为爱发电”——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假期,湖南各大县城的漫展正上演着一场“破次元”的狂欢。
近年来动漫展会愈发火热,记者统计,仅B站和抖音两个平台的票务销售,去年“五一”节、暑期、国庆节和今年元旦、“五一”节期间的数量就超过了200场。有个更明显的趋势是,展会在向地方城市“下沉”,多年前占据漫展“半壁江山”的北上广,在今年“五一”的占比不到20%。
当大城市漫展卷百万级coser时,三四线小城甚至县城漫展也正在热闹生长——商场、酒店、会展中心,都可以是县城漫展的容身之所,数以千计的爱好者在这里聚集,漫展成为新一代小镇青少年的精神乌托邦。
当漫展文化社交撞上县域消费,这场下沉市场的“二次元派对”越发繁荣火热,但争议也如影随形。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深入调查,带您走进县城漫展,探寻其发展背后的故事与挑战。
故事>>
小镇青年的二次元乌托邦
瑜伽老师兼职coser,见证县城漫展火热
邵阳00后姑娘王盛槿上一次参加县城里的漫展,正好是在今年“五一”期间。那是在娄底的一家酒店举行的一场中小型漫展,主办方邀请她作为人气coser嘉宾“卿卿”参与活动的互动、拍照环节。
王盛槿在漫展上和朋友们合影。
“卿卿”是王盛槿在二次元圈子里让人更为熟知的名字,平常的日子里,她是一名瑜伽老师,有稳定的收入和客户。而每当周边城市和县城里有漫展时,她会穿上自己定制的角色扮演服装,戴上精心制作的假发,化好角色妆容,成为一名兼职coser。
王盛槿是个“老二次元”。15岁时,她就喜欢上了游戏《王者荣耀》里的英雄貂蝉,即使父母反对她沉迷虚拟世界,她还是瞒着家人在网上订购了一套“貂蝉”的服装,自己尝试穿上。尽管用现在的眼光看,衣服制作粗糙,但王盛槿还是有一种被“点燃”的感觉。“好像‘貂蝉’被我带到了现实。”
后来,王盛槿开始尝试让自己的“二次元”爱好走出家门,一次她装扮成《终结的炽天使》的角色克鲁鲁,拍摄了一条走在大街上的视频,上了抖音热门,有50多万点赞。不意外地,也收获了部分质疑。有根本不能接受的普通观众:“怎么穿成这样就上街?”“不学好。”也有同为爱好者几近苛责的批评:“身高、服饰配件为什么都不还原?”
与现实和网络场景不同的是,王盛槿在漫展上会收获更多无条件的赞美。她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漫展的情景,那是在邵东举办的一场酒店漫展,上午9点半进场,持续了一天,有随机舞蹈、舞台表演,也有摆放了各种动漫、游戏、小说周边的摊位。现场有将近500人,放眼望去,80%的爱好者都扮演了自己喜欢的角色。有人看过她在抖音上发过的扮演视频,来找她“集邮”(二次元文化中“与coser合照”这一动作的指代词);有人给了她许多“无料”(免费的周边)、夸她好看;有人主动和她搭话,聊起共同喜欢的动漫、游戏,并约定好之后继续一起参加活动。
“县城和大城市漫展最大的不同是,一线城市漫展规模大,摊位多,票价高,花样也多,但县城漫展更像是专给小镇青年、孩子的一场大派对。”王盛槿告诉记者,在七八年前,县城漫展在邵阳、衡阳等地区就已经开始兴起,组织者和参与者大多是14~22岁的青少年,但大多数家里人不理解不支持。
“在一座小城,生活是单调的,三次元的现实世界也许不那么如意。”在漫展这场大派对里,青春期女孩们的烦恼不自觉流露出来——觉得自己不好看,因为身材被嘲笑,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或者作为留守儿童被同学在背后非议。而屏蔽掉这些,进入二次元的世界——无论是穿上扮演服走进一场漫展,或是简单地打开一部漫画、游戏,一个美好的幻想世界向你招手,在那里会获得许多夸奖,建构了这些年轻人对美好世界的想象。
也正因为喜爱二次元文化的小镇青少年越来越多,这些年来,王盛槿也见证了县城漫展井喷式地增长。“每个节假日,甚至每个月都会有不同规模的活动,很多都有专门的社群、固定的受众,一次能吸引400~2000名爱好者参与。商场、酒店、会展中心,都可以是小城漫展的容身之所。”
12岁女孩跨城追展,母亲成为“最强后援”
“如今已为人父母的80后、90后一代,比外界想象的更能接纳二次元文化。”生活在湘潭的谢小澜,女儿贝贝读小学六年级。三年前,贝贝就被二次元文化深深吸引。然而,湘潭的漫展活动举办不算特别频繁,多是在商场举办的聚会。“孩子特别喜欢二次元,可在咱们湘潭,很难找到能尽情享受这份热爱的机会。”
因此,女儿好不容易买到长沙县漫展的门票时,兴奋得手舞足蹈。“小姑娘独自去长沙,哪个家长能放心?”谢小澜没有丝毫犹豫,主动承担起了司机、摄影师和后勤保障的多重角色。不仅如此,她还自掏腰包,为女儿精心置办了全套角色扮演装备。从定制的服装,到精心修剪的假发,再到预约专业“妆娘”(化妆师),前前后后花费了近千元。“就当是给她的生日礼物了,只要她喜欢,我就全力支持。”
谢小澜和女儿在长沙县漫展。
第一次踏入漫展的世界,是为了支持女儿的爱好,谢小澜“看不懂但尊重”。“满场都是‘奇装异服’,而且很多都是年龄不大的小孩。”但看着女儿顶着精致的妆造,自信满满地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身边同样带娃来参展的妈妈被戴着黄色假发的女孩主动送上一张塑封卡片,她慢慢放下了怀疑和担忧。“妈妈你看,这些coser都特别友好,大家因为共同的爱好相聚在一起,只要你喜欢,就可以大胆地去合影。”
谢小澜本人对二次元不感兴趣,但也并非一无所知。“为了和女儿沟通也看过一些国漫、了解过一些游戏资讯。”她选择支持孩子的漫展爱好,也因为想打破“次元壁”,告诉孩子“她有人理解,并不孤独”。“这也许是有点不务正业,但孩子如果能从中找到自信和归属感,就比什么都重要。”
让谢小澜惊喜的是,女儿通过《原神》《魔道祖师》等国产IP,不仅对传统文化元素产生了浓厚兴趣,还学会了从动漫中汲取正能量。有一次,女儿甚至教育弟弟:“打游戏也要坚持团队精神,大家一起合作才能取得胜利。”
“很多大城市常常有漫展活动,孩子们可以随时去感受那份快乐和激情。可我们要跨城追梦,真的挺不容易的。”谢小澜告诉记者,但她依然满怀希望。在今年“五一”,湘潭有了第一次大型漫展,不用出远门也能让孩子玩得开心。“我坚信随着国漫的崛起和社会文化包容度的不断提升,小城的二次元土壤也会越来越肥沃。”
见证>>
从“为爱发电”到品牌化运营
县城漫展的进化之路
柚月动漫展主理人尹嘉嘉从2018年开始至今,在邵东、娄底、衡阳等地区的县城已经组织、策划过十余场漫展,她告诉记者,县城漫展最开始兴起时,多由个人或兴趣组织发起,比起商业行为更像是小众文化的“圈地自萌”“为爱发电”。
2018年,尹嘉嘉参与组织了邵东第一场漫展,她还记得,为了宣传漫展,她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在邵东所有学校周边的文具店都张贴了广告,还举着牌子进行“游街”发传单。也是在一位年龄偏大的爱好者的帮助下,他们成功租到了体育馆的场地,设置了周边摊位、舞台表演、摄影角色扮演比赛等环节,“最后来的人也有五六百”。
邵东县漫展。
尽管算上门票、周边贩卖等林林总总的项目,这场漫展没有盈利,但这也远远超过了尹嘉嘉的预期。“县城的漫展市场,还是相当有潜力的。”
如今,一个县城漫展主办方,一年可能要办2~3场活动,而瞄准这块市场的从业者也越来越多。尹嘉嘉告诉记者,据她所知,目前湖南活跃在各大县城里的漫展主办方,就有将近400个。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许多如尹嘉嘉一样的主办方选择将县城漫展品牌化、特色化。“我们有一个特色,是会请志愿者扮成NPC(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简称NPC),在人们容易疲累的时间段,给来参展的爱好者们发放零食、饮料,或者是做一些小游戏。”
其次则是侧重“国风”“国潮”。“漫展上,二次元爱好者们所扮演的角色,国产内容已经占据主流。”尹嘉嘉回忆起最近几次漫展上的场景:有人扮成《斗罗大陆》里的小舞,服饰粉白相间,与毛绒配饰相得益彰;也有几位扮演成《狐妖小红娘》里的东方月初、王权富贵(皆为男性角色)的女生在拍照合影。而《王者荣耀》《原神》这样的现象级国产游戏更是不出意外地拥有一批年轻拥趸,甚至有看上去还在读小学的孩子装扮成游戏《第五人格》中的角色,也在漫展上如鱼得水。
十年前,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二次元用户报告》显示,超过九成的二次元用户是因为日本动漫或游戏入圈,国产内容则在市场边缘徘徊。
时至今日,随着国漫崛起,这一格局正悄然生变。
官方力量助推文化消费新场景
对于漫展“国潮”的火热,湖南省动漫游戏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春玉也有相同的感受。作为湖南省文旅厅主管的行业性社团组织,湖南省动漫游戏协会也在除长沙外的市州、县区举办过不少动漫游戏展会。“不同的是,我们主办的展会除了大众爱好者之外,也会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动漫游戏企业参会,并进行作品、项目、政策的发布。”
实际上,湖南动漫游戏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新产品新内容层出不穷。“每年在展会期间,我们会发布20部以上原创精品作品,也涌现了一批如《斩神》《苍云图》、‘麦咭’等知名作品和IP。”长沙师范学院有全国公办高校中首个以游戏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学院,省内经营范围为游戏的企业有13000多家,省内经营范围为动漫的企业有5万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超过8.9万名,动漫游戏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技术和人才也有较好的应用。
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力量共同构成了县城漫展的繁荣。杨春玉告诉记者,2024年,省内共计开展大小动漫展167场,其中不乏凤凰、宁远等小县城。“有些参与人群还不比大城市漫展的少。”在她看来,“漫展下沉”是由年轻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旺盛和一线城市供给不足所决定的。
“从《哪吒》等作品就可以看出,动漫游戏板块的消费力和人群一直在快速增长,而漫展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体验虚拟角色的场景,并且是独属于年轻群体的空间。”一线城市的漫展文化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规模更大。“以长沙为例,今年五一期间的3个专业展馆和部分场所的动漫游戏展会人流量达到了18万次以上,可以说是爆满。”县城和地市州的漫展一定程度能够补足当地二次元群体的观展、社交需求,也满足了一部分消费群体的在地化体验。
同时,县城漫展催生了“二次元旅行”模式——年轻人为参加漫展奔赴县城,顺带打卡当地景点、品尝美食,形成“文化消费+旅游消费”的双重拉动。“我们在湘潭、衡阳等地区举办的‘展会+文旅’活动,为当地景区的客流量带来了150%以上的客流量增长。”
挑战>>
低龄化参与和安全风险
从业7年,尹嘉嘉早已意识到,漫展这个小众圈层文化聚集的社交空间,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尚存的低龄化、涉及擦边等争议也相伴而生。
相较于一线城市的动漫游戏展会,县城等地方品牌漫展的用户群年龄层会更小。“以前我们组织的漫展,参与者年龄多是14岁以上的青少年,现在更加低龄化。”对比中国游戏用户的年龄分布——2024年30岁以上用户占比达到40.38%,正处于高强度学习阶段的小、初、高中生,是县城漫展的主力人群,而这其中,大概有7成都是女性。
“这也就意味着,活动主办方要防范各种风险。”在尹嘉嘉运营的县城漫展社群,有时会接到一些女孩的投稿:被成年人骗发裸照、打着角色扮演的名义做擦边直播;缺乏家庭陪伴,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对于她们来说,二次元爱好成了不怀好意的人伤害她们的借口,和逃避现实世界痛苦的出口。”
所以,尹嘉嘉在活动中会时不时插入普法和教育的环节。“一般在现场看到家长带着小女孩来,我们会加上联系方式,宣传一些注意事项。也会组织社群里的女孩们一起去给环卫工人做水果茶之类的公益活动,甚至还会帮助缓和女孩们和家长的关系。”尹嘉嘉还在漫展现场开展过“写三小时作业可免票”的活动,意外收获了很多家长的好评。“我们希望,大家在县城参加漫展,感受到的更多是向上、积极、温暖的能量。”
法律与监管的滞后性
目前,漫展在我国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其商业化程度和体量比较小,行业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没有针对漫展、cosplay活动关于“软色情”“擦边”等行为的专门法律条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coser穿着近乎全裸、暴露敏感部位,或摆出模仿性行为等明显性暗示动作,可能被认定为传播淫秽信息,面临拘留、罚款等处罚。
但由于“软色情”“擦边”缺乏精确判定标准,如暴露程度、暗示强度等难以量化,存在法律模糊地带。
提醒>>
漫展“擦边”行为的法律边界
陈楚枫(北京盈科【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
如果漫展的参与者通过网络传播漫展“擦边”内容的行为,一旦该内容被认定为淫秽物品,传播者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一般情况下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传播者以牟利为目的,则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因此,这要求主办应当制定明确的参展规则,并提前向参展人员告知这一规则,加强现场监督和违规处理,同时履行好组织管理责任,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场地提供方若知晓违法违规仍不配合处理,也可以被追究连带责任,面临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而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短视频平台同样负有监管责任,需要严格审核相关内容。
如果未成年人因cosplay遭受网络暴力或隐私泄露,或者购买到含有宣扬淫秽内容的周边,其家长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同时也可以向网信部门、公安部门投诉,由这些部门对侵权者进行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行政拘留。
漫展的参与者,不论是观众还是coser,都应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盗用cosplay作品作为商用或恶意传播,文明参与活动,避免自身行为引发纠纷或违法。一旦发现有人传播“软色情”“擦边”内容,应及时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电话12318)、网信部门举报。
编后>>
当二次元文化从一线城市“下沉”到县城,它既是青少年的精神乌托邦,也是观察县域经济活力与Z世代需求的窗口。这场“破次元”狂欢中,既有国产IP崛起的文化自信,也有“二次元旅行”带动的经济活力,但更需警惕野蛮生长带来的价值观冲击与安全隐患。
期待未来,官方、从业者、家庭与社会能携手构建更健康的生态,每个在现实与幻想间起舞的灵魂,都能找到温暖的着陆点。在越来越多这样的“双向奔赴”里,县城与小众文化也将走出“一时热闹”,走向“细水长流”。
编辑:罗雅洁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