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家风丨范源濂:诚足以起顽立懦矣

2024-07-01 阅读数 30825

范源濂(1875年-1927年12月23日),字静生,湖南长沙府湘阴县(今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image.png 

范源濂

范源濂曾参与创办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曾任教育部次长、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后又与蔡元培等人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1923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成为首任校长,他也是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开拓者。

范源濂推进实业教育、科学教育,主张发展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他从事教育行业的主要目的与当时许多有志之士一样,都是为了教育救国。范源濂一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教育工作中度过的。正是基于丰富的教育实践,他发表了大量的教育观点,提出了众多利国利民的教育主张。

胞弟范旭东评价兄长范源濂说:“极具牺牲精神,诚足以起顽立懦矣。”

范源濂做事,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绝不肯放松。早年东渡日本,他骨子里就有守时和公私分明的品质,同时也有先儒的“慎独”精神,他常说:“作主官守时间,要使自己坐在办公室椅子上的时候恰是分针指定的时候”“贪污不必说,揩油也要不得。小德出入,结局大德一定逾闲。用公家信纸写私信,就是贪污的开始练习”。

梁启超在给长女思顺的家书里说:“静生(范源濂)凡事看不开,不会自寻娱乐,究竟算没有养到。”梁先生批评的“不会自寻娱乐”,正是他人不及范源濂处。譬如他做了京师图书馆馆长,“每日到馆要上九十级石梯”,其时已经患病,不放弃职守责任,焦劳致命虽不敢说,但催发因素恐怕是有的。


编辑:喜之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