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邵阳人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家、军事家。
蔡锷
蔡锷出生在于贫穷的农家,从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平时生活极其俭朴。
蔡锷在广西担任新军总教练官兼随营学堂总理官的6年,经他管理、使用的公款,为数甚巨,但他廉洁自律,一毫不取。蔡锷离开广西时,所有行李仅有书籍和随身衣服铺盖各一担。回到湖南老家,他将历年的积蓄300两银子全部交给母亲贴补家用。当了这么大的官,只有这么一点钱,在家务农的弟弟都“为之哑然失笑”。
蔡锷与家人
辛亥后,当蔡锷担任云南都督的消息传到家乡,蔡锷两个弟弟想通过大哥谋个一官半职。蔡锷对大弟弟蔡钟说:“你想在云南做事,也未尝不可以。但是,我身为都督,带头把自己的兄弟安插在身边,别人会怎么看、怎么说呢?这样对你对我都不好。我看,母亲年纪大了,她老人家养育我们兄弟姐妹不容易,家里需要有人照顾,你还是回去好。”
蔡锷在《劝捐军资文》中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分王阳之黄金,则军皆挟犷;效公孙之布被,则士尽兴廉。”他带头两次减薪,同时提倡抑贪扬廉,努力革除晚清以来的官场奢华旧习。他规定公务人员不得任意宴请,搞公款吃喝,兼职人员不得兼薪;军政人员不得侵吞缺额饷银,不得行贿受贿,不得挤占挪用教育经费。
蔡锷督滇时规定,公职人员不到星期日不准相互宴请,即使宴请,一桌宴席的费用也不得超过有关规定。偏偏警察厅厅长拿这不当回事,在不是星期天时宴客,还邀请蔡锷参加。哪想请帖送来,蔡在上面批道:“违背功令,罚薪半月。”大家听说蔡锷当真,“莫不诧异发噱”,从此不敢违令。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