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她丨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与孙中山秘书的生死之恋令人扼腕

2018-02-27 阅读数 331975

今天的她 石评梅

文/夏昕

民国有四大才女:“挥毫女侠”吕碧城、“文学洛神”萧红、“奇才异女”张爱玲、“和泪煮诗”石评梅。随手翻翻她们的情感簿,发现每人都有着一两段让后世侧目的爱情。而石评梅的生死之恋,更令人扼腕感叹。 

石评梅原名汝壁,因爱慕梅花自取笔名“石评梅”。从小,石评梅就聪慧过人,琴棋书画诗词文赋无一不长,风琴演奏更是闻名遐迩,12岁时就被誉为“晋东才女”。1919年,18岁的石评梅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入校后石评梅醉心文学创伤,并开始发表作品,很快声名鹊起,成为北京“著名女诗人”。也因为写诗的原因,她认识了身为诗歌编辑的吴念秋。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吴念秋风流倜傥,也很有才华。交往中他爱上了清秀可人的石评梅,便费尽心思特意为石评梅制作了一叠精美的信笺。每页信笺上面印有千姿百态的梅花和古人咏梅的诗句,下方印着“评梅用笺”四字。他将这叠信笺递给石评梅时,深情万分地盯着石评梅的双眼说:“这一切,是因为我爱梅。”情窦初开的石评梅哪能禁得起这样的爱情攻势?当即做了爱情的俘虏,并对吴念秋许下了“终身不嫁第二人”的承诺。

沉浸在爱情中的女人智商常常余额不足,但石评梅却懒得去充值。待她发现吴念秋早有家室时,他俩已恋爱三年多。感觉受到欺骗的石评梅决定离开吴念秋,而吴念秋既不想抛弃妻小,又不愿放开石评梅,于是想尽办法要留住她,甚至以公开两人的情书为要挟,但石评梅却去意已决。 

此时,另一位一直守在石评梅身边的男子向她发起了爱情进攻,这人就是高君宇。高君宇出生于山西省的一个富商家庭,20岁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中他非常活跃,曾和许德珩等几位青年带头“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后成为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并在党的“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后来,他还热情地当过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红娘”。 

石评梅是在山西同乡会上结识高君宇的,那是她到北京的第二年。碰巧高君宇又是石评梅父亲的学生,石评梅曾多次听父亲夸奖过这个学生。从此俩人书信不断,友情日深。 

得知石评梅与吴念秋分手后,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养病的高君宇寄给石评梅一封信,信中夹着一片心形的红叶,红叶上题了一句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在信中,高君宇坦陈在老家有一名包办的妻子,自己患了当时很难治愈的肺病,且选择的是一条极其危险的革命道路。石评梅此时还没从初恋创伤中走出来,高君宇又是有妇之夫的事实更让她不敢再靠近。她在红叶的背面题了一句“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并寄还给高君宇,固守着“冰雪友谊”的藩篱。 

尽管石评梅不接受爱情,但高君宇对她的爱却没有退缩。他在给弟弟高全德的信中说:“现在,我对评梅的感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深了。”然而高君宇表现得非常男人,他给石评梅回信说:“你的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阻之。不能这样,我怎能说是爱你!”高君宇冷静而执着的爱让石评梅心慌意乱,她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我现在恨我自己,为什么去年不死,如今苦了自己,又陷溺了别人。” 

1924年,兼任孙中山秘书的高君宇在广州参与平定“商团叛乱”,掩护孙中山夫妇脱险时被子弹擦伤。事后,他订制了两枚象牙戒指,一枚连同一个子弹壳寄给石评梅,另一枚戴在自己手上。随后高君宇因张国焘被捕叛变遭到北洋军阀政府通缉,他秘密潜回山西老家。 

第二年3月1日(93年前的今天),高君宇患急性盲肠炎,动手术后突然逝世。石评梅闻讯痛不欲生,她将所有的悔恨与痛苦都刻在了高君宇的墓碑上:“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此后的每个星期天和清明节,她都要到陶然亭畔高君宇的墓地拜奠,并写了十多篇文章寄托哀思,其中《墓畔哀歌》更是字字带泪,句句滴血:“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的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哀愁深埋在我心头……” 

因悲伤过度,3年后,年仅26岁的石评梅突患脑膜炎病逝。临终前,她的手上仍然戴着那枚白色的戒指。好友把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完成了她“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死后愿得并葬荒丘”的遗愿。

  “今天”的她 石评梅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