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真女院士陈晓红:以经世致用之心治学 曾被总理点赞

2019-03-06 阅读数 340625    赞 1

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三八”国际妇女节

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三八”国际妇女节

我叫陈晓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湖南商学院校长,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我非常高兴和大家分享我30多年来作为科研、教育工作者的一些体会。在工作中,我始终瞄准国家需求的痛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并将继续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怀着一颗“使命之心”,砥砺前行。

——陈晓红

编者按

2019年全国“两会”正如火如荼地召开,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陈晓红院士正积极参政议政。她这次的提案是“建立动力蓄电池强制回收利用制度”。

有心人看得出来,她的提案一如既往地关注民生,关注改革发展过程中社会存在的问题,有一种深深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感。这正是湖湘文化中的“经世致用”基因在她身上的再一次体现,这也是她能够成为为数不多的女院士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小兵

勤奋坚韧:跨界治学影响深远

被很多人当成榜样的陈晓红,她最初的榜样是她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名从事冶金领域研究的老学者。他治学严谨、做事认真,亦有着厚重的‘家国情怀’,常常教导我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种价值观的传递从小就影响着我。”现年56岁的陈晓红说,她出生在长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中南工业大学(现属中南大学)教授,母亲在湘雅医院工作。受父母熏陶,从小她就特别热爱读书。因此,当1979年高考制度恢复时,16岁的陈晓红以超出重点本科线50分的成绩,考入当时的中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学习。“在经过了十年‘文革’后,读书的机会特别难得,我们都特别用功,认为是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陈晓红说。

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经济亟待发展,需要一大批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陈晓红对计算机在信息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产生了浓厚兴趣,选择了跨专业读管理系硕士。

这种跨学科的背景,恰好成就了她做一名“经世致用”学者的初心。

本科毕业后,陈晓红在中南工业大学一边读研究生,一边教书,并凭着一股韧劲,研制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决策应用软件开发平台SmartDecision”。这个平台后来被云南铜业集团等四五十家大型企业和众多中小型企业应用。

总理点赞:出国深造带回新鲜思路

1994年,陈晓红被教育部派往东京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漂泊在外,她最喜欢的歌曲就是《祖国不会忘记》。每当听到这首歌,她就充满了动力,唯愿早日报效祖国。

在日本,她深入考察调研了日本企业,发现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她启发很大。

在东京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陈晓红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选择回国。回国后,她深入调查研究并撰写了《关注中小企业融资》一文,在国内首次提出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金融优惠政策,发展风险投资,创建和利用创业板市场等具有操作性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礽、萧灼基等对此纷纷点赞。

更为瞩目的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阅读了此文后,亲笔批示:“专家的观点值得重视......希望多看到这样有前瞻性的文章。”

经世致用: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不能单纯在书斋里做学问,而是要把学问与国家的改革开放紧密契合,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才会有价值、有成果。”陈晓红说,“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30余年奋战在科研一线,陈晓红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230余篇,其中ESI前1%高被引论文40余篇,入选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陈晓红认为,能获选为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是因为她的科研成果从来不是“空对空”的理论文章,“每一项都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实际问题、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需求”。

2009年至2014年,陈晓红担任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领导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和团队在全国率先提出了16项两型标准和节能减排标准等系列绿色标准,构建全国第一个指导两型社会和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填补了“两型”工程管理标准体系空白,被国家相关部委高度评价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长株潭模式”,并向全国范围推广。

在长沙,陈晓红提出了大河西先导区(即湘江新区)“两型”试验区的建设方案,助推湘江新区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其中的梅溪湖片区荣获2016年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奖”。

她还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外首个金属资源智能管理平台。中国五矿集团、中国铝业集团等企业引入后,开采效率因此提高50%以上。

此外,她还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与首席教授。

“努力服务于国家发展,解决中国现实管理中的问题,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陈晓红说。

获评院士:持之以恒换来水到渠成

一切似乎都是水到渠成。2017年11月27日,陈晓红正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她邀请自己的丈夫和女儿一同到北京出席。

当晚,她女儿在朋友圈写下的一段话触动了她:“一个人可以努力到什么程度?别人看到的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好运或者云淡风轻的乐观心情,而我们清楚你一路走来经历的风雨,是多么坚韧的内心,是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多少个夜晚辛勤刻苦的日常。”

几十年来,熬夜对陈晓红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为了获得一手真实数据,她还常常奔走于各个偏远矿山企业,有时在山沟沟里一待就是大半年。因为太忙,陈晓红生了女儿后一出月子就出差了。

虽然陪女儿的时间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对女儿不闻不问,相反,陈晓红十分重视对女儿的教育。陈晓红所认同的“父母之道”是“一流的父母是榜样”。她说:“我在专业领域的探索和获得,是和父亲的引导分不开的。父亲以他自身的点滴言行,成为我最好的榜样。这也成为我教育女儿的方法:以身作则,就是无形的教育。”如今,陈晓红的女儿也同样优秀,大学毕业后被保送至清华大学硕博连读。

成绩单>>

全国优秀教师

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

200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当选“改革开放30年湖南杰出贡献人物”

2009年,获“芙蓉学者计划”贡献奖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