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奔波三千公里 长沙女老师连续三年春节赴缅甸难民营支教

2018-03-07 阅读数 148589

凤网公益 长沙女老师奔赴中缅边境难民营支教

路德将一路的行程都分享在朋友圈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供图:受访者

长沙-昆明-中缅边境,一个女人一台车,行程3000余公里,只身前往中缅边境的缅甸难民营做公益。这是长沙女老师路德连续三年春节做的同一件事。

是什么力量让她放弃家人团聚的欢乐,奔去拥抱一群困苦无助的异国陌生人?2月26日,回到长沙的路德敞开心扉,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讲述了她在难民营里和缅甸难民一起过春节的故事。

独自驾车3000余公里去中缅边境

2月26日,刚从缅甸回到长沙两天的路德,看上去精神奕奕,丝毫不见长途跋涉后的疲倦。路德笑着说:“是爱给我能量了!”

实际上,今年是路德第三次赴缅甸做公益了。46岁的路德做了20多年的心理咨询师,现在是长沙市一所心理咨询培训学校的校长。2016年春节前,路德从一位正在缅甸做志愿者的朋友那里得知,缅甸长年的战乱使不少人沦为背井离乡的难民,身心饱受折磨。路德坐不住了,她瞒着亲友,第一次开车满载着物资只身一人赶往缅甸难民营,希望能为那里的人们做点什么。

长沙-昆明-瑞丽-中缅边境,行程近3000多公里,一个女人一台车,三年来路德就是循着这条路线坚持着她的公益之路。

路德坦言,第一次这么长距离开车,一路上就在车上吃饭、睡觉,不辛苦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今年,2月8日,她为了尽快赶到缅甸,开了200公里夜路,虽然开着导航,还是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在一个分岔线路口走偏了,迷了路。结果,她绕了100多公里才回到正确的方向。当天,她在朋友圈里留言道:“饿了、困了、脚也肿了,下车的力气都没有了,在副驾驶上套上睡袋先睡了。”

三天后,路德终于抵达中缅边境的瑞丽口岸,和云南的志愿者会合,前往边境线上的难民营。

凤网公益 长沙女老师奔赴中缅边境难民营支教

路德和难民营的孩子

缅甸难民觉得中国是天堂

据了解,自2011年6月以来,缅甸政府军与克钦邦军队不断发生激战,战乱致使缅甸克钦邦上万名平民涌入中缅边境避难。在中缅边境46至47号界桩,聚集了上千民缅甸难民。中国很多公益组织来此,为这些难民的小孩带去食物和知识。

2016年和2017年两个春节,路德作为志愿者就来到过这里的难民营。

“他们住的就是用草棚或者铁皮搭的简易房子,一天只能吃两餐,几乎吃不到荤菜,大人和孩子没有一个胖的。”路德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一个难民营多的居住上千人,少的几百人,几乎全是女人、小孩。难民营的孩子们,最常见的姿势是双手抱胸,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掩护体。

今年出发时,路德除了携带面粉、食用油、花生米等物资,还特意从银行兑来了崭新的“新票子”,就是预备给这里的人们发红包的,因为人民币在这里最受欢迎。昆明的志愿者们则带来了刚宰杀的猪、羊以及粮食等食物和生活用品。路德说,他们虽然很贫穷,但非常讲秩序,从来没有出现过哄抢物资的现象,“他们非常向往中国,因为中国没有战乱、能吃饱饭,觉得那是天堂”。

凤网公益 长沙女老师奔赴中缅边境难民营支教

路德给难民营的孩子发红包

给难民营孩子授课

路德在朋友圈里记录了这里的生活:“缅甸难民营温度低,风沙大,帽子都戴不住,网络也没有,只有偶尔从中国“飘”来的2G信号。大年三十他们的年夜饭是芋头野菜汤、凉拌白菜苔、还有一种当地的水做的汤。”

路德和志愿者们的生活很简单,每天吃两顿饭,很少荤腥,因为都想把肉类多留给这里的难民们。天亮带着水便出门,大家的主要工作是根据自身的能力给难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路德在这里主要为当地难民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以及在当地的学校做志愿老师给孩子们授课。路德说,别看难民营条件艰苦,但这里的人们却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设施虽然简陋,但教育流程和课程设计都很正规。

她在这里教授了《三字经》,告诉孩子们“人之初,性本善”;她教授古老的中国智慧,告诉他们不要放弃希望;她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们,经历战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要正常对待,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2月24日,再次度过一个别样的春节后,路德回到了长沙。她非常感慨地说,只有目睹了战乱的可怕,才会更珍惜我们国家的安定稳定。经过三年的支教,她的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现在,她每次出发前,都能收到很多爱心人士特意送来的物资和对她的祝福。“希望还有更多人参与进来。”路德呼吁,这里的孩子们,需要更多关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