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湘雅医学院77级学生 上大学我们都憋着一股劲

2017-06-07 阅读数 70831

我们的高考1977

——今日女报/凤网恢复高考40周年特别报道【查看全部】

湘雅医学院77级学生:当时我们憋着一股劲

湖南医学院(现湘雅医学院)77级4班校友制作的一段纪念视频。

(双击可放大)

高考1977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李诗韵 见习记者吴迪 实习生刘彦宇

南湘雅,北协和。这句在中国医学界流传了近一个世纪的话,让不少当年怀揣着医学梦想的高考生为此一搏。湘雅医学院——这个有着“名医梦工厂”美誉的大学,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便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新生,见证了第一届高考生的成长。

转眼40年过去,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寻访1977年的高考亲历者时,意外发现了当年湖南医学院(现湘雅医学院——编者注)77级4班校友制作的一段纪念视频。视频中,老照片斑驳光影间的温情与回忆让人动容。为此,记者辗转寻访到多位当年医学院的77级大学生,听他们讲述那段因为恢复高考而拥有的荏苒时光和年少青春。

来自五湖四海的共同心愿

在听到可能要恢复高考的消息时,已经高中毕业、当了两年知青的薛志敏刚刚被招到桃源县工商局所属的照相馆做学徒。为此,他开始利用晚上的时间偷偷复习。

后来成为薛志敏同学的程洁那时也是一名下乡知青,正在田间干活的她在广播里听到高考即将恢复的消息时,有些不敢相信。

而在长沙县广福公社(即今青山铺镇——编者注)插队的肖平,也算是注定与医学有缘。“我爸妈都是医生。爸爸是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医,他希望我做老师。我化学成绩还可以,我想学医。知道我填的是医学院后,父亲还有些不愉快。”

同样化学成绩好的还有薛志敏。报考时,薛志敏报考了几所学校的化学专业,不想,却被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录取了,而录取的原因正是因为他“化学好”。

40年后,程洁对在公社中学参加高考的情景依旧记忆犹新。因为条件简陋,考生两人共用一张桌子,老师提醒着不要给别人看。但没等程洁藏起试卷,隔壁的考生开考10分钟就走了。接着,前后排的考生也陆续离开。才考了1个小时,整个教室就变得空空荡荡……

在当年录取率极低的情况下,他们都成功被湖南医学院录取。肖平被分在3班,薛志敏、程洁在4班。和他们一同进入校园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六百多名同学。

高考1977

(图片来源:中南大学档案馆)

“同班同学,年龄相差20岁”

从北京参加招生回来的何鸿恩刚在长沙下火车,就看到了学校派来的车,司机告诉他,省委已任命他为学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我当时决定做3件事:为教授平反,改善教师生活,恢复教学秩序。”

何鸿恩启动省部共建的资金新建了一批新宿舍,还加盖了一栋教学楼,里面有8间大阶梯教室。文革后期,学校只剩下6间教室。

薛志敏第一次看到这8间大阶梯教室时,“觉得很神圣,像是到了医学的知识殿堂。”

当时,湖南医学院77级本科共有10个班,薛志敏和程洁所在的4班有64名学生。薛志敏回忆,当时班上年龄最大的同学是1944年出生的,最小的是1964出生,相差整整20岁。

那时,他们没有班主任,2个老师负责一个年级10个班的学生,班干部便显得尤为重要。薛志敏是副班长,程洁是宣传委员。有一次,程洁无意得知班上一名同学家境特别贫困,父母砸锅卖铁供她上学。为此,班干部们主动放弃学校的甲等助学金,让那些家里“揭不开锅”的同学申请。

薛志敏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的同学们中,有很多人曾被耽误了许多年,“终于有了机会上大学,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想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甚至有的同学因为学习太过用力,“把身体都搞垮了”。

 

 

高考1977

(图片来源:中南大学档案馆)

40年前医学生的一天

曾是湖南医学院教务处负责人的老师卢捷湘回忆,77级的大学生任务很重,要学的课程有30多门,每周上6天课,因此,作息时间表非常严格而紧张。不论春夏秋冬,学生们每天6时30分之前必须起床,洗漱完毕之后,7点钟左右就要赶到教室去占位置。“现在的学生喜欢坐教室后排,但当时的学生都是抢着往前坐。”而在一天紧张的课堂学习后,求知欲极强的同学们会在晚上继续“挑灯再战”

薛志敏回忆说,当年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给他们上课的几乎都是国内顶尖的医学专家,不少还是留学回来的。没有教材,老师就自己编,甚至直接从国外翻译资料。“第一年用的教材都是油印的。”据卢捷湘回忆,直到1982年,医学院才开始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那时还没有恢复英语教学,但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某些专用名词,他们都会注上英文。老师没说为什么要加注英文,我们也没问,但我们知道,用英文来表述那些医学名词是最准确的。”肖平介绍,南希·查普曼(NancyChapman)和一名叫戴维的男老师是他们77级学生的外教老师,“他们很认真,而且他们也不会笑话从ABC开始学习的我们”。

高考1977

(图片来源:中南大学档案馆)

同学聚会变成学术报告会

1982年,卫生部组织全国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业务统一考试。统考之前,何鸿恩带着学院教职员工全体出动,专门给熬夜读书的学生准备宵夜。

中南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黄珊琦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1982年,卫生部组织全国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业务统一考试。在当年的统考中,湖南医学院学生平均成绩最高,获得一等奖;而湖南医学院的“新三届”大学生——77、78、79级曾创下全国统考“三连冠”的记录。

毕业季如期而至。600多名同学,除部分留校之外,大多数同学带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信念告别同窗、惜别恩师、离开校园,奔赴全国各地急需医疗人才的地方。如今,肖平已是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志敏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近三十年,现在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程洁则是长沙市三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

高考1977

在恢复高考40周年之际,4班的同学们又开始筹备聚会。60岁的程洁找出家里保存多年的老相册,打算将它们翻拍成电子版,再制作成视频,纪念这次改变命运的高考和这批一起成长的同学。

“每一位同学都让我印象深刻。”回忆起这些40年前青涩质朴的大学同学,程洁十分感慨。她一一指点给记者看,这位已经是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这位已经是博士生导师,这位同学去了大洋彼岸,继续践行“希波克拉底誓言”……

曾经的班级宣传委员程洁现在是湖南医学院1977级学生中的“聚会联络员”,热心肠的她承担着组织同学聚会的责任,“你可想象不到,我们的同学聚会都可能成为一次学术报告会——除了叙旧,谈起医学专业上的话题,大家根本停不下来!”

相关阅读

突击两周三兄妹同上考场靠知识改变家族命运

湘雅医学院77级学生上大学我们都憋着一股劲

教育学家刘海峰:高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选拔制度

社会学家李斌:公平是高考应有的担当别让“寒门难出贵子”

社会学家方向新:恢复高考对于女性意义重大

  高考1977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