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1977:那场高考让她坚守大学40年 如今是全国人大代表

2017-06-07 阅读数 482093

高考1977

我们的高考1977

——今日女报/凤网恢复高考40周年特别报道【查看全部】

一场高考,让她在大学坚守四十年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李立特约记者王菊苹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金山茶场的时候,高中毕业的张苹英已经在这里当了一年多知青。听到消息,张苹英立马报名参加高考,并成为当年茶场知青中仅有的两名大学生之一。40年后,已是全国人大代表、吉首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的张苹英,为我们讲述了属于她的1977。 

渴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

对于知青生活,张苹英的感情是矛盾的。她怀念当年那些纯真的同伴和质朴善良的农民,但似乎永远如影随形的饥饿以及因远离家庭和亲人而缺失的安全感,包括命运被他人操控的无助感,是当时的张苹英极其渴望通过高考改变现状的重要原因。

张苹英认识一名女知青。下放到生产队后,这名女知青被大队干部的儿子看中,但她死活不同意,大队干部因此阻挠她回城,招干、招工、考学都不批准,重活脏活苦活全分派给她。她一直等到最后一批知青因为政策统一回城时才得以离开农村,但精神也因此极度脆弱,恍恍惚惚度过了余生。

多年以后,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张苹英还感到十分后怕:“幸好马上恢复高考了,高考可以说是当年最直接、最公平的一条出路!”

高考1977

寒冬里的光亮与温暖

距离高考之前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张苹英四处借高中课本,复习应考。好心的茶场老书记准许参加高考的知青上午出工,下午复习功课,但劳动了一上午的知青们拿起课本后没一会儿就疲倦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这个时候,茶场老书记走过来,拿着长烟袋杆生气地一个个敲脑壳,大声吼道:‘给你们时间你们不好好复习,是不是想明天出全日工?’”张苹英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那一个多月正值寒冬,湘西山区的茶场夜晚寒气入骨,她与同学围成一圈坐在火塘边复习,前面双脚烤得全是一团团的火疤印,后面屁股却冷得长了一个个大冻疮。

考完之后,张苹英收到了吉首大学外语系的录取通知书,同时参加高考的十多名茶场知青,只有她和另一个人考上了。

在拿着大学通知书去金山茶场办理户口转移等手续时,会计为张苹英结算在茶场一年零八个月的劳动工分——三百多斤谷子,几两油,几十块钱,以及巴掌大的两条鱼。“这点口粮,哪够养活自己啊!”张苹英说,她永远记得茶场领导和当地农民在那一年多里对她的包容和爱护。

 

高考1977

那时上大学,反倒是“从头开始”

1978年3月,18岁的张苹英走进了吉首大学。

在报到注册时,张苹英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寻声望去,看到一位中年老师正望着她笑。原来,这位外语系主任高老师正是张苹英在高考之后面试(当时报考外语专业需要进行面试——编者注)的主考官。面试中,张英苹一直低头不敢看考官们,但高老师却记得这位额头亮亮的、梳着两条辫子的女孩。

进了大学,张苹英才知道她在班上年龄最小,年龄最大的同学已经28岁了,好些同学是来自长沙、株洲等大城市。在开学见面会上,同学们一个个说着流利的英语,唯有自己只会简单地自我介绍。“当时我非常自卑,急得想要退学。”情急之下,张苹英找到高老师,高老师轻声细语地安慰张苹英:“不要急嘛,其实大家的基础都是一样的,你们以前学的英语都不标准,在大学里从26个字母的发音重新开始学习。”

高老师说的是实情。张苹英的高中英语老师原本学的是俄文,英语的发音、语法等确实不规范。在高老师的劝说下,张苹英总算决定留在吉首大学继续学习。

这一留,便是四十年。

高考1977

如今的张苹英。

现在的孩子们很多都是低头一族

从吉首大学学生到毕业后留校任教,再到担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和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最后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张苹英的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吉首大学。回忆四十年的吉首大学生活,年近六旬的张苹英格外怀念自己在吉首大学求学的最初三年时光。

那三年,吉首大学不仅没有图书馆,连英语教材都是老师们自编自刻的油印本。老师们多是北京、上海等高校来的高材生,还有的是经历了下放改造的老知识分子,重归讲台时白发苍苍却精神抖擞,教得格外认真,恨不得把过去十年荒废的时间抢回来,也恨不得把毕生所学全都传授给学生。

那三年,外语系两个班四十多名学生,学起来个个都如饥似渴,特别是那些年纪偏大的学生,更是争分夺秒,经常是早上五点起床背单词、练口语。为了抢路灯看书,有人五点起床,就有人四点起床,甚至还有人三点起床,每一个路灯下都站着三四个学生在叽哩呱啦读英语,这也成了吉首大学的一道风景线。

张苹英还记得,当时学校只有一部播放机,老师上完课后便退还给播音室管理。有一次,班上有两个男生半夜撬锁溜进播音室听磁带录音,尽管声音放得很轻,但还是被值班老师抓到了,结果被学校处分。

在张苹英看来,与自己当时读书时的状态相比,现在的大学教学环境已是非常之好:“如今吉首大学图书馆已有246万册藏书,还有大量的外语光盘,电子图书有102万册。只可惜孩子们很多都是‘低头一族’,上课时也忍不住看手机,以至于老师愿意倾尽所学来教授,还是有不少学生不愿意听。”

盼不再“一考定终身”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作为被高考改变命运的一代人,张苹英特别关注高考制度改革。2015年,国家招考制度改革方案规定外语科目将有两次考试机会,但张苹英认为,这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人的本性决定了内心总是期待‘下次会更好’,如果考十次的话,有可能考生就会去考十次,除非得了满分”。今年“两会”上,针对教育部正在编制的“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方案,,张苹英提出以“国家英语能力考试”相应成绩作为英语高考成绩的建议,一是可以避免重复考试,减轻学生负担,二是考试内容统一,“车同轨,量同衡”更能体现高考的公正公平。

张苹英也希望,将来孩子们能不再“一考定终身”,而是渐渐形成综合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的成绩择优录取进大学的教育机制。”

相关阅读:

突击两周三兄妹同上考场靠知识改变家族命运

湘雅医学院77级学生上大学我们都憋着一股劲

教育学家刘海峰:高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选拔制度

社会学家李斌:公平是高考应有的担当别让“寒门难出贵子”

社会学家方向新:恢复高考对于女性意义重大

  高考1977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