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消费升级与民生需求多元化的今天,家政服务已成为现代家庭追求品质生活的"刚需",更是吸纳就业、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领域。巾帼家政,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一头系着万千女性的"就业梦想"。从育婴护理到智慧养老,从家居整理到健康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的家政服务正成为消费提质扩容的新引擎。
为响应国家“扩内需、稳就业”政策号召,助力湖南巾帼家政服务品牌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妇联、湖南省商务厅联合今日女报/凤网策划推出专栏“湘女‘慧’生活 我家‘政’美好”,开启用双手创造价值,以服务赢得尊重,用勤劳智慧创造美好的“她”篇章。
服务升级催生“金牌阿姨”
凤凰阿菊家政助苗寨妇女月入过万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吴雯倩
“现在我在上海做月嫂,月入过万!”苗族姑娘小花展示着客户赠送的锦旗。在湘西凤凰,阿菊家政通过培训让苗乡妇女华丽转身——截至2024年底,累计带动1.7万城乡劳动力转型,建档立卡户就业占比68%,最高月薪近2万元,成为武陵山片区劳务输出的新标杆。
从下岗女工到全国标杆,诚信铸就“金字招牌”
1998年,杨琳从凤凰雪茄烟厂下岗,陷入困境。面对经济窘迫和家庭责任,她尝试做食品生意,但初试即告失败。然而,这次挫折并没有让她放弃。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上海“好日子家政服务中心”看到了家政服务行业的潜力,成本低、需求旺,且在凤凰市场尚属空白。经过一周的考察,她决定在凤凰创办“阿菊家政服务中心”用。
历经“零订单”的创业寒冬,她以“服务无大小,关键在用心”的理念打开市场。26年间,公司注册资金从5万元增至300万元,业务覆盖12省,累计培训输出家政人才1.3万人次,服务超10万家庭。
“我们依托家政信用查平台收录了每位员工的健康档案、技能证书和客户评价,持证上门已成行业标配。”杨琳介绍,公司连续三年获评“5A级诚信企业”,2024年更成为商务部家政信用信息平台首批认证企业。
“阳光”技能培训让苗寨妇女月入过万
在落潮井镇苗语培训课堂,45岁的阿玉正专注学习收纳整理技巧。这个95%居民为苗族的乡镇,曾因语言障碍困住就业路。阿菊家政联合县人社局开设“双语家政专班”,将母婴护理、老年照护等课程翻译成苗语教材,近三年帮助数余名苗族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是与阳光大姐达成合作成为关键转折。引入标准化管理体系后,公司开发出12类细分服务,客单价提升140%,高端订单占比从15%跃至42%。学员李梅的经历颇具代表性。经过45天封闭培训,她从务农年收入不足1.5万元的贫困户,转型为持证金牌月嫂,月薪6800元超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
数字赋能+政策托举,小家政撬动大民生
面对全国庞大的家政产业市场,阿菊家政率先试水“互联网+劳务输出”。通过商务部“家政服务招聘季”直播平台,公司与北上广深雇主直接对接,2024年完成线上面试3270人次,跨省就业率提升至61%。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追踪在岗人员动态,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实现服务过程全透明。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据凤凰县人社局数据显示,近三年投入家政产业专项资金超1200万元,建成23个易地搬迁安置区培训站点。2024年,阿菊家政获稳岗补贴7万元,带动35名脱贫户稳定就业。公司更与州职院共建“家政产业学院”,开设老年护理、家庭早教等本科定向班,首批“大学生家政员”尚未毕业已被预订一空。
曾在上海做保姆20年美仙将书法、茶艺技能带回凤凰,创办书画社培训百余名村民;月嫂红梅转型家政培训师,带出一百多名“万元户”学员……这种“输出—成长—反哺”的良性循环,正重塑乡村经济生态。2024年,返乡家政从业者创办民宿、手作坊等小微实体42家,带动周边产值超数百万元。
家政业已从生存型就业转向发展型职业。”杨琳透露,公司正探索“员工制+股权激励”模式,随着家政兴农行动计划实施,从曾经的迷茫无助,到如今的自信从容;从贫困的阴霾笼罩,到收获幸福生活的阳光,凤凰县阿菊家政有限责任公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家政产业提质扩容促就业的强大力量。
编辑:鸢尾蝶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