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讲座深度剖析丨是什么在影响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2024-04-18 阅读数 8959

微信图片_20240418164038.png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雪炎

“智者不入爱河”“儿女情长什么的影响大哥走江湖”“是手机不好玩还是剧不好追?为什么一定要谈恋爱”……如今,说起恋爱,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在网络上留下这些“狠话”。

随着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年轻人的婚育观念和行为也在不断被重塑。比起上一辈,现在的年轻人对待婚育的态度有哪些变化?他们真的不向往爱情和婚姻了吗?

4月8日,在岳阳“婚育服务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暨“婚育文化开讲啦”现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菊华与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分享了她的一些看法。

为什么要结婚?64%的人出于这个目的

“婚恋观,顾名思义包括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婚’,一个是‘恋’。传统社会很多都是有‘婚’无‘恋’,但现代社会更多是没有‘恋’就没有‘婚’。”4月8日,在湖南理工学院大会场,杨菊华首先就从婚恋观的字面意思与大学生们展开交流。

在杨菊华看来,婚恋观是两性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恋爱与婚姻中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首先,就是从盲目结婚到自由恋爱,恋爱的动机从婚姻目的转变为情感目的。”杨菊华说,传统的直到掀开盖头时才知道结婚对象是谁的方式在如今的“00后”中间显然行不通了,恋爱成为了结婚的必要前提。

“但是在快节奏生活和精细化社会分工的当下,很多年轻人没有精力、不敢也不善于谈恋爱。”杨菊华说,“这就产生了第二个变化,从现实交往到‘嗑’虚拟‘CP’。”

杨菊华指出,如今不少年轻人一边渴望甜蜜浪漫的爱情,一边又困于内心敏感、恐惧,不敢去建立和维系一段现实的亲密关系。于是,在网络上 “嗑CP”便成了部分年轻人获得快乐的方式,舍弃现实空间的恋爱,到虚拟空间看别人谈恋爱以达到爱情代“尝”的目的。

“互联网时代的爱情,很多都包含着理性的量化匹配标准,恋爱有一种‘液态化’的趋势。”杨菊华说,当代年轻人婚恋观念变化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由“门当户对”转变为“三观”匹配。

年轻人更加看重“三观”契合的同时,又难以完全摆脱现实条件的束缚。“传统观念和现代思想杂糅,人难免会产生焦虑。”杨菊华说。

微信图片_20240418164041.png

Photo by Everton Vila on Unsplash

“再有就是,婚前性行为观念的变化,从‘守身如玉’到开放性婚前性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杨菊华现场展示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的相关数据,75.14%的男生和55.03%的女生表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

在杨菊华看来,婚前性观念的变化对于社会的婚育状况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传统社会,性是限定在婚姻之内的,但是现代社会,个人的生理需求不需要通过婚姻来保障的话,那么婚姻的价值就可能会打折扣。”

“由此,不难理解婚姻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杨菊华指出,传统的婚姻是“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简言即传宗接代,而现代婚姻更追求个体的发展与幸福。

调查数据显示,在“为什么要结婚”这个问题上,有64%的人选择个人幸福,其次选择经济互扶的有12%,而只有6.36%的人选择生养子女。

“结婚从‘天经地义’的家庭要务变成了个人选择。像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离婚等一些非传统性的婚姻行为慢慢得到尊重和支持。”杨菊华说道,就传统社会而言,婚姻、家庭是一种制度,婚姻支撑起家庭,家庭也维系着传统婚姻制度,互为因果,结婚、成家、怀孕、生育……这是一个链条,是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的。

“但工业革命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了陪伴式爱情,两个人是否性格合适、可以彼此扶持成为能否在一起的标准。”杨菊华继续说道,而今社会进一步去制度化,陪伴甚至都不能成为婚姻的理由,个体幸福与否成了更重要的衡量标准,婚姻观念完成了从“制度性”到“个体化”的转变,“不婚不育保平安”等观念逐渐流行。

“提到陪伴,当今婚恋关系中的陪伴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杨菊华说,从过去的“夫为妻纲”到追求平等陪伴,两性共担家务、育儿等责任的理念为越来越多年轻人所倡导。

“最后,就是婚恋关系的解除方式也有所转变,从讲究‘从一而终’‘相濡以沫’到‘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杨菊华指出,现代年轻人更信仰离婚不是对家庭的破坏,而是对不幸的婚姻的解脱,两个人在一起不幸福,不如痛快分手、好聚好散。“但这也导致不少冲动离婚的‘逃跑’文化盛行,闪婚闪离的现象有所增加。”

婚恋观转变,“全职儿女”兴起

婚恋观的转变会带来哪些后果?杨菊华也给出了答案。

“最首要的就是初婚年龄会快速提高,结婚登记人数和初婚人数会持续降低。”杨菊华指出,1990年到2020年这三十年间,男性和女性的初婚年龄分别由23.59岁和22.15岁转变到29.38岁和27.95岁,晚婚晚育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初婚人数自2013年后持续下降,至2020年下降了近50%。

微信图片_20240418164044.png

Photo by Roman Kraft on Unsplash

“与此同时,生育观念也从‘集体化’走向‘个体化’。”杨菊华说,从生育的目的而言,过去很多女性需要靠生育来维护自己在家庭、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生育成为一种义务,而今生育不再是义务性的社会性要求,而是个体性选择。

“从追求多子多福、早生密育、偏好生儿子转向晚育少生、底线生育和生男生女都一样,抚养方式也从自然放养转向优生优育。”杨菊华说,由此导致生育水平持续走低,家庭规模越来越小。

“家庭的形态渐趋多样化,从‘点状’家庭转向‘网状’家庭。”杨菊华提出,现在单亲、丁克、再婚、同居、空巢、老年留守等非传统型家庭数量大幅提升,就是婚育观念转变产生的直接影响,“家庭成员布散多地,从过去聚族而居转变成一张散落的网,家人面对面的交流减少,身心陪伴、抚育和赡养的功能都会进一步弱化”。

微信图片_20240418164047.png

Photo by Joe Yates on Unsplash

“其中,家庭的养育功能则开始‘内卷’。”杨菊华说,只生一个孩子之后,这一个孩子就变得弥足珍贵,进而带来精细育儿、过度育儿和密集母职等问题,加大生育者的职育平衡压力,“尤其是女性,在平衡家庭和事业上可能面临更多难题,生儿育女的乐趣、幸福感和满足感,也随着孩子对于生育主体、国家和社会的价值降低而不断降低”。

“但是,家庭的养老功能却不断弱化。”杨菊华援引近两年来一个新兴概念“全职儿女”举例,指出现在家庭的代际关系一改过去的“反哺模式”,逐渐转变成“接力模式”。“啃老现象普遍存在,家庭存续期延长,少子老龄化带来的家庭照护人手严重‘赤字’,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对社会化经济供养、生活照护、情感慰藉的需求。”

“家庭观念正在不断淡化,从‘以家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杨菊华指出,过去,“人”为“家”存在,祖先、父母、个人、子女是一条稳固、永不枯竭的河流。“现在,很多人常说的一句话是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种观念之下,家庭的稳定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会降低。”

“从宏观角度来看,婚育观念和家庭观念的转变,会直接导致人口结构的转变,会对人口高质量发展形成挑战。”杨菊华说。2023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近3亿人,到2035年预计可能达4亿人,从长远角度而言会带来较为严重的社会后果。

辩证看待婚恋观变化,倡扬积极婚恋观

“如今我们谈婚恋观,已经不再停留在单纯婚恋、家庭的角度,而是立足于人口发展的长远需要。”杨菊华说,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正确引导年轻人的婚姻观、生育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发展,对于当代年轻人婚恋观念和婚恋行为的变化,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它有积极的因素,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杨菊华说,现在年轻人婚恋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今天对个体价值和幸福感的尊重,也是社会文明程度进步的标志。

今天,婚育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去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促进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人口发展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由此,引导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美好事业,我们要从年轻人不愿婚、不想育的外因和内因入手,以真诚的态度、创新的方式,举全社会之力来解决婚育难题。”杨菊华说,一方面要从民间和官方出发,多管齐下地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根植于传统文化,做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传统文化中可以被继承和传扬的精华文化孕育和滋养当今社会更积极、健康的婚育文化。


编辑:陈雪炎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