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兴农人丨祁阳女子务工队,挣钱顾家两不误

2022-08-18 阅读数 50262    赞 30

 

编者按: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湖湘大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农人,他们逐梦乡村,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面貌,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今日女报/凤网特策划推出“新农人 兴农人”系列报道,关注新农人中那些优秀女性,看她们如何用聪明才智,在广阔的沃土之上谱写精彩人生。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凌晨4点半,村妇联执委曾小翠开始带领伙伴们出发去扯秧苗;清晨5点半,村妇联执委田国英和伙伴们启程去做美食;早上6点多,在社区两委和妇联组织指导下成立的女子务工队,在队长廖玉莲的带领下前往镇里的草莓基地消毒、除草、下地肥……

在永州祁阳的一些乡镇,基层妇联组织在祁阳市妇联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引领妇女组成了30多支女子务工队,妇女同胞们抱团做事,共同增收,共赴幸福生活。

image.png

她们从机械插秧中分一杯羹

农家少有农闲月。8月初,气温渐高,正是永州祁阳市晚稻插秧好时节。8月4日上午10时,在黎家坪镇培子湾村的水田里,10多名村民正顶着烈日,娴熟地插秧。转眼间,一块块空荡荡的水田便换上了崭新的“绿装”。放眼望去,一棵棵秧苗仿佛整齐列队的士兵,充满生机和活力,为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记者走近一看,发现这些埋头插秧的村民清一色全是女性。

原来,她们就是由当地村民组成的女子务工队。

“天太热了,我们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去扯秧,8点多钟去插秧,11点多回家休息,下午4点半再出发做两个半小时。”培子湾村女子务工队队长之一、村妇联执委曾小翠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起来太早了,秧田里有好多蚊子,所以大家会穿长衣长裤下田,这样插秧时也可以防蚂蟥。”

2015年,村里土地大多数流转给了种田大户,村民每年可收获200元/亩流转费,很多留守妇女除了带娃无事可做。作为村妇联执委,曾小翠和前任村支书的妻子罗秀英两人一商量,决定带领大家组队,就近为种田大户做工,“种田本领都是现成的,一起做事,还能赚点小钱来改善生活”。

现在很多种田大户不都是采用机械插秧吗?为什么还会请村里的女子务工队去帮忙呢?

原来,当地很多种田大户都是种双季稻,在早稻和晚稻之间要抢着育苗、插秧,当地称之为“双抢”。黎家坪镇组织委员兼妇联主席谢南南告诉记者,晚稻通常要在8月初之前插完秧,这样方可保证禾苗能够及时抽穗,否则,当气温开始降低,禾苗就无法抽穗。而用机械插的秧的生长周期会多出半个月,这样就可能导致晚稻延后插秧,从而影响晚稻产量。罗秀英告诉记者,当地种田有这样的谚语:“寒露冇出不得出,霜降不黄死不黄。”其意思是,寒露节还没有抽穗,禾苗就不会抽穗了,霜降节禾苗不黄就不会黄了。

因此,当地的种田大户,如果选择种一季稻,可能会选择使用机械作业,如果是双季稻,则会请人工插秧。曾小翠说:“机械插秧较浅,人工插秧较深,可以长得更好。”

如今,曾小翠带领的女子务工队有10多名队员,都是本村村民。这些队员都是经过挑选的,“要做事勤快的,插秧速度差不多的,一人一天最快可插一亩田”。

虽然辛苦,但一人一天能赚170元。“拿着钱去买些自己想吃的水果、肉啊,很开心的。”罗秀英笑着说。

除了在本村插秧,务工队还会去其他村的果园、蚕桑合作社等提供杀虫、除草、摘果子等服务。

image.png

返乡老板组起了女子务工队

“以前村里合作社或种田大户都是喊外面的人来做,我们就想能不能组建自己村的女子务工队,既增加本村村民的收入,又让大家从牌桌上走开。”8月5日,祁阳市七里桥镇观音堂社区主任苏四军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去年组织社区干部和社区妇联主席一起讨论后,决定邀请返乡的女老板廖玉莲来当队长。

52岁的廖玉莲原本在广东的农贸市场做生意,一年可赚三五十万元,前两年回到村里带孙,晚上就带领大家一起跳广场舞,而且在城里买了两个铺面。

曾经一年赚不少钱的廖玉莲会接手这个日赚100多元的辛苦工作吗?

8月5日上午11时许,记者见到了早上6时便带领姐妹们去草莓基地除草的廖玉莲。

“我当然接啊,儿子在当社区干部,我应该支持他的工作;村里姐妹们,有些人围着牌桌不下来,我也想带领大家干点事、赚点钱。”廖玉莲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五六十岁的妇女去工厂打工基本没有人要,自己去做零工也很困难,一般老板要请人都愿意找团队,因为更方便。”

廖玉莲每次接了业务,都会和队员们一起做事,拿一样的工钱。54岁的脱贫户彭美凤以前喜欢打牌,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加入廖玉莲的女子务工队后,一个月能赚3000多元。“有事做,有钱赚,哪个不干?哪个愿意顶着个贫困户的帽子啊。”彭美凤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她喜欢现在这种充实的生活。

image.png

同时,社区干部和妇联工作人员积极为女子务工队做好服务工作。“社区干部轮班去陪同她们做事,有什么事可以帮忙及时处理,比如像现在高温天气,就会带些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去现场。”苏四军介绍,“有了女子务工队,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有效制止了稻田抛荒,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现在,祁阳城里一些单位都会邀请廖玉莲的女子务工队去做保洁等工作。

跟着丈夫回乡创业的七里桥镇观音堂社区宜家生态农业负责人王家宜,利用离城区比较近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做到冬春有草莓,夏有哈密瓜、圣女果,秋有无花果,让城里来的游客一年四季都能采摘到新鲜的水果。她也在社区和妇联的号召下组建了一支固定的女子务工队,“我们基地有事就在基地做,基地没事就去外面做”。


婚宴队方圆百里出了名

七里桥镇邓家岭村的妇联执委田国英在当地是个名人,很多人家里办宴席都会想到她。她不仅开通了个人抖音号自拍做宴席视频,还有一些粉丝拍她做宴席的视频发到抖音,为她做宣传。

“我48岁才出来做这一行。”田国英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当时跟师父学了四年后,决定自己搭班子做美食女子务工队。在她看来,“女人嘛,总要找点事做”。

队伍中有人洗菜、切菜、配菜、端菜,个个做事都勤快,而田国英则负责做主厨。通常40桌以内,无论是寿宴、婚宴、开业宴、新屋落成宴等,田国英一个人做主厨就能搞定。

image.png

田国英经常发抖音记录自己和伙伴们在乡村做美食的经历。


祁阳人最常见的宴席是“吃十碗”,大致有大杂烩、头牲(鸡)、猪脚、墨鱼豆腐丝、膀肉、猪肚、米花丸子、小炒、鱼、小菜等,其具体内容和上菜顺序会因地方不同或红白喜事之别而有所调整。“比如,祁阳城里出鱼是第三道菜,有些村里出鱼是第六;‘打三朝’办酒席的第一道菜应该是头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菜品原材料也有所更新,比如做鱼,以前是雄鱼等淡水鱼,现在根据主人家的需求会变成多宝鱼等海水鱼。“所有细节都需要提前跟主人家沟通,了解当地的习俗,免得出差错。”田国英告诉记者,通常接单后,她会提前一天去主人家沟通,了解主人家的需求,定好桌数、菜品、上菜顺序、餐数等,并给出食材购买建议。

如果主人家比较远,田国英和伙伴们会早上5点钟起床,5点半就出发。如今,以田国英家为中心,方圆50公里内都有她和伙伴们做菜的足迹。


来源:今日女报

编辑:唐天喜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