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面对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她用亲身经历说...

2019-04-18 阅读数 346164

编者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本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在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养老”更是每个国人都绕不开的话题。据调查,2017年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如何让老年人生活健康快乐,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要考虑的问题,更是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为此,今日女报/凤网联合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市第六人民医院)推出《老来福》——“新养老”故事大型专栏,通过讲述一线医务护理人员、康养老人及其家属、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的故事,来探寻让老年人“点赞”的养老时光。

本期,我们一同走近的是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市六医院)医养中心主任印春。

老来福 新养老故事 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 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

文/吴雯倩

在老人眼中,她是帮助重症老人解除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可心医生;在同事眼中,她是迅速判断、避免风险发生的学科带头人;在她自己眼中,她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让每一位重症老人有尊严。

她是印春,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市六医院)医养中心主任。

迅速判断,排除重症老人的潜在风险

这是一位举止麻利的中年女性,她的身影在康复大楼10楼的不同房间穿梭,步伐稳健、面色平常。让病患看着特别安心。每到一个老人跟前,印春都用手感受老人的体温,揭起被子看他们的穿着、卧姿以及清洁状况,有时拿过听诊器进行听诊、问诊,不时与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交流。

她是印春,稳重的外表下有一颗体察入微的心。而正是这份细致,及时发现了在住重症老人的不少潜在风险,开出一条通道。

医养中心十楼住着有位彭娭毑,虽然有点认知障碍,人也不便于活动,但是娭毑为人很活泼,平时白天里总爱哼哼唱唱,医务人员们总是亲切称呼她“院长”。

2017年的一天早上,印春查房到了医养中心患者王娭毑的床前。王娭毑是一名中风后失能失智患者,不能言语,但是每天早上能按时醒来。然而当天早上,王娭毑则很安静地一直睡着。娭毑的家属笑说:“娭毑今早上贪睡,起得晚,还没起呢”。

印春想到彭娭毑在入住前曾有几次尿路、肺部感染的病史,尽管娭毑看起来睡得很安静,但还是认真检查娭毑的各项体征。

在检查时,印春发现彭娭毑瞳孔不大,心下觉得不妥,马上请来负责护理彭娭毑的护理员,仔细询问了娭毑这几天的健康和情绪情况。印春迅速判断“有脑梗风险”。

印春当即安排彭娭毑扫描脑部CT,果不其然,发现彭娭毑脑部大面积枕叶梗死,于是马上确定治疗方案。正是印春及时发现,彭娭毑转危为安,家属对印春百般感谢。

“当医生就是要担起四个字:治病救人。尤其是年纪大的老年人,并发症特别多,就是要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免除风险减少病痛。”印春平静地说。

平常心,让癌晚老人感受家的温暖

“分享一下你的工作内容。”刚一接上头,笔者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印春想了想说,“要讲也简单,就是救治、照护重症的老年病患。”

真的如她所说就是这样吗?当然一点也不简单。相反,医养中心的收治对象都很特殊:高龄、超高龄患者多,病情复杂伴有多种并发症,危重病人、癌症晚期的病人多,护理要求特别高且紧急情况多......这些都非常考验医养中心和印春的救治能力。

“虽然有些老人听力也不太好,还有不轻的认知障碍,但是他们比其他病患更需要交流。尤其是老人长期躺在病床上,生活单调、情绪难免烦躁,所以我们应对这些老年患者格外关心和体谅。”印春介绍,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且多病共存情况普遍,医治中必须谨慎处置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相互影响、彼此牵扯甚至“短板”互现的矛盾。

和印春谈话的间隙很短,期间印春的手机就响了好几次。“疑难问题要讨论,印主任说任何时间都可以拨打她手机。”印春同科的护士长黄湘洋说。

“据了解,医养中心服务的内容里有一个特别项目——临终关怀。对死亡你怎么看?”交谈的最后,笔者这样问。

“平常心。”印春认为,患者的信任成就了医生,医护人员要做的是对患者用心,让老人们减少痛苦,“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句朴实的话注解了一位医生执著的付出,烘托了一个真诚、洒脱的心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