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认戒毒学员做“女儿” 的知心妈妈

2017-06-12 阅读数 341723

“她是一个意志很坚定的女人,曾经战斗在非典一线,参与抢救400余名非典患者。2004年转业到衡阳市戒毒所后,开始从事挽救艾滋病人、戒毒学员工作,对工作无怨无悔,对病人、对学员关心入微,实现了她永不放弃的誓言。衡阳市公安监所开展的“以文化人立德教育”监所教育工作新模式,她既是创新者,又是实践者,她用古人的智慧来解决现实最难解决的问题,使她管理教育的戒毒学员戒毒率达到83%,这是许多发达国家戒毒场所都无法达到的成绩。她就是衡阳市公安局戒毒所民警李晖。

李晖,女,1968年出生,湘潭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南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曾服务于衡阳市169医院负责艾滋病预防等工作,2004年正营级干部转业,2009年李晖主动放弃进入机关单位工作的机会,来到衡阳市戒毒所。伊始,从事医务室基础预防、身体检查、控制传染病传播等工作。期间,因其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2007年,戒毒所一致推荐李晖担任监管女吸毒学员的班主任。先后被评为衡阳市“十佳巾帼建功标兵”、全省防治艾滋病先进个人、全省监管工作先进个人并荣立个人二等功,2014年被评为“全国爱民模范“和“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并于同年10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5年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

与艾滋病人“亲密接触”——融化冰冷的心 

长期吸毒人员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如果再患上艾滋病,不但没有人管,而且人人怕而远之,没有了社会支持,面对一步一步走近的死神,艾滋病患者无能为力。2004年12月,李晖刚到戒毒所不久,戒毒所接到通知,下午将有一名艾滋病人从一所医院转过来,让李晖等管教人员做好准备。那天中午,李晖心里除了紧张,没有别的感觉。病人是一个小伙子,一直莫名其妙地发烧,等查出艾滋病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他被担架抬下车的时候,听力和语言功能都出现了障碍,浑身多处褥疮,气若游丝。就在看到那张年轻得有些稚嫩,却苍白得让人心痛的面庞的瞬间,李晖的恐惧也在顷刻间消失殆尽,抢救这个小伙子,她就像母亲照顾儿子一样,为他翻身、拍背、清洗疮面。那是李晖第一次接触艾滋病人。 

李晖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不戴手套。她这样做是想告诉艾滋病人:她没有歧视他们。李晖说,对艾滋病人,尊重比治疗更重要。

一次,李晖管理的监室来了一个处于艾滋病发病期的在押人员小杜,病人身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脓包,一些脓包还流着脓血,同一监室的在押人员看了都觉得恶心。李晖却每天到监室为小杜挤脓水、上药、打针,不嫌弃,不放弃,本来自暴自弃的小刘有了与死神抗争的勇气,同监区的戒毒学员也都成了李晖的医疗小助手。 

2009年5月,戒毒所医务室里进来一名艾滋病戒毒人员阿明。刚进监区,阿明不但不配合李晖治疗,还不洗澡,不换洗衣服,故意与人打架,甚至提各种无理要求。李晖把阿明带到医疗室,面对面,手拉手,象对待自己弟弟一样安慰鼓励,劝说阿明要坚强,要接受治疗。第二天,李晖又请来阿明的家属,一起到戒毒所做阿明的思想工作。慢慢地,阿明转变了,不但配合治疗,还主动承担监室里的卫生。走出戒毒所的那天,阿明握着李晖的手,泪流满面说:“李姐,自从我得了这个病,再没有人把我当人看,只有你还会这样对我。我这辈子可能都无法报答你这个恩情了,只有来生再报!”

认戒毒学员做“女儿”——当她们知心“妈妈”

李晖说:“一些戒毒学员,家属抛弃了她们,我很心疼,把她们当女儿”,“学员出所,好像女儿出嫁,我要把她们打扮的漂漂亮亮”。

每位进入戒毒所的女学员都有着自己一段不为人知的生活经历,她们多数是社会底层人员,因为吸毒遭遇社会歧视,她们也是受害者。李晖负责管理教育100多位戒毒学员,为了更好的给她们做戒毒康复治疗,李晖要在第一时间记住每位学员的特点、基本情况,以深入她们囚禁的心灵。通过入所问话,值班点名、日常倾心交流沟通、脱瘾治疗等环节了解每个学员的心情情绪、生活、家庭情况;她妥善安排好每位学员的住宿、日常生活,以缓解她们不安的情绪;她及时与每位学员的家属联系沟通,以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 

李晖像父母对待子女、老师对待学生、医生对待病人一样,恪守人性执法,诱导戒毒人员从心灵上转化。为进一步丰富戒毒人员的文化生活,李晖自己掏钱跑遍了衡阳市数十家图书店,买来大量涉及法律、致富技能、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等书籍;为促进戒毒人员的康复治疗,李晖组织戒毒人员仰卧起坐、编排舞蹈、做瑜珈等训练,使戒毒人员的身体机能慢慢得到康复。李晖每天带领学员读《弟子规》和《三字经》,学唱传统文化歌曲,不懂的,她耐心解释,并编写戒毒人员的心灵告白——《悔言醒语》,让她们实现“要我戒”到“我要戒”的转变。对李晖来说,戒毒所就是她“家”,白天她进监区和戒毒学员一起整理整理物品,拉拉家常,晚上她到监室,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为戒毒人员掖被子。2013年5月一天晚上,李晖发现戒毒学员小李的被子被水打湿了,立即回家把自己一床崭新的被子送到她面前。

戒毒学员小刘从小在一个冷漠的家庭长大,母亲没有文化,只会大声谩骂、大打出手,使她性格叛逆,初一便辍学进入社会,13岁在男友的影响下染上毒品,16岁生下女儿。来所时,小刘的情绪很大,时不时有自杀的念头,她的眼前是一片黑暗,看不见阳光。刚到戒毒所,妈妈来看她,她把妈妈送来的衣服全扔进了厕所。“李晖妈妈知道后,和我谈心,多次和我妈妈交流,慢慢感化了我,是李妈妈让我知道感恩,让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那时头发脱落得很厉害,我想我会变成秃子,每天大哭大闹,李晖妈妈耐心开导我,自己拿钱到药店给我买药,每天来给我涂药,有时半夜也守着我。”小刘撩起头发说,“现在,我的头发全长起来了,几乎看不出以前脱落的样子了。我快要出去了,可我还想呆在这里跟着李妈妈多学习一段时间。”

戒毒学员李某,从小和外婆长大,不知道自己的父母长什么样。13岁时,外婆去世,她成了无依无靠的孩子。当她来到戒毒所时,没有亲属签字,李晖说:我来签字。戒毒康复后,同样的问题摆在李某面前,李晖二话没说,不但代替亲属签字,而且让她住到自己家。李某满心愧疚,不愿再麻烦“李妈妈”,想找一份工作。李晖通过协调,给她在一个公司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现在她已经找到心仪的男孩,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戒毒学员蒋某林,家住衡阳市珠晖区,戒毒出所后,经李晖介绍在她家附近的超市打工。2012年5月份,蒋的丈夫经查患有鼻咽癌,父母年岁已高,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她的肩上,蒋不堪重负,多次服药自杀未果,蒋的父母发现这一情况,设法劝她仍没回心转意。此时蒋的父母商量,唯一的办法就是求助于他们最信任的警官——李晖。当李晖得知这一情况后,心急如焚,马上赶到蒋某林家中,只见蒋已在床上不吃不喝躺了三天,李晖当即决定在蒋的家中住下,陪她江边散步,耐心开导,白天上班,晚上去蒋家,帮她解决生活困难,建立生活信心。李晖还与社区民警一道,争取社会力量对她的资助,帮助她走出困境。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笑容,蒋的父母逢人便说,是李警官救了她女儿,救了他们全家。

“不管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履行最暖心的承诺

“不管什么事都可以跟我说,我帮你们做。”这是李晖对戒毒学员的承诺。

戒毒学员的父母生病,李晖会带上水果、慰问金去看望和慰问;有的学员在康复治疗期间担心孩子没人照看,李晖也会第一时间到学员家里了解情况,让学员们安心;有的学员在入所初期由于吸毒程度深,身心严重受损,脱瘾期间,7天7夜不眠不吃,骨头酸痛难忍,李晖给她们做全身按摩,来缓解她们的疼痛。为了帮助她们顺利度过生理脱瘾难关,送牛奶、熬稀饭,烧开水冲泡葡萄糖水的工作都落在这个“妈妈警察”身上。去学员家里看望家人、为女学员们寻找结婚对象、解救面临破灭的家庭等等,李晖都将这些看做是自己的事情,看做生活中的一部分,李晖说,只有这样通过实际行动才能让学员们因感动而感化,才能最终化解她们内心的心结。

戒毒学员蒋某,独生子,有多年的吸毒史,母亲因重病住院,父亲是位盲人。在母亲病重期间,蒋某赶到医院挥动菜刀威逼母亲要钱购买毒品,母亲在失望与悔恨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父亲强烈要求公安局将蒋某强制戒毒。在戒毒所,蒋某绝食37天抗拒戒毒。李晖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一边教育蒋某安心戒毒,一边安慰他、鼓励他、开导他;当了解到蒋某的父亲没人照顾,李晖独自一人找到蒋某父亲,带去了米和油,给了500元钱;蒋某的父亲会一点按摩的手艺,李晖决定帮他开个按摩诊所。在李晖倾尽全力的帮助和支持下,盲人诊所正式开张了,蒋某父亲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当蒋某得知这一消息,已是半年后的事情了,他非常感动,非常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戒毒学员罗某刚到戒毒所时,很不安心,李晖多方打听,找到她家,她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行动不便。后来得知她还有一个女儿小唐,在一所学校当老师。小唐从小父亲去世,罗某将幼小的女儿托给年迈的母亲带后,再没看望过。小唐为此对罗某成见很深,加上罗某现在吸毒,小唐更是不愿相认。李晖将心比心给小唐做工作,她的真诚打动了小唐,终于接受了罗某。罗某康复出所后,李晖给她找了份工作。一年后,李晖接到罗某的电话,希望李晖能以娘家人的身份去参加女儿小唐的婚礼。李晖高兴地答应了。婚礼上,新郎新娘感激涕零。 

戒毒学员全某的父亲病重,她和李晖说,想回去看望。李晖找到所里领导,领导同意了她的请求。在两位民警的陪同下,李晖带着全某去医院探望生病的父亲。第二天全某的父亲去世,全某抱住李晖痛哭,感谢李晖让她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她说,她只能用坚定的决心戒除毒瘾来感恩李晖。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李晖想戒毒学员所想,急她们所急,她付出的努力常人难以想象。李晖说:“在工作中,最有挫败感的就是看见熟悉的面孔重新进来,那时是感觉最失败的。她们不听话的时候最揪心了,我来这里工作几年,我的头发都白了很多。但是我不能放弃她们,抛弃她们,她们其中很多人本来就是因为被家人抛弃才误入歧途的。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我的工作和努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那一切的付出就是值得的,这个工作就是有价值的。”而今她实现了当初的誓言,用自己的温情唤醒吸毒学员迷途知返的心灵,挽救迷路的孩子,拯救破裂的家庭。光阴飞逝,岁月如梭,她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智慧、心血和汗水坚守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

(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