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四方面为脱贫攻坚提供保障支撑

2016-12-22 阅读数 125686

中国保监会日前印发《关于加快贫困地区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保险业保障服务能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提升保险业精准扶贫能力。

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保险机构在分散风险、扩大就业、完善社会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贫困地区保险市场不发达,保障人民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待加强,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需要仍有一定差距。《意见》遵循“服务国家大局、坚持精准扶贫、注重措施实效”的基本思路,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各项支持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特困地区、老少边穷地区给予重点支持,采取务实有力的举措,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有效的保障支撑。

《意见》共十一条,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增加贫困地区保险机构配置,以提高贫困地区保险供给。《意见》指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支持中西部省份设立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填补保险法人机构空白。支持贫困地区设立专业性保险公司,特别是聚焦农业保险、大病保险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多元化保险需求。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相互保险试点,设立农村保险互助社,发挥其成本低廉、机制灵活的优势,为贫困人口提供便捷实惠的普惠保险服务。对贫困地区企业,或对扶贫工作曾有突出贡献的企业,投资设立保险公司的,给予重点支持、优先审核,从另一层面带动更多企业落户贫困地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促进贫困地区公司良性发展,有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意见》指出,一是支持双总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常住人口较少、经济发展落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且市场份额较小,允许其开业时可在两个省份设立分支机构并开展业务,通过发达地区的对接帮扶,有效解决“起步难”问题。二是支持拓展业务范围,贫困地区保险公司开展与扶贫密切相关的保险业务,并得到政府政策支持的,可适当增加农业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扩展类业务,增强保险机构对接精准扶贫的服务能力。三是推进分支机构和网点铺设,对于涉及贫困地区的分支机构申请,予以优先支持,加快审批节奏,以提高保险服务的可及性。

三是优化贫困地区保险生态环境,解决人口就业、提高生活水平。《意见》指出,一是鼓励保险公司呼叫中心、后援中心、信息平台等劳动密集型专属机构,以及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落户贫困地区,有效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二是鼓励保险公司在贫困地区设立与保险产业链相配套的非保险子公司,提供医养护理、客服后援、汽车维修等多门类培训,提升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鼓励保险公司参与贫困地区社会治理体系,服务民生保障。《意见》指出,对于承接社保商办、大病保险、公立医院改制等政策性业务,具有社会治理功能,政府给予政策支持的保险公司设立申请,予以优先支持。贫困地区财政普遍薄弱,通过保险市场化机制,可以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减轻财政负担,有效提升社会管理效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保险专业优势,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切实为贫困人口改善民生保障。通过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等途径,保险公司可通过相关数据采集、分析和测算,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制定大病保障方案,提高大病保险服务水平和保障程度,有效缓解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实际上,为深入推进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保监会此前就已成立了由主席项俊波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出台《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创设多项支持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具体来看,农业保险方面,十八大以来累计提供风险保障7.46万亿元,共支付赔款1546.88亿元。大病保险方面,已覆盖城乡居民9.66亿人,累计超过800万人直接受益,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普遍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保险资金运用方面,已累计投资规模达55.49亿元的项目,推动成立中国保险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一期资金10亿元。河北阜平县“金融扶贫、保险先行”、宁夏盐池“脱贫保”、四川凉山“惠农保”等制度创新得到各界的高度肯定。

  保险新闻 保险脱贫 保险要闻 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赵广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