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凤:献身航空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蓝天追梦不忘初心

2016-04-27 阅读数 333321

三八红旗手 赵海凤

赵海凤,1980年生,高级工程师。200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同年7月就职于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先后参加了8项军品和民口配套型号的研制,获部级及航空集团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所级科技进步奖4项,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个人二、三等功各1次,并连续被评为2010年度、2011年度动研所先进工作者,2011年度湖南省国防系统“芙蓉百岗明星”,2012年度株洲市“青年岗位能手”,2014年度中航工业动研所“劳动模范”。

毕业参加工作进入到中航工业动研所以来,她一心扑在航空发动机事业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拼搏、锐意创新,展现了国防科研战线青年知识女性的靓丽风采,其主要事迹如下:

在我国目前综合性能最先进的某发动机研制中,担任主任设计师,作为发动机总体设计的技术精兵,在方案论证、总体结构设计、整机装配、试验等科研工作中,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排除了多个技术难题,在型号攻坚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某发动机总体设计中,赵海凤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实现了与直升机的一体化装配设计,提早发现了直升机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某重大问题;通过三维模型的虚拟维修,在设计之初就检验发动机维护的可达性、舒适性。此外,她先后排除了多台发动机振动问题,特别是样机试验中敏锐地发现低频振动异常,提出中止试验,后分解发现轴承有严重磨损,可以说是她挽救了唯一样机,避免了上千万元的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

在我所承担的某高性能粒子分离器的预先研究中,赵海凤通过优化多型腔曲面,采取多样条曲线参数化调整拟合等方法,攻克了某三维造型难题,协助制造单位完成两大复杂机匣模具的三维设计。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某型分离器试验件设计获得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技术已在某发动机上得到成功应用。

在国家某重点项目某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研制中,由于转子振动过大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该项目进展。她充分利用在小发高速转子设计方面积累的经验,独立思维,创新设计,顺利通过某高速试验验证,随后通过整机验证,解决了其振动问题。为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燃发电机组研制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多年以来,赵海凤始终在动究所科研一线默默奉献,在多个型号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已迅速成为动究所的攻坚力量。赵海凤始终用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这样的敬业精神体现了她对航空事业尽心尽责、勇挑重担、敢于承担的责任感,这样的敬业精神也成就了她在航空报国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2014年,动研所评出了两位含金量极高的劳动模范,她作为80后,成为其中之一。

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任务重,研制历程充满曲折。只有认准目标、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她看着自己设计的图纸慢慢变成实物,最后装上飞机傲啸蓝天,服务于国家和人民需要,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就是她忘我工作、敬业奉献的动力源泉,也是引领她在蓝天追梦的道路上更加阔步前进的动力源泉。

  三八红旗手 赵海凤 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