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 儿媳被大爱感动将孝心传承

2014-04-11 阅读数 117201

2014·湖南·寻找“最美家庭”温馨故事选登

寻找最美家庭 黄桂英

    45年,她坚持给瘫痪在床的丈夫翻身,每天数次,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45年,她坚持将饭菜送至丈夫的嘴边,总是丈夫吃完,她才吃;45年,她不抛弃不放弃,虽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到达了善良的峰顶。45年的光阴,让她从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妇变成了一个满头白发的古稀老妪;45年,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对家庭强烈持久的责任,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她就是排头乡辰山村井湾组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黄桂英,也是县妇联“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的采访对象之一。

    顶梁柱倒下丈夫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卧床不起

    沿着一条泥泞的田间小道,记者和县妇联一行在该村老会计尹运庚的带领下,到达了黄桂英的家。没有电脑、没有洗衣机、没有电冰箱,只有空荡荡的房子,老式的家具,在床上一“躺”就是45年的丈夫。现年69岁的黄桂英刚好给丈夫接完屎尿,这个满头白发一脸沧桑的妇人,与床上面色红润的丈夫形成鲜明的对比。

    1963年经人介绍,年仅17岁的黄桂英,与排头乡辰山村井湾组的颜家福认识,婚后不久,就有了爱情的结晶,大女儿1964年出生,儿子1966年出生,小女儿1969年出生,一家五口在大集体时代,过着平淡而幸福安静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1969年3月,丈夫颜家福被查出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到花石医院治疗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奏效,直至家里已无钱支付医药费时,只好回家吃草药治疗。结果草药不但无效,还导致颜家福肌肉萎缩、不能直立,继而卧床不起。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家里的顶梁柱倒塌之时,小女儿也因病夭折。面对着不到6岁的大女儿,3岁多的儿子和一个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24岁的黄桂英失声痛苦,全家的重担落在了这个年轻女子柔弱的肩膀上,一天天艰难苦熬,一熬就是45年,这个身材瘦小的女子,给当地的媳妇做了一个最好的榜样。

    面对着颜家福家庭的变故,黄桂英的父母后悔将女儿嫁入颜家。黄桂英却认定这是自己的命,虽然因为这个变故的家庭整夜睡不着觉,但是黄桂英还是坚持下来了,“我也想过离开,但是我的崽女怎么办呢,又有谁来照顾他呢”。为了让颜家福没有“担心老婆会离家出走”的后顾之忧,黄桂英在24岁那年毅然做了结扎手术,以示自己不会改嫁。

    生活艰辛她却开启丈夫45个春天

    “我老弟嫂很少走亲戚家,她一离开,家里就没人照顾颜家福了”,颜家福的姐姐告诉记者,“直到侄媳妇嫁进门,黄桂英才去女儿家住上一天。”

    黄桂英每天起早贪黑地操持着这个家,天还没亮就先为丈夫忙活了,洗脸,更换衣服,搞早饭给丈夫吃,等丈夫吃完饭,再倒一杯水送到床边,自己就去集体公社“出早工”了。

    出完早工回来,先是照顾丈夫拉屎拉尿,再去割牛草喂牛、养猪,种田。一天下来,黄桂英拖着疲惫的身子还要给丈夫擦洗身子,喂饭。由于黄桂英瘦弱,力量不够,刚开始翻身很艰难,往往翻个身都要费半天工夫。尤其是丈夫拉屎,黄桂英是想了很多办法,也尝试了很多方法,后来就是搬个桌子放到床边,用几个枕头塞高丈夫的上半身,然后把双脚放到床上,让屁股部分悬空。即使是这样接屎接尿,颜家福的房间也没有任何异味,可见黄桂英既勤劳又爱卫生。

 

   

寻找最美家庭 黄桂英

    “每天都要给丈夫翻身、擦洗身子、更换衣服,以前年轻还可以,现在上了年纪了就有点吃不消了”,黄桂英无奈地说道。由于长期卧床不起,颜家福的情绪也会时好时坏,经常还埋怨老伴,谩骂儿媳。此时总是黄桂英去做媳妇的工作,让其理解病人的“无理”,还专门买了《莫生气》和《孝心歌》挂放在老伴的床头,以示提醒。这样的爱,令人动容。

    “最苦就是刚刚分田到户,我家没有男劳动力,种田的活全部都要我一个人操持,还经常无米下锅”,说起那段心酸的日子,黄桂英不觉泪流满面,“有一次下地回家,女儿和儿子告诉我饭已经馊了,根本不能吃,望着两个可怜的小孩,那一刻我是把眼泪往肚里吞。”据黄桂英回忆,两个小孩都会读书,但是都只小学毕业就没有再读了,怕给家里增加负担。

    孝心传递她将苦日子熬出了头

    “现在我也感到轻松了些,儿子、儿媳很孝顺,孙子也成年了,这么多年,感谢党的政策,低保也让我们有了些生活保障,还有乡亲邻居的帮忙照料,再苦再难我也会坚持下去”,黄桂英眼里充满了乐观和坚毅。

    1991年,锦石乡剑峰村的刘赛萍经人介绍嫁入颜家。其实,刘赛萍的父母是反对女儿嫁到颜家的,就因为有个瘫痪在床的公公要照顾,怕女儿受苦受难。然而刘赛萍看到了丈夫颜柏林的老实勤劳,看到了婆婆的大爱善良。“做一次不难,可贵的是几十年如一日,我真的敬佩我的婆婆。”媳妇刘赛萍也被婆婆的大爱所感动。自从嫁入颜家,刘赛萍就支持丈夫外出做泥工挣钱养家,自己则喂猪、种田、作菜、搞柴,把婆婆的家务活全部揽下。“其实这对于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刘赛萍来说也是很不简单的”,住在几里之外的邻居王玉香也是不停地夸赞着,“她又不打牌,不讲究穿好的,尤其是热情好客,我们这些邻居都喜欢来串门。”

    凭借着一家人的努力,眼看着原来的三间草屋破烂不堪,儿子、儿媳于2002年着手兴建现在所住的楼房,这家借两千,那家借一千,凑了几千块钱买来红砖,赊了水泥,拥有泥工手艺的儿子砌砖,儿媳打下手,慢慢地终于把房子给砌好了。“虽然房子还没有做粉刷,但是我公爹就不用担心下雨刮风了”,媳妇刘赛萍舒坦地说。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面对久病之人,还有每天重复琐碎的护理,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没有持久的耐心、没有平和的心态、没有坚韧的品质、没有博大深厚的爱根本没有办法坚持下来。而黄桂英却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了。在黄桂英的精心照顾下,77岁的颜家福除了双手肌肉萎缩,没有其他毛病,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谈起对婆婆的感受,颜家福说:“我真的很惭愧,让我的老婆吃了太多的苦……”

    “45年如一日照顾老公,在我们辰山是值得大家敬佩的。全家冒得一个打牌的,一家和睦相处,婆媳关系处理得很好,再加上勤勤恳恳,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村上老会计尹运庚感慨地说。

    她的坚韧和顽强,她的不屈和担当,她对瘫痪丈夫的一片深情,她对家庭的那份责任,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一边照顾着瘫痪的丈夫,一边勤俭持家,忠厚朴实,带着家人一步一步将苦日子熬出了头。

  寻找最美家庭 黄桂英 凤网综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