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研习院丨直播写作业 真的能让孩子不磨叽?

2025-10-16 阅读数 33348


#直播写作业#

怎样才能让娃写作业不磨叽?现在妈妈圈流行一个“邪修法”——直播写作业。一个手机支架、一部手机,连接着镜头另一边成千上万个“云监工”。面对镜头,孩子和妈妈都有了偶像包袱,娃变得坐姿端正、下笔如飞,妈妈也克制情绪,减少发火。当辅导作业的鸡飞狗跳遇上直播间的点赞鲜花,一场原本可能爆发的亲子战争,俨然变成了母子联手的“综艺现场”。而这一做法,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所谓“邪修”,在网络语言里是指剑走偏锋、用魔法打败魔法的办法。“邪修”的风刮到了孩子身上,“直播写作业”“网络云监工”真的能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吗?

本期分享嘉宾

王建平: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直播写作业被热议,我觉得背后折射出的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困境与探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类行为确实会因外界关注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霍桑效应”。直播写作业像把写作业“游戏化”了,比直接催促学习更新奇有趣,实际上确实能起到调动孩子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而且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只要面对直播镜头,都难免会收敛起不好的那一面,积极展示良好的一面。面对镜头,他们还有一点表演欲,进入“被观看”状态后,认真做作业就成了可以展示的“才艺”。

但问题在于,当镜头关闭,外界的关注消失,孩子的自律能力能否同步提升?最直接的问题是新鲜感“保质期”太短,有妈妈坦言“新鲜劲过去就没用了。”所以说,孩子的核心驱动力,是不可能因为被“围观”而驱动起来的。更关键的是“依赖性陷阱”——若孩子只在镜头前才认真,离开“云监工”就打回原形,那培养的不是自主学习习惯,而是“表演型认真”。此外,未成年人直播也暗藏风险,即便只露小手,长期暴露在网络环境中,也可能让孩子过早在意他人评价,甚至产生“为他人眼光而学”的功利心态,反而忽略了学习本身的意义。

所以,真正的关键,还是要让孩子从“为了镜头认真”变成“为自己认真”:从内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而不是依赖外界的监督和评价。更值得引发深思的是,家长追捧“邪修”作业法,背后还隐藏着对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焦虑,这种焦虑又与“剧场效应”下的教育环境息息相关——怕孩子落后,怕亲子冲突,所以急着找“捷径”,但教育是没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捷径可找的,更需要的是家长持之以恒的引导和影响。当家长不再把作业当成“任务”,而是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把“纠错”变成“鼓励进步”,即便没有镜头,相信孩子也会慢慢找到学习的节奏。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