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丨不妨把投币祈福引入慈善路径

2018-10-24 阅读数 315892

文/李英锋

近日,网传一段视频显示,甘肃省博物馆“天马西来”后台展池中散落着一元、五角等面值不等的纸钞和硬币。展品上堆满纸币的现象并不是首次出现,此前就有媒体披露,游客在展出的佛像周围投掷钱币祈福,博物馆被当成了“祈福之地”。就此行为,有关专家表示“民众科学素养亟待提升”。(10月23日《科技日报》)

此前,有老人在上海浦东机场坐飞机时,往飞机发动机里扔钱,导致航班延误,并引发了争议。其实,一些人扔钱已成习惯,从北京故宫的荷花池,扔到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漱玉泉,从浙江杭州的雷峰塔遗址,扔到各地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化石边上。不少名胜古迹、博物馆都经历着被“砸钱”的烦恼。

投币祈福和刻写“到此一游”一样,也是国人的一大游玩喜好。实际上,国人投币祈福的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了投币的记载——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里记载:当时的并州有一个妬女泉,澄澈千尺,“祭者投钱,皎然皆见”。另外,投币祈福也并非国人的专利。比如,2016年抛入意大利罗马的特雷维喷泉许愿池的硬币总值140万欧元(约合1027万元人民币),泰国、印度等国都有类似的习俗。

以前,投币祈福一直不算个事,直到近年来人们的旅游文明意识逐渐增强,才把投币祈福视为一种陋习,一种不文明现象。

有投币祈福习惯的人太多,这些人一时难以转变观念,且投币祈福的行为会产生示范效应,其他人在从众心理影响下也会模仿,因而,纠正陋习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人群,需要面对的是比较“执著虔诚”的信念,要想在短时间内扭转人们投币祈福的习惯,并非易事。

不论是旅游监管部门、文物管理单位,还是景区以及其它相关单位,对有投币祈福行为或倾向的游客都应该以教育引导为主,不宜强制约束,不宜操之过急。

景区应该在游客容易集中投币祈福的区域安装防护设施,设置告诫牌,进行广播语音提示,安排工作人员对游客进行教育劝阻;景区有必要对游客扔掷的钱币进行及时清理,破除暧昧态度,展示不欢迎或拒绝游客投币的鲜明立场,避免造成破窗效应。

此外,景区或有关管理部门不妨换个思路,因势利导,赋予游客投币行为“个人祈福”和“公益捐赠”的双重功能,给游客投币祈福提供一个合理的通道,将游客投币祈福引入慈善路径。比如,在景区或文物附近专门开辟投币区域,供游客参与、祈福、求平安、表善念,还可借鉴互联网+模式,设置网络投币祈福平台,让游客通过手机扫码即可“投币祈福”,完成许愿、传递爱心。同时,景区、文物管理部门等单位定期把游客投掷的钱币进行汇集清点,纳入公益账册,用于对文物、古迹、景点的维护。

这样的祈福通道高效便捷,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赋予了投币祈福积极的意义,可以为保护文物、景观、环境贡献正能量,可以呵护文明,更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可行性,值得一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