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很难分?长沙人老早就在干了

2019-07-04 阅读数 345366

凤网公益 垃圾分类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长沙枫树山社区

郭奕艳(右)参加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供图:受访者

自7月2日开始,上海市实施“最严垃圾分类”后,“垃圾分类”就成了这两天的热词。 

其实,垃圾分类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并在越来越多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7月3日晚,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社区人头攒动,大家聚集在慈济资源回收环保站,将纸箱、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分门别类,堆放得整整齐齐。人群当中,有一名女子的身影特别引人注目——她就是来自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以下简称“慈济”)的长沙志工郭奕艳。

辞掉公务员做公益 

“做公益与做公务员并不是矛盾的。”7月2日,郭奕艳在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的采访时说道,“只是人生苦短,我想利用有限的生命,更加专注地做好一两件事。” 

还是公务员时,郭奕艳就曾和同事们一起去做公益。比如,她曾牵头组织去单位对口的扶贫村为贫困孩子助学。 

在志愿活动中接触到了公益组织慈济后,慈济关于垃圾分类的重要理念影响到了郭奕艳。她开始在单位推广这个理念,并组织同事在机关大院开展垃圾分类和减量宣导活动。“如果有人在食堂吃饭用一次性的餐盒,我就会劝导。”郭奕艳自己在家,也会做好垃圾分类。首先要干湿分类,“果皮之类的可以做成环保酵素,可回收的资源送到环保站”。 

只是,做公益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以前做公益只是凭一腔热心,没有智慧。”郭奕艳说,她有一个朋友,在一次助学活动中资助了一个与爷爷相依为命的贫困学子,每个月捐助500元。但在资助开始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爷爷就经常打电话,要求她帮忙解决一些别的困难,这让她非常烦恼。 

“到慈济以后,我才理解,无论给予多少物资和金钱,都是有限的。最终,一定要启发被资助者内心的良善,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富足,自立起来,甚至也能去帮助他人。”郭奕艳慢慢地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既希望把志愿行动做得规范有意义,也希望有更多自由时间来做公益。于是,在2017年,郭奕艳辞去公务员工作。 

“我辞职时,觉得很对不起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因为大家对我都很好。”郭奕艳告诉记者。

致力推行垃圾分类 

辞去公职后,郭奕艳成为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人极书院副院长。在这里,她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公益。 

郭奕艳进行公益活动的一个重点就是垃圾分类。“慈济2012年就开始在长沙枫树山社区、华盛家园等地进行垃圾分类的宣导和实践公益行动。”郭奕艳说,长沙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有好几千吨,如果只靠填埋,既破坏环境,还浪费资源,因为垃圾中可回收垃圾占60%,分类回收就可变废为宝。 

如今,每周星期三晚上,枫树山社区都会开展一场垃圾分类的活动。周边学校、团体也常常来参观学习。 

在郭奕艳看来,做好环保和垃圾分类,既保护自然,也能培养人们感知幸福的能力。“我们用杯子自带水出行,就会少用纸杯、塑料瓶,不仅减少垃圾的产生,而且喝水时可以感受到妈妈为我们烧水的关爱和幸福。” 

郭奕艳和慈济志工们的垃圾分类行动,获得了很多的响应和支持。如今,长沙市开福区蚌塘社区、万国城小区、国防科技大学附小等很多社区、学校都联合慈济志工开展了持续的垃圾分类活动。

公益环保改变人生

“我们在社区建立的垃圾分类回收点,不仅是居民交流的平台,也是社区一些长者和残疾人员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郭奕艳说。 

枫树山社区居民沈明(化名)9年前遭遇车祸,导致脑部受损,无法继续工作,也不能正常交流。但是,他却喜欢来到慈济环保站,用脚帮忙踩塑料瓶子,志工们经常表扬他“真棒”。“他车祸后智力和身体都受损严重,参加我们的活动后,现在能够跟大家简单交流。”郭奕艳说。 

枫树山社区一位姓孟的爷爷退休后,曾经有段时间没事干,后来在环保志愿者邹荣华的带领下也成了志愿者,而且特别积极地回收垃圾。“很多老人家做环保后,不再觉得自己是社会和子女的负担,而是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越活越年轻。”郭奕艳介绍。 

“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郭奕艳告诉记者,慈济带领大家回收垃圾卖的钱全部上缴基金会,用于各种慈善事业。如今,在长沙主要用来帮扶环卫工人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的贫困学生。“为什么要资助学医的学生?因为如果将来他们成为一名好医生、好护士,可以让爱的循环不断扩大。” 

今年4月,慈济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进行本年度的第二次助学。正在永州某医院做毕业实习的女孩小敏,特地请假回来参加。小敏说:“因为慈济的帮助与志工的鼓励,我考研成功了,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带过来,让志工和同学们知道。等我将来有能力了,我也要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爱心。” 

同样是医学生的小洁自从接触慈济后,自称周末都不敢在宿舍宅着了,只想多学多练,将来成为受到病人信赖的好医生。在湖南中医附一当实习医生时,小洁主动帮患者擦背涂药,而这本不是医生的工作。她的举手之劳,让病人非常感动。 

从2013年开始,慈济已经对湖南中医药大学200多名学生进行持续帮扶。而对郭奕艳和她的志工伙伴们来说,公益的路也会继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