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民兵忆国庆50周年阅兵:秀发被军博收藏(组图)

2009-09-19 阅读数 407516

1999年阅兵训练期间的刘福兰。


1999年10月1日,女民兵方队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摄影/记者 陈立人)

  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阵中,有这样一位女民兵:受阅后她的编号为S17—211的胸牌和受阅前剪下的秀发被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收藏。她叫刘福兰,现在是北京北瀛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主管。

  当年阅兵,记者曾采访报道过刘福兰。这次相见,虽相隔10年,她却依然年轻俊俏,长发又如当年。不同的是,她已由普通员工成长为企业骨干、年轻姑娘已变为母亲。回首国庆50周年大阅兵,刘福兰难掩内心的激动。

  (一)

  国庆50周年大阅兵,北京市朝阳区人武部受领了女民兵方队的组建任务。1998年9月,朝阳区人武部正式启动队员选拔工作。选拔条件十分严格,要求政治合格,身体健康,体态适中,年龄18至28周岁,身高160公分至173公分。

  上万人的大企业北人集团有30个女民兵参阅名额,刘福兰所在的铸造厂分到了1个指标。厂里左挑右选,将符合条件的刘福兰推荐上报。

  刘福兰闻讯既兴奋又担忧。她来自京郊农村,以前对“阅兵”十分模糊。吃苦受累不怕,担心的是能不能成为正式受阅队员。那几天,她跑了好几家书店,买了10多本有关阅兵的书籍了解情况。

  “当时,我手里攥着报名通知去了区人武部,心里特别紧张。到那里,我发现前来参加选拔的已有500多人,就更担心选不上。”刘福兰提起往事,羞涩地笑了。

  正式队员的选拔近似苛刻。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政审,1998年10月6日,刘福兰如愿成为参阅正式队员。可领导告诉她,要想参加阅兵,必须剪短头发,否则继续回厂当工人。

  刘福兰身高165公分,秀发长达1.33米,伴随她整整14年。听说要剪短长发,她委屈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

  一边是代表中国女民兵在国庆大阅兵中展示风采,一边是回家留下自己珍爱的长发,刘福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10月7日,她来到一家影楼,与心爱的长发拍摄了一组告别照。当天剪发时,中央电视台记者闻讯赶来采访。长发剪下后,刘福兰心疼地哭了。

 

1998年10月6日,刚刚被选拔为受阅队员、蓄着长发的刘福兰。


2009年6月19日,刘福兰的长发又似当年。

  (二)

  进驻阅兵村,站军姿,两个小时不能动弹,正步踢腿,定位3分钟不动;每一步必须是75厘米、踢腿高度25厘米,分毫不差……

  刘福兰开始接触训练时,脚尖总是绷不直,压不平。于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就把脚背折过来,双手支撑在床上,使劲儿压脚背;有时跪在床上压两个小时的脚尖儿。她经常因太困太累,练着练着就睡着了。

  “一年只为这一天,一天只为这一刻。”为了这光荣的一刻,刘福兰推迟了婚期;为了这光荣的一刻,她不知吃了多少苦。然而,她很坚强,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下“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誓言。在阅兵村,刘福兰完成了由社会青年向“准军人”的转变,成为参阅女民兵方队中第一批入党的队员。

  (三)

  1999年10月1日,刘福兰和队友们终于迎来祖国和人民检阅的那一刻。方队通过天安门时,她生怕自己动作出错,紧张得脑子里一片空白,等反应过来时,正步区域已经踢完了118步。

  阅兵那天,她的家人和村里人都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为山村里飞出的“金凤凰”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一时间,刘福兰成了村里的明星。

  阅兵归来,刘福兰和北人集团参阅的29名队员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与追捧,并到集团下属公司进行了4场汇报表演。每次表演,都赢得阵阵喝彩。

  2000年4月,刘福兰带着参加国庆阅兵盛典的荣耀,幸福走进了婚姻殿堂。如今,一家三口过着甜蜜的生活。

  她说:“一次受阅,终身受益;一次受阅,对国防的情感就渗入了骨髓,今生今世,永不泯灭!”如今她最想做的,就是到阅兵村去看一看正在训练中的女民兵。

  采访结束时记者发现,刘福兰身穿红色阅兵服的照片,被镶嵌在精美的相框里,放置在办公桌上。她说:“这张照片一直跟随着我。今后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把它带在身边,永远不忘那份荣光,永远激励自己做一个对社会、对国防有用的人!(摄影并撰文/记者 杨运芳 通讯员 司 儆)

  国庆60年 国庆阅兵 解放军画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