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炎热
各种爽口腌菜成了餐桌上的“常客”
因为制作步骤简单方便
许多市民也在家里自制腌菜
然而,腌菜虽然好吃
可能也会吃出问题
↓↓↓↓
杭州这位大妈就中招了!
吃下霉苋菜梗
女子亚硝酸盐中毒
51岁的王阿姨(化名)年轻时就喜欢吃霉苋菜梗,有时还有自己腌制。
8月1日晚上,王阿姨又在菜场被绿油油的霉苋菜梗吸引,买回一把,蒸了一大碗,吃的很过瘾,但过了2个小时,她就觉得头晕、不能站立,站着就随时会倒下去,家人发现她嘴唇发紫,赶紧将她送到树兰(杭州)医院急诊室。
急诊科孙成勇医生看当时的王阿姨,嘴唇和手指都是青紫色,测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只有88%。又得知王阿姨吃了一大碗霉苋菜梗,马上判断她是亚硝酸盐中毒!
腌制食品如果没有腌制到位,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很高的。杭州人制作霉苋菜的时间基本是沤半个月开坛食用。其实,腌菜在一到两周的时候亚硝酸盐含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腌制一个月以上亚硝酸盐含量最少,这个时候吃更安全。
孙成勇医生说,摄入过多的亚硝酸盐,会使血液中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与血红蛋白结合,竞争性地干扰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造成缺氧,医学上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严重的中毒者有可能会影响到血压,多脏器因为严重缺氧而衰竭导致死亡。
浏阳女子自制腌菜
一家人吃后都进医院
无独有偶。长沙浏阳的汪女士在家做的腌菜,也让一家人“吃”进了医院。原来,他们吃到了“半熟”的腌菜,结果导致亚硝酸盐中毒。
“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突然都喊不舒服!”家住浏阳城东新村62岁的陈老太慌了,家里人一个个突然都开始出现缺氧症状,指甲、嘴唇甚至皮肤都有些发紫,她立即向邻居求救。在邻居的帮助下,一家人来到了医院治疗。
经过检查,陈老太的家人都属于食物中毒。中毒的源头竟是她儿媳妇汪女士5天前第一次动手尝试腌制的腌菜。好在经过及时治疗,陈老太的家人都无大碍。
“5天前,我在朋友家吃了她腌制的菜梗,感觉特别爽口,所以我才想给家里人也做点腌菜开胃。”汪女士说道。她当天就买来食材,将菜梗、萝卜、大蒜头等腌制在瓶子里。5天过后,汪女士看着瓶子里的腌菜已经变了颜色,以为可以吃了,便夹了一大盘出来给家人尝鲜。
除了陈老太怕酸没吃,汪女士和丈夫、儿子都吃了许多,可没过多久,纷纷出现了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的症状。
被送进医院后,汪女士及其家人被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经过询问,医生认为最大原因就是汪女士自制的那盘“半熟”腌菜。
什么是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又称肠原性青紫病、紫绀症、乌嘴病。
亚硝酸盐中毒者的手指也都是青紫色。
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一0.5克即可引起中毒,3克即可致死。
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
菜品腌制后的2周内最危险
实在想吃又害怕中毒怎么办?
请延长腌制时间
■ 1、只要腌制时间长达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那么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就会被细菌所分解,逐渐下降乃至基本消失。
■ 2、不要长期吃,偶尔吃一次两次解解馋,每次不要吃太多。
■ 3、亚硝酸盐可以溶于水,蒸菜之前,用水洗一洗,可以洗掉一部分亚硝酸盐。
上述中毒者刚好在腌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时食用,所以引起了中毒。
上班族带饭也要注意
隔夜蔬菜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很高
建议吃前把菜在沸水中先焯一下
亚硝酸盐中毒是夏季常见的饮食中毒病症。除了腌制食品可能导致中毒外,因夏天高温过剩食品因贮藏不当也容易产生亚硝酸盐。
疫情过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或多或少发生了改变。带饭,成了不少上班族的另一选择。“一般隔夜菜,亚硝酸盐含量会比较高,尽量少吃。”
孙成勇医生说。蔬菜生长过程中因使用肥料会带有一定的硝酸盐,硝酸盐本身没有毒性,但与空气中有些微生物中含有硝酸还原酶,可以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如果您是“带饭一族”,不可避免地要吃隔夜蔬菜,建议先把切好的蔬菜在沸水中焯一下,去掉大部分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煮熟以后拨出明天吃的那一部分,不再翻动,待做好的菜冷却后,放入冰箱中储存。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
医生提醒
这些人不建议吃腌菜?
1.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
一般情况下,用盐腌制的蔬菜都属于高盐食品。
而对于高血压等患者的饮食要求之一就是低盐饮食,食用腌菜无疑会对高血压、肾脏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造成影响。
2.有胃癌、食管癌、肝癌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
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长期食用腌菜是部分地区消化系统癌症如胃癌、食管癌等的危险因素。
因而,有消化系统癌症家族史的人群也应注意腌菜等高盐食物的摄入。
3.有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者
腌菜往往不易消化,且会刺激胃酸分泌而加重疾病,同时腌菜开胃会促进进食,也会加重胃负担。
4.老年人、孕妇及儿童等
腌菜因其含盐量高,过量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老年人不宜食用腌菜;
同时考虑到营养摄入及食品安全的因素,孕妇及儿童也不适合食用腌菜。
延伸阅读>>>
这些自制食品有风险
自酿杨梅酒、药酒
自制药酒、杨梅酒、葡萄酒……虽然自制看似更安全卫生,且富有动手的乐趣,但其实自制食品往往也暗藏食品安全风险。
比如自制药酒,像川乌、草乌等带有毒性的中草药处理不当或添加过量,就容易造成药酒中毒。而杨梅酒、葡萄酒等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甲醇,自己酿制由于缺乏杀菌消毒、去除甲醇的条件,很容易导致甲醇含量超标,危险极大。
自制豆制品
自制豆制品可能是普通家庭最常见的,但也是风险很大的。因为豆制品容易造成肉毒毒素中毒。
在家自制食品因为缺乏控制有害物质的条件,所以很多时候无法保障食品安全。
医生提醒,不要盲目迷信自制,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的正规产品,比自己在家做的要安全许多。
安全小贴士
食物安全过夜有妙招
1. 减少细菌污染。首先容器要干净,装隔夜食物的容器最好经过一定的处理,例如用沸水蒸煮杀菌。如果发现菜做多了,最好一出锅就把多余的部分装好。
2. 控制好温度。做好的食物如果吃不完,要尽快放入洁净容器中,密封好后放入冰箱冷藏。3.吃之前别大意。虽然冰箱冷藏降低了大部分细菌的繁殖速度,但食物从冰箱里拿出来还是需要再做一次杀菌工作。熟食吃前要热透,蔬果吃前最好清洗一遍或削掉一层,这样才能更好地去除表面的细菌。
来源丨凤网综合整理杭州日报、科普中国、掌上长沙等
编辑丨艾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