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妈手记丨钟南山谈家庭深情落泪:最好的教育细节,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2020-03-19 阅读数 50661

微信截图_20200317105855.png

疫情肆虐之时,钟南山以84岁高龄,毅然挂帅出征,北上武汉。


他以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

很多人说,看到钟南山出现在电视里,心里就踏实了。

他的每一句话,都成为抚慰民众焦虑情绪的定心丸。

微信截图_20200319164223.png

众多网友,也纷纷表达了对钟老的赞美、信任。

“钟南山说不动,我就绝对不动!"

“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镇毒,医者心、仁者心、中国心,万心抗疫!”

“愿他寿比南山,愿南山之外,还有南山!”


的确,我们了解他越多,越会发自内心地对他信任、敬仰。

虽万千人,吾往矣。钟南山把一片赤子丹心,献给了他热爱的苍生百姓。

究竟是怎样的经历,造就出妙手仁心,敢言敢行的钟南山?

或许,我们可以从他的家庭中找到答案。

微信截图_20200319164234.png

01

父亲的言传身教 铺下了他从医的第一块基石

1936年,钟南山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

父亲钟世藩是美国医学博士,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出身名门,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钟世藩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宅心仁厚,从医院下班后,仍会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找他看病,他也不推辞。

在一旁耳濡目染的钟南山,从小就感受到了医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

父亲的言传身教,铺下了他从医的第一块基石。

微信截图_20200319164244.png


据钟南山回忆,漫长的从医之路上,父亲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了他。

父亲钟世潘话不多,但字字珠玑。有一次下乡参加医疗队,钟南山匆匆将一名病人诊断为肾结核。但父亲不慌不忙地问了钟南山许多问题,细心地查看其症状,生怕出一丁点差错而贻误了病情。


钟南山还强调,父亲曾告诫他必须要讲实话、讲真话,这是父亲的态度,也是自己的追求。


在抗击非典战役中曾经有三个“岔路口”:病原体和衣原体之争、治疗方法、疫情判断。


如果他没有在这三个“岔路口”坚持住,也许整个广东的抗击非典局面就改变了,全国的形势就会不容乐观。


钟南山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正是他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救助了千千万万个垂死挣扎的病人,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中国医学技术得到了复兴。


尽管钟世潘已经走了,但是他的话语一直鼓励着儿子,其中钟南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

只要能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

钟南山如今仍然活跃在救死扶伤第一线,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句话。

母亲留给钟南山另一份宝贵的财富,就是善良真诚的同理心。

钟南山说:”如果说在治学严谨上,我是受父亲的影响,那么我对人的同情心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妈妈是怎么对待其他有困难的人的。”

1955年,钟南山高中毕业,他的一位同学考上了北大物理系,但是因为家境贫困,连旅费都出不起。

同学找到钟南山,问能不能借点钱坐火车,钟南山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

母亲很为难,家里单是准备他一个人的费用就很困难了,实在没有余力帮助其他人。

没想到,就在开学的前几天,母亲把钟南山叫到跟前,给了他10元钱:“南山,你把这些钱拿给那位同学吧。”

那时候的10元,差不多等于现在的1000元。

多少年过去了,钟南山始终忘不了母亲当时的表情:

“她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往往就在于对别人无私的奉献。”

微信截图_20200319164255.png

雨果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

钟南山把这份美好的品质一直传递了下去,把真诚和善意,化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深切又赤诚的热爱。

17年前的非典时期,他不眠不休连续工作38个小时,大义凛然地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挑战权威,说出非典病毒的真相;

17年后,他一边告诉民众:“不要去武汉”,一边登上北上的列车,奔赴第一线。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钟南山是国家栋梁,更是民族脊梁。

02好的优良品质,要有传承

多年后,钟南山自己也做了父亲,他把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优良品质,传承给了儿女、孙辈。

他牢牢记着父亲生前的告诫:“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东西,那么他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钟南山把同样的话,转述给自己的子女,告诉他们,钟家的两条优良传统,第一是要执着追求,不懈努力;第二就是办事要严谨实在,一丝不苟。

儿子钟惟德小时候调皮捣蛋,他也不以长辈的身份责骂他,而是言传身教,用平等的态度和他沟通,还会常常询问他对社会事件的看法。

同时,他继承了母亲的教育方式,儿子虽然调皮,但有着乐于助人的优点,他就常常表扬儿子做的好事。

“通过发挥和发扬孩子的长处,帮助他们建立荣誉感和自尊心就足够了,孩子自然会慢慢成长。”

在他的耐心教育下,钟惟德也传承衣钵,成为了一名专业医生。

 (以上内容参考:浙江家庭教育、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03 最好的教育细节 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良好的家风,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教育,最好的教育细节,都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生活中与孩子做家务、看电影、阅读、关注当下热点.....你所陪伴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让孩子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一场疫情让大多数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这段时间我们能陪伴孩子做的事情太多太多。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我们要怎样正确引导和教育孩子呢?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老朋友慧妈,疫情期间是如何陪孩子的。

除夕到元宵,是传统意义的“年”。因为岗位要求,煦爸长时间到单位值班,大部分时间,由我陪伴孩子在家隔离。

这半个月,我没有催促儿子子煦写作业、上网课。放手由孩子自己规划作业进度和时间安排。我只是强调“自主学习应该伴随一个人终生。”

我对孩子说,妈妈愿意每天和你一起关注当下,陪伴你阅读有思想的书、一起看电影和运动。

于是子煦列出了计划:早晨起床后各自做早操;早餐时段交流疫情,分析各种信息;上午儿子写作业,我在线办公或做自己的功课;下午两点儿子玩电游一小时,希望我多睡午觉不要打扰;下午三点后他和我各自阅读;晚上一起观影。其中,上午、下午、晚上各有运动二十分钟。

微信截图_20200319164307.png

我认可了孩子的计划,建议增加家务环节,即妈妈做饭、儿子洗碗,轮流拖地。阅读计划是寒假开始时我们达成一致的计划:母子共读法国数学家米卡埃尔·洛奈的《万物皆数》,增强对数学之美的感知。

此外,儿子推荐我阅读丹·布朗的小说《本源》,希望我多思考科学与宗教、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我推荐儿子阅读朱幼棣《后望书》,希望儿子增强对田野调查的认知和对人文精神的敬意。儿子自己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徐扬生院士的《摆渡人》,我读舒新城《我和教育》、黄晓丹《诗人十四个》、黎戈的读书笔记……

我们还在家务时段听音频书:加缪的《鼠疫》。同现实关联,更能理解书中里厄大夫那句话“同鼠疫做斗争,唯一的方式就是诚实。”

这半个月的晚上,我们共同观影。国产影片《亲爱的》和《地久天长》都聚焦于失孤家庭,令子煦更懂得孩子之于父母的意义。

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和《我的名字叫可汗》,前者有浓郁的古印度风情和瑰丽想象,后者关于信仰、爱情、执着等。

奥斯卡年度影片《寄生虫》和《小丑》令我们在沉重中省思。《黑水》令我们体知理想的纯粹与良知的坚韧。

看过美国电影《传染病》后,我们对瘟疫多了理性的了解。发现瘟疫来临时都有欺瞒、混乱、谋求利益,都有制度漏洞和悲观的人性,亦都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和有良知有专业精神的知识分子。

微信截图_20200319164318.png

看过五集《切尔诺贝利》后,带给我们太多思索:私心,权衡,误断,一系列错误叠加,终成大祸。于是更懂得科学家的“天真”和对真相追索的价值与可贵。唯有在灾难中汲取足够多的经验和教训,才能获得保护未来的能力和见识。

每天早上,我们都会共同关注疫情发布。我读北野武的诗给孩子听:“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或八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孩子更能体会,那一个个增长的确诊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同胞与死神抗争的痛苦,那一个个生命之星的陨落,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和家人的肝肠寸断。

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在省人民医院当护士长的妹妹通话。特地把免提打开,让孩子听到小姨的健康提醒,或者是小姨转述的支援武汉同事们的前线情况和感慨。我向孩子介绍许多国家的医生在入职时宣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孩子更能体会什么叫“医者仁心”,什么叫“使命与担当”。

睡前,我和孩子交流,我强调情绪没有意义,情绪之后的变化、行动才有意义。我对孩子说,咱们一起努力,让自己每天变得更充实一点,这才是积极抗疫。现在,子煦建议我和他一起看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徒手攀岩》。片中的一句话:“爱要及时表达”让我深有感触。

木心在《素履之往》书中写道:“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这个特殊的春节,我和孩子一起对各种信息进行的分析和思考,会参与建构孩子对生命的理解,对家庭的认知,对社会和国家秩序的认同。于我,也更强化了对个体意义的认知,“爱要及时表达。”


今日女报融媒体中心

重磅推出

《慧妈手记》专栏

我们将邀请有“招”有“料”的妈妈们,
分享与孩子、家人相处的点滴感悟,
从这些生动鲜活的细微处,
去探寻一位智慧型妈妈的成长修炼课。

每周将与大家
在这里同频,遇见。

在《今日女报》 “辣妈联萌”版相遇,悦读。

_20200319164329.jpg

本期慧妈:郑与点 《新课程评论》执行主编。儿子子煦15岁,高一学生。

本文编辑:菜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