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妈手记丨《抓娃娃》:笑声中,警惕这些以爱为名的伤害

2024-08-05 阅读数 22711

文/罗畅

电影《抓娃娃》大家看了吗?

一开始,很多人是奔着“沈马”这对内娱顶流走进影院的,但看完之后大家的评价变成了这样:

好笑是真好笑,但笑着笑着眼泪就出来了,是心底被戳得生疼生疼的那种,到了最后竟然感觉到脊背上阵阵发凉。

不是说好的这是一部嘎嘎乐的喜剧吗,怎么会透着一股惊悚味儿?

因为它讲的故事是亲子关系,几乎每个坐在银幕前的人都能够产生共鸣,尤其是一些耳熟能详但回想起来却五味杂陈的片段。


  “都是为你好” 

《抓娃娃》的剧情很简单。

沈腾饰演的马成钢和马丽饰演的春兰是西虹市的顶级富豪夫妇,斥巨资搭建了一个与真实生活完全隔离的“穷困家庭”,让小儿子马继业感受生活的艰辛,以此磨砺心志;同时,他们又组建了一个汇集厨师、老师、心理分析师等专业人士的团队,隐藏在幕后,引导马继业朝着考上国内最顶尖大学的目标前进,确保他成为理想的家业继承人。

表面上看,马成钢对马继业的谋划充分体现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要按照设定的路线走,儿子肯定能够成为才华与财富兼得的成功人士。

马继业也很争气,在一系列周密安排下,从最开始的“煤气罐”娃娃日渐成长为身强体壮的挺拔少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为人孝顺懂事,会精打细算省钱出来给老爸买鞋,也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热心助人……处处完美符合“优秀”的人设,令马成钢夫妇十分满意。

然而,马继业满意吗?那些“优秀”是马继业想要的吗?并没有人关心。

这场景太熟悉了。

多少孩子曾经或者正在被逼着学画画、学钢琴、学舞蹈;多少性格内向孩子被逼着表现得“活泼乖巧”,多少口味独特的孩子被强行塞下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家长们的理由都是为了你“人缘好”“学习好”“身体好”,却从来不问“你愿意吗”。

孩子年龄虽小,物质上需要父母的支持,但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有独立的人格,他们的意愿应该被看见并得到尊重。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马继业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马大俊,从小养尊处优,结果高考只考出了两位数的成绩,完全偏离了马成钢的期望。于是马成钢痛定思痛,想通过“苦难教育”把马继业培养成才,这个观点在中国家长中的认同度非常高。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直被人们奉为至理名言,长辈们常常会教导晚辈:太好的环境和际遇会令一个人废掉,要想成才,必须经历苦难、歌颂苦难、接受苦难。

客观来说,让孩子偶尔吃一下生活的苦并没有什么错,但错就错在过犹不及。就像马成钢这样,苦心孤诣为儿子马继业打造一个悲惨的家境,倒是让马继业奋发图强了,但也给他的生命打上了苦难的底色。

电影中有个这样的细节,马继业上大学后,正在跑道上参加马拉松比赛,状态十分不错,忽然,他注意到路边有一堆空矿泉水瓶子,立刻转过去把它们捡起来抱在怀里,喜笑颜开。

这一幕,很扎心。

稍有运动常识的人都知道,捡瓶子的动作会打乱马继业的配速节奏,必然影响比赛成绩。说明“苦难”的印记并没有因为生活的改变而消失,而是一直在影响马继业,并产生了不利影响。

难怪作家余华说:“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

成功的本质并不取决于是否经历过苦难,其关键因素是个人的才华、努力和机遇。如同一棵树,即使没有经历狂风暴雨,它仍然能够开花结果,并且花朵会更艳丽,果实会更丰硕。


“你也操纵了我们的人生”

高考前夕,马成钢精心策划的“局”穿帮了。

在地下室,马继业看到密密麻麻的监控设备和墙壁上一张张金牌教师的照片,还有“去世”了的奶奶,他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生活是被刻意安排的,一直处在24小时无死角的监控之中,一个举动、一个表情都被一群人细致入微地分析,毫无隐私和尊严。

他震惊、委屈、愤怒,一边流泪一边往外走。

马成钢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不断追着马继业诘问:“哪个家庭为了培养一个孩子付出这么大努力?你是一个幸运儿你还委屈上了?”

继而吼出了那句经典台词:“你以为是我操控了你的人生吗?你也操纵了我们的人生”。

不可否认,马成钢夫妇的确为马继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财力、物力、人力、精力,面面俱到,在功败垂成时,甩出这样一句看似将心比心的话,大有甩锅和道德绑架的味道。

付出变成索要和回报,爱也成了道德绑架。

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以剥夺孩子的人生选择权为代价,会导致孩子找不到生活的价值,无法轻松自在地生活。

现实中,很多孩子在饱受焦虑的父母带来的种种精神痛苦后,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来治愈,少部分孩子终生无法释怀,甚至出现极端案例。

作为父母,最大的成功不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期望的样子,而是要做坚定的支持者,推动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从影院出来,很多观众表示要重新审视亲子关系,甚至要和孩子道歉,相较于票房夺冠,这应该是《抓娃娃》更大的意义与价值吧。


编辑:美伢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