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的奇葩父母,将孩子人生导向何处?

2019-03-22 阅读数 151246

倾诉/郭莉 整理/罗雅洁

热播剧《都挺好》最近频频上热搜,这部剧用苏家一家人的故事,折射出很多中国家庭的通病。网友们为小女儿苏明玉愤愤不平,怒骂苏家没有一个好男人。有心理专家发文称,苏家的三个孩子,都被均衡地养残了,根本原因在于父母的“功能性养育”:老大负责为家庭撑门脸;老二负责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至于老三,小女儿,主要的“功能”是别添乱,因此小女儿的存在感非常弱,她从小就缺爱,等她长大后已经不敢去爱。

强势的母亲对这三个孩子的差异化待遇让这个家庭一地鸡毛。也许我们都没有察觉,在多子女家庭中,父母的“偏爱”会将孩子们指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情感 倾诉 都挺好 奇葩父母

“功能”不同的四姐弟

剧中的苏明玉频频让我想到自己,我没有苏明玉那么成功,却有着和她相似的父母。

我父母都是农民,生下三女一男,我排行老三,最小的是弟弟。说他们重男轻女吧,他们对二姐又宠爱有加,说他们不重男轻女吧,他们对我又特别严苛。直到长大后我才懂得,父母对我们的偏爱是那么的“功利”。

大姐长我十岁,她出生时,家里还很困难,她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洗全家的衣服,搬个小板凳站在灶台上炒菜,再大一点甚至能帮父母干农活了。后来,我们三个弟妹相继出生,大姐又像个小妈妈似的,给我们做饭帮我们穿衣带我们出去玩。亲戚邻居没有一个不夸她能干懂事。在父母看来,大姐是家庭的帮手,这就是他们对大女儿的“功能”定义。

至于二姐,她从小就漂亮,浓眉大眼,翘鼻子、尖下巴。不同于大姐的沉默寡言,二姐天生就是个活泼粘人的性子,嘴巴甜又爱撒娇,又漂亮又讨喜的小孩走到哪都受欢迎,不少人见了二姐就和我爸妈说,这以后是个当明星的料!每当这时,我爸妈就会笑眯了眼睛,对于他们来说,漂亮的二姐就是他们的面子。

而生到我这个三女儿,他们开始发愁,一连生三个女儿,这在山村里肯定会被嘲笑的。再说了,已经有了能干的大姐和漂亮的二姐,再来一个女儿干什么?我笨手笨脚,长相平平,从小想着办法吸引爸妈的注意,变着法子讨他们欢心,然而我这样做并不能改变什么,我才五岁就被他们送到了没有孩子的亲戚家寄养,偶尔过节才把我接回去。

生下弟弟后,他们终于决定再也不生了,因为老郭家从此就有后了!他们欢天喜地,而照顾弟弟,就成了我们家里最重要的事。弟弟从小恃宠而骄,他心里清楚得很,就凭他是男孩子,他的“功能”就实现了。

被设定的人生

大姐初中毕业后就没继续上学了,而是留在家里帮忙操持家务,她勤快又老实,长得也不差,很快就有人上门给她介绍对象。大姐20岁那年,嫁给隔壁村一个养殖户,父母对这桩婚事最满意之处就是“近”,嫁出去的大姐仍然能常常回家照顾父母。

那时候的二姐也越发漂亮,她比小时候更懂得美貌能给自己带来便利,她的新衣服甚至比弟弟还多一些。爸妈也由着她去,女儿好看,父母脸上也觉得有光。

弟弟是远近闻名的调皮小孩,但他比谁都会讨好父母,他平时捣蛋闯祸都不少,可是嘴甜啊,爸妈被他哄得如同吃着蜜。尽管三不五时,爸妈就得带着他向人赔罪,但也没有惩罚过他。

我这个被遗忘的三女儿在亲戚家里得到了久违的快乐。他们虽然年纪大也没有文化,但他们没有孩子,就把我当成了亲生女儿,吃穿用度从来没亏待过我。时间一长,我开始喊他们干爹干妈,在这样良好的家庭氛围里,我努力读书,回回都拿三好学生,干爹把我的奖状贴了一墙。这些事情父母都一无所知,我一直记得他们那句“不要给我们添麻烦”。

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再后来,我高考考上了一所985大学,学费还是干爹干妈掏的腰包。我去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没等兴奋劲过去,我就接到了家里的电话:才五十出头的父亲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医院。

虽说和他们感情淡薄,但我仍然匆匆赶回家。在医院走廊上,母亲嚎啕大哭,大姐牵着两个小侄女,在默默流泪;平日里光彩照人的二姐也失去了神采,我定睛一瞧,她肚子微鼓,好像已经怀孕了!至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弟弟则不见踪影。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默默守在病房门外。大姐悄声跟我说,这次给父亲治病花了很多钱,她自己也从夫家拿了好几万,惹得老公很不高兴。她问我,能不能向干爹干妈借点钱。

花钱如流水并不能留住父亲的生命。但接下来,这个家庭还有更多事情要烦:大姐因为时常补贴娘家,引起婆家强烈不满,逆来顺受的她得不到丈夫的尊重,婚姻岌岌可危;年纪轻轻的二姐未婚先孕,没拿一分钱彩礼就嫁给了肚里孩子的爹,同村的一个小混混;正读高中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却没了父母的庇护,打架逃课,三番五次违反校规,差点被学校开除。

一转眼,我大学毕业了,找到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等我稳定下来后,母亲给我打电话的次数忽而变多起来。她在电话里念叨,大姐离了婚,带着两个女儿住在家里,不知道要给她们花多少冤枉钱;二姐儿子三岁了,但老公天天不着家,也不给她钱,日子过得紧巴巴;弟弟找不到工作,天天找家里要钱……抱怨到这时,她会小心翼翼地加上一句:“你好好挣钱,妈以后就指望你了。”

想起当年偏心的妈妈,当年说出“不要给我添麻烦”的妈妈,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翻滚着。她毕竟也老了,可是她偏爱的子女都变成了什么样?她并没察觉,给孩子下定义,按功能养育孩子才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编后>>

别让亲子之爱,成为一场秘而不宣的交易

“功能性养育”的畸形之处在于把亲情变成了一场交易,在这种情境下,父母一边付出一边期待回报,而孩子为了得到爱和关注就会想办法去满足父母的期待。这种“交易”情境下长大的孩子,他的某一个功能会被强化,便也意味着在另一个层面会失去自我。

我们常常探讨原生家庭之“原罪”,虽然不能将所有的“锅”都甩给原生家庭,但父母的价值观无疑会对子女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父母老去,不再强势,不再主导子女的人生时,儿女们会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功能性长大”突然失去了意义,这时,会突然对自己的人生感到失望和遗憾,然而为时已晚,恐怕今后都只能与自己的缺陷相处,人生的方向或许再也无法扭转。

对于多子女的家庭,我们想说,爱,就是爱,不要偏爱,不要功利的爱,不要有条件的爱。

  情感 倾诉 都挺好 奇葩父母 情感门诊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