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11月初,2025年湖南省反电诈禁毒百日攻坚进校园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湖南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同步开展了三场重点宣传活动,让“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深深扎根青少年心中。
什么样的禁毒普法是创新且鲜活的?徐妮蝶给出了答案。
徐妮蝶是湖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湖南省女子戒毒康复所)心理矫治中心副主任。深耕戒毒心理矫治17年,她在今年国际禁毒日期间,出镜拍摄微视频《重生引路人》,用镜头还原真实戒毒故事、解读专业心理矫治知识,让戒毒康复背后的温暖与力量被更多人看见。
身心同治,她帮戒毒人员摆脱“心魔”
“对戒毒人员开展心理矫治是很有必要的工作。”刚结束艺术疗愈专题团体心理辅导,徐妮蝶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道。
徐妮蝶是长沙浏阳人,大学期间攻读心理应用专业。2009年,她通过层层考核成功考入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投身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她的目标很明确:帮助戒毒人员摆脱对毒品的生理依赖,戒除心理瘾癖,最终实现“身心同治”。
此前,戒毒人员谭丽(化名)突然失声。可医学检查显示,她的听觉、声带均无异常,也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医生判断可能与心理因素相关,便建议将其转至心理矫治中心。
得知情况后,徐妮蝶第一时间与谭丽沟通。耐心疏导中,失声的根源逐渐清晰:“谭丽因为生意失败而吸毒,入所以来,一直为‘吸毒被抓’的经历深深自责,总觉得给家庭抹了黑。”
判断谭丽是多重压力刺激叠加引发的应激失调导致功能性失声后,徐妮蝶为其量身制定了矫治方案:先通过共情倾听,建立安全信任关系;再采取适宜方式帮她宣泄负罪感与焦虑感,并开展认知重构,纠正“自己是家庭累赘”的负面认知;同时协调联动,定期传递家人近况,协助她适应军事化管理、拆解戒治期限目标,并在情绪稳定后通过渐进式表达训练恢复语言功能。
最终,在多方通力配合下,经过数次针对性干预,谭丽用纸笔向徐妮蝶反馈:“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减轻了。”随着心理负担的逐步卸下,她的语言表达功能也稳步恢复,最终得以正常说话。
创新宣传,她参与拍摄禁毒短视频
处理的个案越多,徐妮蝶越清晰地意识到,心理矫治没有现成答案,不能仅凭借经验处置,必须“手里有招、心中有底”。为此,她主动考取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等资质,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在实操和培训的反复打磨下,徐妮蝶渐渐构建出一套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知识体系,总能为不同个案量身定制专属疗愈方案。
戒毒人员孙娟(化名)的遭遇,让她印象深刻。有多年吸毒史的孙娟,离婚后女儿判给前夫抚养。入所8个月后,女儿因家庭矛盾投河身亡。这一噩耗让孙娟身心俱损,出现严重的创伤性哀伤反应。
为了帮助孙娟,徐妮蝶通过持续的陪伴与支持,帮助她接受现实、表达情绪、连结思念、体面告别。在家庭支持与同伴陪伴的合力下,孙娟逐渐走出阴霾,学会应对创伤,克服适应障碍,重新建立起生活平衡。
工作17年来,徐妮蝶累计访谈数百个案,积累超过2000小时咨询经验,带领数千人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每一个个案都是一次积累,徐妮蝶都会进行工作总结。
截至目前,徐妮蝶已发表多篇信息报道、个案、论文,其中多篇个案入选司法部案例库,一篇入选省厅优秀案例,多篇论文获部局理论调研奖项,更有部分案例与信息报道被权威官媒刊发,扩大了司法行政戒毒心理矫治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不仅如此,她还参与多部专业教材和手册的编写,为禁毒戒毒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由徐妮蝶主导的“蝶语”心理专业工作室正式运转。她组织团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内观治疗等专项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提升团队成员专业工作水平。此外,她还把禁毒宣传与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课程带进学校、社区,在今年国际禁毒日期间,参与拍摄了禁毒宣传短视频《重生引路人》,让团队专业的内容辐射至更大的范围,让更多人关注到毒品预防与心理健康。
编辑:阿挽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