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湖南省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大比武”擂响战鼓:1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笔试析法条,模拟见真功;竞答显锋芒,案例暖人心。参赛选手以情理为梭、以法理为经,织密万家和谐之网;用微笑化干戈、用专业止纠纷,绘就社会治理新篇。
在大赛启动之际,今日女报/凤网特别策划“湖湘家事解铃人”专题报道,关注那些化解三湘婚姻家庭纠纷的人民调解员,听她们讲述守护家庭和谐,守护幸福灯火的故事。
女法官以法“解铃”:
让父母“归位”,护孩子未来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实习生 袁莉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可偏偏,有一份工作就需要每天奔走于各位正闹矛盾的家庭成员之间,帮他们调解婚姻家庭纠纷。
谢苗苗,是宁乡市人民法院灰汤人民法庭庭长,也是宁乡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过去两年时间,她充当“解铃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0余次,助力拯救一个又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前不久,谢苗苗在长沙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大比武”活动中获得二等奖,顺利进入湖南省赛。而她的调解故事,也展现了基层调解员的巾帼担当。
新手爸妈闹离婚,调解巧破“带娃困局”
高中时,谢苗苗就读于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那时,学校旁的法院新大楼正一天天垒起砖石,看着这栋象征公平正义的建筑拔地而起,她心中悄然种下一颗种子:“以后我要去法院工作。”
2013年,这份初心终成现实——谢苗苗如愿加入宁乡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成为窗口立案的法官助理。“这里是接触群众的第一线,能最直接地磨炼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同年,宁乡法院被确立为全国案件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法院,立案庭作为改革“排头兵”,任务艰巨。谢苗苗在高效完成窗口立案业务的同时,全身心投入改革,成为最早一批接触速裁工作的法院人,为后续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017年,谢苗苗被调任至民二庭,2018年晋升员额法官。2021年2月,谢苗苗又回到了立案庭,挑起了速裁团队负责人的大梁。在速裁案件办理中,谢苗苗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调解。“案件既要维护公平正义,更要防止矛盾激化。”每次调解,她都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当事人解决难题。
一次,一位怀抱两个月大婴儿的“00 后”妈妈冲进法庭,态度坚决地要求离婚。身后,丈夫和双方父母争吵不休,甚至争抢孩子的抚养权。细问之下谢苗苗才知,这对新手父母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出生后,双方长辈都来帮忙照顾,却因育儿观念的冲突频发矛盾。丈夫的不作为,让妻子倍感委屈,最终提出离婚。
“其实夫妻感情并未破裂,问题在于育儿分歧和长辈过度干预。”谢苗苗迅速找到症结,提出调解方案:双方父母退居幕后,将育儿主导权交还给小夫妻,同时出资聘请育儿嫂和保姆分担压力。针对男方未能及时转换身份的行为,谢苗苗还专门对他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强调其在家庭中的责任。
很快,这对小夫妻重归于好,家庭又回到了和睦温馨的状态。
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让父母“归位”
2023年,谢苗苗履新灰汤人民法庭庭长,肩负起覆盖三镇、300余万平方公里辖区的家事审判重任。在这里,她将“柔性司法、调判促和”家事审判理念注入每一起案件,用法律温度守护万家灯火。
为破解家事纠纷调解难题,谢苗苗带领团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一体两翼”工作模式:以“宁·好工作室”为主体,配套建设情感宣泄室和心理咨询室,通过营造温馨的调解环境,帮助当事人化解心结。在这里,激烈的争吵往往能转化为真诚的沟通,剑拔弩张的夫妻最终相拥而泣的场景屡见不鲜。
让谢苗苗记忆犹新的是一起棘手的同居关系纠纷。10岁的小智(化名)站在父母中间,无助地看着为抚养权争得面红耳赤的两人。“孩子悄悄告诉我,他想跟爸爸生活,但更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吵架。”谢苗苗回忆道。
她创新性地将调解现场搬到了情感宣泄室。“这个房间就像个情绪‘减压舱’。”谢苗苗比喻道,“当事人把积压的委屈、愤怒都倾诉出来后,理性的沟通才成为可能。”经过三个小时的倾听与疏导,加上妇联、派出所的多方联动,这场拉锯战终于画上句号。法庭当庭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为父母明确了抚养责任。
2023年至今,“宁·好工作室”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0余次,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5份。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被挽回的家庭。“婚姻来之不易,一个完整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只要有机会,我们就想多帮一把。”谢苗苗说。
面对即将到来的湖南省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大比武”活动,谢苗苗信心满满,“全力以赴,用我的专业技能为安宁之乡贡献小小一份力量。”
编辑:罗雅洁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