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用 “高低配”绑架孩子的假期

2025-08-21 阅读数 44143

文/王建平

#高配暑假和低配暑假#

这几年,教育圈又流行了新名词——“高配暑假和低配暑假”,所谓“高低配”暑假,是从网络上流传的暑期等级表延伸出来的概念,“高配暑假”指的是参加高端教育项目或奢侈策划:夏令营、去海外游学、名校打卡、高端研学等等,所谓“低配暑假”,主要是用精神来包装:体验自然、家庭互动、劳动光荣、哲学思辨诸如此类。“高配”因为和金钱挂钩,一些自媒体博主口诛笔伐,纷纷提倡应给孩子“低配暑假”。但“低配暑假”对父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父母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陪伴孩子。当孩子们的暑假被分成三六九等,我们不禁深思:这种划分究竟有没有意义?什么才是真正适合孩子的假期?  


在我看来,所谓“高配”暑假,就是借助金钱来换取亲子相伴的时光,将孩子送往高端研学机构,让他人代为照看孩子。而“低配”的方式,则是父母亲自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虽然花费较少,但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与时间。这对于许多普通双职工家庭的父母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他们一边要忙于工作,一边还要兼顾孩子的日常照料,同时还得思考如何让孩子的暑期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实在是太难了!

其实,用“高配”或“低配”来定义暑假,本质上还是在把暑假简化成一种消费符号,掩盖了教育的本质需求。暑假不该是在“花钱”还是“花时间”里二选一,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孩子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暑假?暑假如何与家长的能力和精力匹配?每个家庭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量力而行。

有条件的家庭花钱让孩子见世面、长见识无可厚非,没有条件的家庭,也不要再盯着别人家的孩子去了哪个国家、上了什么夏令营,别被网上“完美假期”绑架。问问自己的孩子累不累,他计划如何度过这2个月,需要父母提供什么。

暑假本质是“假期”,第一要义是休息、放松、调整。全家人下班后看电影,周末去超市采购,允许孩子有“无所事事”的权利,这些真实的陪伴,也同样珍贵。其实,说到底,不管怎么过暑假,孩子的人生都不会开挂或者落后,人生的差距根本就不是暑假拉开的。

家长不是孩子的“提款机和牛马”,孩子更不是家庭的绝对重心。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是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感到舒适和被尊重。暑假,是孩子的暑假,也是全家人的暑假。放下必须“做点什么”的执念,适当花钱,合理消费就好。

真正适合孩子的暑假,不应被“高配”或“低配”所定义,而应该是一个能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自由中探索、在亲情中感受温暖的假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暑假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符合他们自身特点和需求的。家长们应该以平和的心态,为孩子打造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美好暑假。


编辑:罗雅洁

二审:唐天喜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