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把爷爷奶奶拍成了“顶流爱情博主”

2025-08-14 阅读数 45827    赞 1

编者按:在这个爱情被速食化的时代,年轻人开始集体回望祖辈的爱情。社交平台上,“爷爷奶奶的爱情”话题阅读量突破43.7亿,那些褪色的信笺、模糊的结婚照、 迟来的婚纱影像,意外成为“Z世代”追捧的“爱情非遗”。 

立秋时节,我们“岁月如金”开启了倾诉空间,以跨越代际的记录为棱镜,折射那些被时间淬炼的情感样本——在一日三餐里生根,在岁月流转里结果。

倾诉/李宝龙 整理/陈雪炎

“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百万网友追更的视频里,没有偶像剧桥段,只有皖北农村一对八旬老人的日常:灶台边的拌嘴、雨巷里倾斜的伞、田埂上互赠的野花……

2023年夏天,在杭州月入过万的“00后”男孩李宝龙突然回了老家。这个在同龄人看来“疯了”的决定,让他成了爷爷奶奶的专属摄影师。两年后,这对老夫妻成了全网追捧的“爱情范本”。这对连婚纱照都没拍过的老人,凭什么让百万网友追捧呢?  


 

“骗”来的婚纱照
  2024年8月3日,我对着镜子深吸一口气——这场策划了半个月的“骗局”,终于要开场了。

我的爷爷奶奶是典型的“旧时代夫妻”,他们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的开端,也不是一见钟情。媒人介绍、三见定亲,结婚时连块像样的红布都没有。我曾以为他们的婚姻里只有“搭伙过日子”。直到长大后,我重新回到他们身边,才从那些细碎而真实的相处中,懂得了爱情最本质的模样。

那是我返乡的第二年。有一天,奶奶从老旧的橱柜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微信图片_2025-08-14_214617_404.png

那是1989年大伯结婚时,两人顺带拍的合影。“你奶奶那时候短发真俏,就是脾气比柴火还旺。”爷爷用粗糙的指腹蹭着照片边缘,语气软得像棉花。奶奶在旁“哼”了一声:“你爷爷那会儿是挺帅,就是眼睛小得像条缝,笑起来能眯成线。”

你一言我一语的“互损”里,我忽然读懂了什么。

奶奶感慨,那时候条件艰苦,这辈子很大的遗憾,就是只留下这么一张模糊的照片。

于是,我提议带他们去补拍婚纱照。奶奶连连摆手说:“都老成这样了,拍那个干啥?浪费钱!”爷爷也跟着附和。我只好灵机一动,编了个善意的谎言:“照相馆看到了我们的视频,想找你们帮忙做宣传,免费拍照片还给劳务费呢!”

那天的照相馆里,当奶奶颤巍巍穿上婚纱,蕾丝蹭过她布满老茧的手时,她忽然红了眼眶。

“这辈子都没穿过这么漂亮的衣裳。”她小声嘟囔,手不知道往哪放,只好紧紧攥着裙摆。爷爷穿西装时更紧张,却在镜子里看见穿婚纱的奶奶时,突然定住了——那眼神,像极了少年人初见心上人。

微信图片_20250814214151_325.jpg

摄影师说“靠近点”,爷爷犹豫了三秒,慢慢伸出手,握住了奶奶的手。两只布满老年斑的手握紧的瞬间,我听见相机快门响,也听见心里有什么东西碎了又暖了——那是六十年的光阴,终于在这一刻,有了像样的仪式。

镜头里爷爷奶奶的“反差萌”
  第一次举起手机拍摄爷爷奶奶的生活,是在屋后的红薯地。

爷爷佝偻着背,一下一下地刨土,奶奶则蹲在旁边,仔细地捡拾着红薯,嘴里还不忘念叨:“你慢点儿,别闪着腰。”爷爷头也不抬,嘴上硬气地说:“要你管,你捡你的。”可我分明看到,他手里的锄头慢了半拍。

我把这段画面配上当时流行的BGM“挖呀挖”,没想到意外走红。评论区里,无数人感叹“爷爷奶奶好可爱!”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对老夫妻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把“男主外女主内”过成了“反差剧”。

奶奶是出了名的急性子,砍柴挑水样样冲在前面,三十多公斤的小身板,能扛起两桶水。而爷爷反倒心细如发。到了寒冬天,他会早起把衣服放在火上烤的暖烘烘的,再递给奶奶穿;下雨天,他会撑着伞,步行去接奶奶回家……

微信图片_20250814214151_324.jpg

他们总说自己的故事“没什么可拍的”,可就是在他们看来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我用镜头拍下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瞬间:家里东西坏了,奶奶总会喊“老头子,来修一修”,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崇拜;而爷爷看到奶奶随手扔的帽子上沾满稻草,会细心地一根根帮她摘掉;下雪天路滑,爷爷就不出门,在家陪着奶奶烘火聊天,他们还一起养了一只小胖猫,因为花纹像老虎,奶奶叫它“小老虎”……这些藏在生活中的寻常小事,不轰轰烈烈,却平凡温暖,掷地有声。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会选择回家记录爷爷奶奶的生活?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爱,也因为怕。

微信图片_20250814214151_330.png

小时候,爷爷奶奶是我的整个世界,他们没读过多少书,却教会了我最珍贵的东西——善良、坚韧以及如何好好生活。可长大后,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被城市的洪流裹挟着向前,总以为时间还很多,直到某天,看到那张泛黄的老照片,那一刻我才惊觉,我竟从未真正了解过他们的青春。

于是,我决定回家,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故事,也开始学着成为爷爷奶奶的“时光听众”。每天听着他们的回忆,我发现自己变得平和而充实——原来幸福不是拼命追赶未来,而是认真守护那些最朴素的牵挂。

我给他们的爱情加点“料”
  记录之外,我开始给爷爷奶奶的爱情,偷偷添加“时代佐料”。

从前我总觉得浪漫是城市专属,直到我开始带着爷爷奶奶“赶时髦”——我领着他们走进电影院,昏暗的灯光与跌宕的情节让奶奶紧张不已,她下意识地紧紧攥住爷爷的胳膊,那模样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唯一的浮木;带他们去吃火锅,热气腾腾的雾气中,爷爷总是第一时间把煮好的肉夹到奶奶碗里,眼里满是宠溺;我还给他们买了智能手机,只要看见有趣的视频,爷爷总要第一时间转发给奶奶;出去旅游时,爷爷也会学着给奶奶拍好看的照片;喝到好喝的奶茶,他们也总要和对方分享……

去年5月20日,我“逼着”爷爷给奶奶写情书。他推辞了好几天,却总在干活时出神发呆,最后把那张写满字迹的信纸递给我时,手指都在微微颤抖。信里只有寥寥数语:“我的爱妻,算起来我们已经结婚六十年,你辛苦了……有的时候我耳朵不好,不是故意不接你话……这辈子多亏有你。”

奶奶接过信,静静地读着,眼泪不知不觉地滑落,可很快,她又破涕为笑,嗔怪道:“这老头子,总算说了句人话!”

微信图片_20250814214151_327.png

现在的爷爷,已经学会了自己创造浪漫。

那天在田里,他摘了一把月季藏在背后,让奶奶闭上眼睛,然后笨手笨脚地递过去,说:“给你的。” 奶奶笑得直不起腰,却小心翼翼地把花插在了窗台上,放了好几天。

在杭州时,我总觉得爱情要轰轰烈烈,要讲究仪式感。可看着爷爷奶奶的日子,我才恍然大悟:爱情哪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我越来越觉得,回来是这辈子做得最对的决定。城市里的钢筋水泥磨平了我的情绪,可在这里,看爷爷奶奶坐在一起烤火,听他们拌嘴,我心里那些被熄灭的角落,好像又重新泛起涟漪。

原来,爱情不是奢侈品,是日用品,是柴米油盐里的惦记,是岁月里的不离不弃。  

微信图片_20250814214151_329.jpg 

后记

李宝龙的镜头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爷爷奶奶六十年的相濡以沫。冬天烤热的秋衣,病床上紧握的双手,田埂间笨拙的野花……这些朴实的视频切片,构成了爱情最本真的模样。

当年轻一代在“爱情该是什么样子”的困惑里徘徊时,李宝龙选择从爷爷奶奶的爱情里寻找答案。而他的选择,更像一场温柔的反哺,用镜头留住时光,用陪伴回应养育。在这场双向治愈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所谓浪漫,不过是把“我和你”过成“我们”;所谓永恒,不过是在平淡日子里,把“我爱你”藏进“我陪你”。

或许,这就是老一辈的爱情最动人的地方——它不喧嚣,却在岁月里长成了参天大树,为后辈遮挡了浮躁的风,也让我们看见,原来爱可以这样简单,这样绵长。


编辑:陈雪炎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