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赵晗菁
新春伊始,万物复苏。2月7日,在安徽合肥庐江县,原本该忙着准备春耕的一处蔬菜基地里,却在举行一场特别的“大棚婚礼”。
这场婚礼vlog一经发出,便在网上火出圈,新华社等官方号相继转载报道,网友点赞道:“这是一场朴实又接地气的现代新型婚礼。”
2月11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联系上新人徐环和朱慧敏,两人这样评价说:“头顶蓝天,脚踩土地,我们这场婚礼独一无二。”用蔬菜大棚这个极具特色的场地作为婚礼仪式现场,完成一场既接地气又有意义的终身之约,这场婚礼背后,其实还有很多故事……
创意“拉满”,婚礼选地很“大胆”
“我们准备筹划大棚婚礼了,大家也帮忙拿拿主意。”1月7日,在徐环的抖音号上,一个名叫“大棚婚礼合集”的系列视频开始连载。这也是夫妻二人筹划“大棚婚礼”的起始。
2022年5月,安徽小伙徐环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河南姑娘朱慧敏。同为“90后”的两人,从外貌看上去,徐环要显得成熟许多。
“我从事农业种植工作,做农业特别苦、特别累,长期风吹日晒,当时怕妻子瞧不上我。”徐环笑着说。但相识后,朱慧敏觉得徐环肯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在经历2年多的异地恋后,两人决定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最开始,夫妻二人打算在县城的酒店举办婚礼,但由于酒店档期紧只能订晚宴,且正月期间价格有涨幅,花了钱又没有很好的体验,这让二人陷入了纠结中。
综合考虑下来,徐环和朱慧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自家的蔬菜基地里举办婚礼。
于是,一个名叫“大棚婚礼合集”的系列视频开始连载,徐环用此记录自己筹备“大棚婚礼”的全过程,同时也寻求网友们的建议和帮助。
徐环指着远处的蔬菜基地说:“我们选中了这个60米长的大棚,过几天把土地压实了,换一个新的盖膜,再布置上大红‘囍’字和小灯笼。婚礼时来宾分坐两排,中间铺上红地毯,一直延伸到最前方的仪式台,大棚外面设计路引,这个婚礼现场想想还是挺有氛围。”
为了让来宾们有更好的体验,夫妻二人还提前1个月预订了村里的大厨。“到时候就在蔬菜基地里挖蔬果,为大家制作新鲜美味的农家菜肴,来宾们甚至可以自己带个铲子,现场挖菜带回家做伴手礼。”朱慧敏笑着道。
家人打“call”,婚礼温馨又热闹
除了徐环的悉心准备,亲戚朋友们也纷纷加入“大棚婚礼”的筹备中。
从买材料到设计布置,十多个朋友在大棚内忙碌了好几天。徐环还听取了妹妹的意见装饰了气球拱门,增添了许多喜庆氛围。
在婚礼筹备视频下方,网友们也给了很多建议。“我听取了部分意见,比如为了安全着想现场准备了灭火器等。为了答谢各位网友的帮助,我和妻子也准备了喜糖邮寄给大家。”徐环说。
2月7日天气晴好,步入徐环和朱慧敏的婚礼现场,一条鲜艳的红毯向大棚入口蜿蜒铺展,拱形气球门“列队”欢迎。大棚顶部,红色彩旗与灯笼交相辉映,每一张餐桌上都精心摆了大大的“囍”字。没有奢华的装饰,整个婚礼现场简约而温馨,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朱慧敏感慨道:“婚礼当天,室外气温-6℃,但大棚里有20℃。大棚里很温暖,我们心里也暖洋洋的。”
抬头望是蓝天白云,脚下踩着结实的土地,没有灯光特效,冬日暖阳就是最好的打光。来宾们嗑着瓜子吃着喜糖,新人哥哥说着暖场的主持词,端上桌的是村里大厨现场烧制的热气腾腾的菜肴。徐环和朱慧敏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携手踏上红毯完成海誓山盟,徐环向众人承诺道:“未来的日子,我一定不会让我老婆受委屈。”而朱慧敏眼中,泛起了点点泪花。
符合“人设”,这是新农人的style
这场婚礼视频一发布,就收获了百万网友的关注和点赞,大家被这对新人的独特创意所打动,纷纷献上了自己的祝福。
对此,徐环表示,没想到这个“意外之选”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举办这场‘大棚婚礼’,也和我的职业有关。”徐环和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作为“90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2019年,他开始从事农产品种植,并通过视频和直播记录自己的生活,打造自己的农业品牌。
当想到要举办“大棚婚礼”时,徐环也有许多农业经验可以运用其中。“比如,举办婚礼的大棚我换了新的PO膜(聚乙烯氧化物膜),这种新型农膜的优点是遇水蒸气不会凝聚成水滴,用于婚礼现场再好不过,即使菜肴热气上腾也不会形成水滴滴落到来宾身上”。
除了多年的农业经验,这场婚礼成功举办也离不开妻子朱慧敏和岳父的支持。
“爸爸非常支持我们举办‘大棚婚礼’,他认为热闹喜庆、让来宾们吃好喝好的婚礼就是最成功的。”朱慧敏说,“而且还能给咱们省点钱,为小家庭减少一部分开销,用于我们以后过日子挺好。”
这场简约而不简单的婚礼,温馨浪漫,独一无二。夫妻二人说:“大棚后续会继续用于农作物种植,作为一名‘新农人’,这场婚礼和我们的职业身份很搭配,很多年后回味起来,我们也会觉得很有意义。”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