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党史大事年表——一九三四年

2016-06-23 阅读数 242929

一月下旬,红十七师奉命北上,进入湘鄂赣根据地,牵制敌人对中央根据地的进攻。红十八师留湘赣根据地坚持斗争。从二月一日起,敌人对湘赣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红十八师在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奋力抗击。但因敌众我寡,红十八师被迫转移。三月下旬,红十七师返回湘赣根据地,会合红十八师,在运动中寻机歼敌。四月五日,在永新沙市歼敌第四十三旅,俘旅长侯鹏飞以下一千多人。四月二十六日,中共湘赣省委执委扩大会议完全接受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决议,继续贯彻王明的“左”倾政策。六月,湘赣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一月二十四日,敌人向湘鄂赣根据地的万载小源进攻。二十八日,小源失守。中共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机关转移至铜鼓幽居。五月,湘鄂赣省委机关和部队继续向修(水)铜(鼓)宜(丰)奉(新)边转移。六月,在龙门山区陷敌重围,省委决定分三路突围。突围中,省委机关和红十六师遭到重大损失,转回平江黄金洞。至此,湘鄂赣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四月底,中共耒(阳)安(仁)永(兴)中心县委成立,书记谢竹峰。同时成立湘南赤色游击第三大队,大队长刘德兑,政委刘厚总。七月,开辟以株木山为中心,纵横百余里的耒安永边游击区,建立了五个地下区委。次年七月,中共湘南特委撤销末安永中心县委,建立耒阳、安仁两个县委和永兴区委。

七月二十三日,为了给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探寻战略转移路线,中革军委命令红六军团退出湘赣根据地,向湖南中部挺进,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当时称红三军)取得联系。指定中央代表、湘赣省委书记任弼时和肖克、王震三人组成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湘赣省党政军领导机关留守根据地,继续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八月上旬,中共湘赣省委召开扩大会,研究坚持游击战争的计划,决定由陈洪时、谭余保等组成临时常委会,陈洪时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谭余保仍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彭辉明任军区司令员。同时调整了各县的党组织,整顿了地方武装。湘赣根据地转入艰苦的游击战争时期。

八月一日至四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召开会议,讨论并接受中共中央五月六日来信中对湘鄂西中央分局肃反扩大化和解散党团组织等错误的批评,作出相应决议,停止肃反。九月上旬,中央分局就四次肃反和湘鄂西根据地的丢失向中央作出检讨报告,确定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巩固黔东特区,发展湘鄂川黔边根据地。

八月七日,任弼时等率领红六军团九千七百多人,从遂川横石等地出发,开始突围西征。十二日,在桂东县寨前圩召开誓师大会,正式成立红六军团领导机构,肖克任军团长,王震任军团政委。根据敌情变化,红六军团决定放弃在湘东南开展游击战争的计划,从寨前圩出发,经汝城、资兴、郴县、桂阳县境,占领新田县城,进入零陵。二十四日,由零陵向东转移至阳明山区,经祁阳、新田、嘉禾、蓝山、宁远、道县,进入广西。九月五日,在界首渡过湘江。根据中革军委命令,为了与红三军会合,向城步、绥宁方向疾进,经通道、靖县进入湘黔边境。

八月,中共湘鄂赣省委在平江黄金洞召开紧急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确定湘鄂赣根据地党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平(江)浏(阳)铜(鼓)根据地,恢复与扩大红十六师,发展主力红军。十月,部队扩大到一千一百多人。十一月,正式恢复红十六师,省军区司令员徐彦刚兼任师长,政委方步舟。不久,省委书记陈寿昌牺牲,傅秋涛代理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

十月中旬,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八万六千八百多人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二十一日,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三十日,进抵湖南边境。十一月八日,在汝城以南天马山至广东仁化县城口间,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十三日,攻占宜章县城,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十五日,在良田、宜章间,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接着,红军分两路西进,先后占领蓝山、道县、江华、永明(今江永)等县城。十二月一日,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挥,突破湘江封锁线后,中央红军折损过半,减至三万多人。红军长征经过湖南时,安置了部分伤员,扩大了数千红军,帮助恢复了部分基层党组织,建立了一些游击队。

十月二十四日,任弼时率领红六军团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会师。二十六日,红三军与红六军团在四川秀山县南腰界(今属酉阳)举行会师大会。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军团长贺龙,政委任弼时,并以红二军团总指挥部,统一领导红二、六军团。为配合红一方面军长征,红二、六军团于二十八日从南腰界出发,发动湘西攻势。十一月十六日,在永顺县十万坪地区歼敌陈渠珍部三千多人,取得二、六军团会师后的第一个大胜仗。然后,二、六军团乘胜攻克大庸、桑植、桃源、慈利等县城,占领了广大地区,并包围常德,威胁岳阳与长沙,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长征。

十月,中共茶(陵)安(仁)酃(县)永(兴)边区委员会在茶陵成立,书记李运由。与湘南特委取得联系后,扩大为茶(陵)安(仁)耒(阳)酃(县)永(兴)资(兴)边区委员会,李运田(后叛变)仍为书记。边委以安仁潭湾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十一月二十六日,根据中共中央电示,在大庸成立中共湘鄂川黔边区临时省委,任弼时为书记,贺龙、关向应、夏曦、肖克、王震、张子意等为委员。成立湘鄂川黔边军区,司令员贺龙,政委任弼时。同时,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贺龙,副主席夏曦、朱长清。十二月十日,省委机关迁往永顺塔卧。十六日,省委作出《创造湘鄂川黔边苏维埃新根据地任务的决议》。红军以塔卧为中心,迅速在桑植、龙山、永顺、保靖、大庸和慈利等地区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党的组织和地方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地方武装。至十二月底,先后建立了郭亮县委(辖今永顺县东北部)、永保县委(辖今永顺县的大部和保靖县酉水一带)、桑植县委、大庸县委,以及龙山临时县委和第一、二军分区,还建立了各级政权组织和各种群众团体。至次年上半年,又相继建立宣恩县委和永(顺)沅(陵)中心县委。至此,湘鄂川黔根据地已初具规模,约有人口四、五十万。

十二月一日,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颁布《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条例》,提出没收豪绅地主、军阀、官僚的土地及一切公共土地,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好坏均匀搭配的土地革命原则。十六日,中共湘鄂川黔边临时省委制定《分田工作大纲》。次年一月二十八日,临时省委又作出《关于土地问题的决议》,进一步强调在土地革命中必须执行“以农村无产阶级为基础,依靠贫农,巩固与中农的联盟,以消灭地主和削弱富农”的阶级路线。随后,根据地内土地革命运动普遍开展起来,十多万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

十二月十日至十三日,红一方面军长征进入通道县境后,召开了军事会议。会上毛泽东根据敌情,提出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计划,转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的建议,得到党中央和红军多数领导成员的赞同。会后,红一方面军从通道出发,向贵州前进,摆脱了极其危险的处境。

  湖南党史大事年表 一九三四年 潇湘巾帼学党史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