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家风成就和美家庭

2014-04-09 阅读数 514571

    2014·湖南·寻找“最美家庭”温馨故事选登 

寻找最美家庭 覃玉华 杨祖毅


    夫妻双方都出生在农村,都曾是石门县棉麻公司职工,都曾当过下岗工人,都曾在失落彷徨中打拼。如今,夫妻二人都是老板,都是乐意当乐善好施的大好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儿子也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健康成长,大学刚毕业就被重庆某建材销售公司聘为总经理。这个家庭,就是石门县意尔康销售公司总经理覃玉华和某烟花材料生产企业老板杨祖毅夫妻的“最美家庭”。

    夫妻比翼创实业,树自强不息之家风

    中国的和美家庭,大都“一人主内一人主外”。更有“夫唱妇随”、“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女人”等说法,但在覃玉华、杨祖毅家里却有些不同,妻子覃玉华不想依附丈夫,丈夫杨祖毅更不愿“吃软饭”,但家庭却比别人更幸福。这对历经风雨的夫妻,比翼双飞创实业,树起了自强不息的家风。

    1987年,同为县棉麻公司职工的覃玉华与丈夫杨祖毅喜结连理。两年后儿子降生,小家庭甚是温馨。可12年后的1999年12月,县棉麻公司改制,妻子覃玉华先于丈夫步入下岗职工行列。丈夫杨祖毅理解妻子的失落,一面安慰一面表示会尽全力承担养家糊口的义务。但覃玉华不这么想,下岗手续一办完,她便扔下一句“我绝不靠男人养活”,只身走上了自我创业之路。没有本钱,她便从赶集开始,每天早出晚归,双肩挎着鼓鼓囊囊的纤维袋,在县城周边乡镇和临澧县合口、新安集镇穿梭。她至今还记得,第一天赶集是在离县城9公里的新关镇,她挎着两袋子服装,早上五点出发,赶到圩场时刚过七点,“因为舍不得花钱坐公交,一路都是小跑。第一天纯赚了100多元,会喜死。”

    随后的创业路却并不那么顺利,因为“不想一辈子赶集”,半年之后她借钱与人合作“做大生意”,结果被骗个精光。但她不服输,干脆远离家乡进株洲闯荡……直到最后“衣锦还乡”,在县城坐店经营“意尔康”。如今,覃玉华已是两大知名品牌的总代理,在中心地带拥有4个300多平方米的门面,成为名符其实的“千万富翁”。

    2004年,妻子的事业刚刚起步,丈夫杨祖毅又步后尘下岗,妻子本想让丈夫和自己一起干,但杨祖毅“不吃软饭”,坚决要自己干。同样从摆地摊干起,可丈夫的开局比妻子更惨,第一单生意是贩卖西瓜,那天晚上从广西拉回一大车,卸完车已是深夜,因为西瓜堆在街道旁,他一张竹床往瓜堆旁一放,“连蚊虫咬都觉着幸福”——因为他心里只希望天快点亮,他想狠狠赚“第一桶金”。可连夜一场暴雨造成的内积水,转眼间“满县城都是西瓜跑”,杨祖毅浑身解数也无力回天,第一笔生意就亏了近万元;他转行干棉花销售,又因市场不稳定继续亏;接着又与人合作办厂,由于缺乏经验亏得更惨,一年就亏了几十万,连妻子的家当都差点搭进去……好在,失败从来只会缠住惧怕失败的人。如今的杨祖毅,已经是拥有三家烟花材料厂的老板,身价不在妻子之下。

    夫妻同心做慈善,树乐善好施之家风

    在家孝敬父母,夫妻俩早已美名远扬。覃玉华的母亲晚年身患“脉管炎”双脚长期腐烂,父亲晚年因白内障手术失败双目失明。夫妻俩把两位老人接到家里,一直精心伺候至他们去世。杨祖毅的父亲晚年患严重的皮肤病瘙痒难忍,夫妻俩带着老人全国各地求医,直至5年后彻底康复;杨祖毅的父母无意中透露想坐回飞机,夫妻俩赶忙带着二老到重庆旅游……

    如果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孝敬别人家的老人似乎就显得有些管得宽了,但他们愿意做“管得宽”的人。覃玉华的老家在山区,比丈夫老家贫穷。从5年前开始,每年春节,夫妻俩都会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送个200元的红包,孤寡老人、贫困老人则多给一点,每人500元、1000元不等。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看到别人受苦心里就不好受。去年夏天,覃玉华的姐姐在县中医院住院,她去探望姐姐,在病房里遇到一位因骨折住院的老人正在吃盒饭,可吃了一半又收了起来。一打听才知道,因为家里没钱,老人准备把一位好心人送给她的那份盒饭当成两顿吃。再一打听,老人已经70多岁,10多年前失去了儿子,两年前又失去了丈夫,无依无靠。覃玉华当场把仅有的500现金给了她,随后又专程送了3000元。今天500明天1000、2000不等,被救助的人遍布全国各地,最远的远在西藏,许多连名字都不清楚。这些年,他们仅为扶贫助学捐款捐物就达100多万元。妻子覃玉华还因此被评为“全国孝老爱亲之星”、“全国慈善之星”、“全省慈善之星”、“常德市首届道德模范”。

    言传身教带儿子,树勤俭节约之家风

    谈起自己的儿子,一向言语不多的杨祖毅也忍不住夸一句:“还好,没让我们白费心。”

    作为母亲,覃玉华更愿意盘点的,是儿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008年上大学,我们也想过让孩子把日子过得宽裕一点,怎么说我们负担得起,可他每个月的开销也就是700多元,多给他不要;现在虽然是打工,但不大不小是个总经理,我想让他打扮得时髦一点他都不答应。我自己开鞋店,想让他多带几双鞋子过去他都不要。理由还挺充分:又不是去选美,穿那么好干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好多人还连日子都过不去!”

    “跟他父亲一个口板。”

    儿子的勤俭节约,显然来自夫妻俩的言传身教。

    这些年,夫妻俩都成了实力雄厚的老板,但他们自己却从不浪费一分钱。别人穿名牌,夫妻俩“只要合身就行”。妻子想让丈夫穿得“像个老板”,但即使偶尔给他买件像样的衣服,也要背着干,还得悄悄把品牌标签撕掉,价格也不能报高,否则他不穿;覃玉华对自己则近于苛刻:出门坐公交,遇急事就打的。丈夫的工厂和她的商铺相隔20多公里,别人劝他们每人买辆车,她说:丈夫买车是一天到晚在三家工厂穿梭,我坐公交便宜多了。

    正是这种种行为,让儿子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如今已经被别人聘为总经理,公司为他配有专车,可他的司机说:“给杨总开车真轻松,只要有公交,他根本不用专车。”

    其实,父母的言传身教的,何止是让儿子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读高中时,儿子有许多贫困同学,他向母亲开口:“妈,有几个同学好作孽,你‘借’点钱给我帮他们交点生活费吧!”如今,每到春节,都有十多位接受过儿子资助的高中同学上门给他们一家拜年,这是言传身教让儿子当好人;杨祖毅的父母不愿放弃田地,每到耕作季节,夫妻俩都会抽时间回家当帮工,割油菜稻谷,儿子也跟着一起干,这样的言传身教又让儿子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夫妻俩当初单打独斗创业,也是言传身教,让儿子领悟到“靠爹靠娘不如靠自己”的道理,大学毕业后,夫妻俩本想把他留在身边干,他却义无反顾独自出门闯天下,还真一闯见分晓……

    这就是石门人有口皆碑的“最美家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