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报纸在路上 《今日女报》发行员的故事

2012-07-25 阅读数 165210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陈寒冰

南方报系对于记者工作有一句这样的阐释:“我们和新闻在路上!”这句“在路上”,让大家很直观地体会到了新闻工作者风里来雨里去的艰辛。其实,除了记者,还有一群人也是风里来雨里去地奔波在路上——我们的“发行员”。之所以要打上引号,是因为这些“发行员”除了今日女报社发行部的员工之外,还有不少是妇联干部,她们为《今日女报》奔忙的故事值得我们女报人代代传颂,代代感恩。

今日女报

帮村民用鸡蛋、稻谷换报纸

“那个时代村民手上没有钱,于是他们就拿家里的鸡蛋、稻谷给我们,用这些物资订阅《湖南妇女报》换取精神粮食。”提起上世纪80年代《湖南妇女报》刚复刊时,村民订报的情景,现任怀化市政协副主席的熊富珍感觉历历在目。

1985年,熊富珍到怀化市辰溪县担任妇联主任(当时的职务称主任——编者注)。当时正值《湖南妇女报》复刊不久,很多村民对于报纸并不了解。“那时候,我们可以说是翻山涉水,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每家每户宣传,让他们知道多读新闻的好处。”通过妇联主任们带过来的报纸,村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学到了新的创富知识。“辰溪县离省城远,每当有报纸送过来时,村民们都争相阅读。”虽然报纸好看,但很多村民却因为家境困难订不起报纸。于是,村民们找到熊富珍等妇联干部,希望能用鸡蛋、稻谷换报纸。

“村民有这样的想法,我们当然要满足他们。”熊富珍只好和妇联同事一起,一个村一个村地收鸡蛋、一户一户地收稻谷,然后再把这些收集的物资送到县城卖掉换成报款。因为这群妇女干部体贴又细心的订报方式,当时辰溪县连续5年是发行万份县,“我们那里有不少订报千份乡、百份村,虽然订报工作很艰辛,但看到村民们能从中吸取营养,也觉得苦中有乐。”

 

送报纸送出了文化味

“下大雨,莫把报纸打湿哒。”7月18日早上7点,长沙大雨。59岁的钟向前,用塑料袋紧紧地裹好报纸,自己身上却早是水哒哒的。

自从2008年3月加入到《今日女报》发行员队伍,钟向前从来没有耽误过一次送报纸。久而久之,无论是订报客户或同事,都喜欢上这个身上带着很浓文化味的钟大哥。

钟向前送报前总有个习惯,每次他都会先对报纸内容进行粗略的浏览:“每次送报时,碰到熟悉的客户,和他们说‘今天,女报上XX新闻不错哦’!自然让这些读者也多了一份好奇心。”

钟向前在长沙城送报横跨了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等地段。每次出报日,他早早地就把300多份报纸扛上电单车,20多公斤重的报纸,在他眼里每份都很重要。“一户一户地送,在有些街道碰上熟悉的订报读者,打个招呼问个好,一路上的时间都很快乐。”因为钟向前总是准时把报纸送到位,所以这么多年在他所负责的辖区,几乎没有读者前来投诉。

“很多年前,儿子就要我别干了。其实他哪里晓得,我就是喜欢这份工作,每次看到客户收到报纸时的笑脸,我自己心里也很有成功感。”钟大哥笑着说,在有些人看来,这份送报的工作微不足道,却是他用心经营的事业。

 

“送报纸,细节决定成败”

“周老师,您好。祝您节日快乐、家庭幸福!”每逢过节,家住长沙市伍家岭的读者周老师,都会收到《今日女报》发行员黄桂珍发来的祝福短信。

给老订户发祝福短信,对发行员黄桂珍来说再平常不过。2000年开始从事报纸发行工作,黄桂珍也算是发行队伍里的一员老将。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黄桂珍手上的订户却从没有流失过,为什么?“细节决定成败。”黄桂珍笑着解释。

每次送报纸,黄桂珍都会把每份报纸认真整理、争取亲自送到每个客户手上。“把报纸送到客户手上时,简单问声好。过节时,给客户们发一些过节祝福短信。渐渐地,他们就发现我这个发行员和其他媒体发行员硬是不同。”在这场“亲和力”比拼的“战役”中,黄桂珍用细心、体贴的服务赢得了很多客户的赞扬。“说实话,现在很多客户办公室订了几份报纸,但他们看到我用心送报,都不好意思说退订。”说到这里,黄桂珍也是一脸自豪。

  今日女报 凤网/今日女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