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丨母亲的家训

2025-03-29 阅读数 3177

文/黄熊飞

母亲八十八岁了,还可拄杖慢行,尤其是头脑仍然清醒,思维慎密。她娘家是小地主身份,土改后极穷,同时有五姊妹,作为长女,她只读了几个月书。但她善于向长辈和社会学习,用以教导我们四兄弟。其家训归纳起来就是勤快、清廉、诚信、仁爱。

勤快是立身之本。她时常教育我:“勤勤快快样样有,懒懒散散事事无 ”“天上掉东西你都要起得早,起晏了别人捡去了”“一勤天下无难事”。她是这样说的,更是带头这样做的。年轻时,她一黑早起来寻菜、搞饭、喂猪,然后出集体工,跟男劳力一样种田挖土挑担。收工回来又是搞饭,砍猪菜,在煮猪食的同时,还要扎个鞋底,忙活到十一点多钟。

她用身边的事例告诫我,她娘家隔壁树七阿婆曾十八担嫁妆,压箱银元500枚,磕瓜子都有专用的金锤。但她们好吃懒做,袜子48双要全部穿完,积成一脚盆才洗。生了五个儿子,其中四个极不成器。最后晚年孤苦伶仃、凄凉过世。那树七阿婆我都见过,小时候在外婆家常去串她家门,印象中她老态龙钟,喜欢抽咕隆咕响的水烟,咳嗽不停。

现在母亲还喜欢翻古,她对我说,当年嫁到黄家来就是一个手提包,里面只一件衣服,你父亲和爷爷住在破庙里,后来庙拆了,只好搭个披荫棚子、半间房。就是靠一双手,和你父亲一起舍死做,才带大你们四兄弟。现在日子好过,你要珍惜!

我牢记母训,写对联“勤俭传家宝,贤德祖宗源”自省自勉。

清廉是守身之基。记得我转教从政后,她又喜又忧地说,“伢崽,只要不贪财爱色,你这辈子就好过了!”她又用身边的事例告诫我“上边屋里某队干部,四清时被打得要死,身上衬衫都沾满血浆,脱都脱不下来,硬是用剪刀剪开才行。据说是贪了公家的钱。”同时她又用父亲作榜样教育我说:“你父亲当出纳多年没错过一个数,没贪过一分钱,你要像他一样!”

我谨遵母训,不贪非分之财、不好非礼之色,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色,止之于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再美的人是别人的妻女,不能有非分之想。

古今因贪财爱色而招祸的不计其数,难道不值得汲取教训吗?感谢母亲给我及时警醒。

诚信是处世之道。娘告诫我,说话做事要诚信,说到做到,决不食言。她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前都很穷,时常要借钱度日,那四队的王婆婆信任她,因为母亲还钱很准时,从未踏过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有借无还,再借万难。”对门某伢子借钱过了个多月的期,被王婆婆找上门跳起脚来骂,搞得他几年都难抬头挺胸做人。

说实话、办实事,守时守信,看似简单,但要一辈子坚持做到不容易。建立信任很难,失去信任一次就够了。我开会也好,会友也好,一般提前五分钟到达。这习惯是受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

仁爱是待人之方。母亲是很节俭的人,但对亲友从不吝啬。记得当年邻居谱哥一天没吃饭,还在踩打谷机,又饥又累,晕倒了。母亲收工回来,叫我送一升米到他家去,当时我家米桶也见底了,我装了又倒掉、装了又倒掉。母亲催我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磨磨蹭蹭干什么!他再不吃饭会出人命的!我明天到姨家借点米来。”

母亲常说:“为人办事要先人后已。要前半夜想别人,后半夜想自己;如果前半夜想自己,那后半夜就睡着了。”到了晚年,亲友邻里对母亲都很好,时常来探望她。她总是对我说:“要记得别人的好!过年时节三婶送了牛奶,你帮我去送袋麦片;四侄送了苹果,你帮我提那箱桔子去还礼;喜哥送了两百元,我不要,他丢下就跑了,我追不上。你要帮我去还礼……总之,我快要死了,不能欠人家的。”

我忙答应全部照办,并安慰她:“那还死不得,要等到我退休来陪你!”

我尽量每个周末回老家陪母亲,听她絮絮叨叨也是一种享受。

春去春又来,花落花又开,可惜人生无再少。但愿母亲不要老得太快,让我能更多听她的教诲。我将牢记勤快、廉洁、诚信、仁爱的家训,平平安安过一生,开开心心活到老。


作者简介:

作者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青年研究会员,长沙市政府研究室四级调研员。曾著《面对朝阳》《青草集》《一路芬芳》等六本书及合著《大学语文》等书六本。


来源:宁乡市地方志学会

编辑:喜之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凤网美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