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湖南籍的开国大将是毛泽东首任秘书,与主席共事15年被这样评价…

2019-12-10 阅读数 10136

编者按:良好的家风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涵养好的作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湖南省妇联推出“红色家风润三湘  家国情怀故事汇”系列报道,介绍湘籍老一辈革命家、现代名人等人物好家风好家规的故事,敬请关注。

谭政:一心“谈政”,不求“世名”

策划:湖南省妇联宣传部 

执行:今日女报/凤网

文/罗雅洁 漫画/潘晶慧

微信图片_20191210170210.png

人物简介

谭政(1906年6月4日-1988年11月6日),湖南湘乡人,原名谭世名,号举安。1927年入党。是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中唯一一位参加过秋收起义的大将。解放后,历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察委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副主任,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1975年起任中央军委顾问。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灿若群星的将帅行列中,谭政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他曾被中央领导打趣:“谭政呀,给你10发子弹,你能命中10个敌人吗?” 谭政实实在在地回答说:“打死靶子差不离,打运动目标一个也不保险。” 那位首长说:“那你就别拿枪了,好好地用你的笔。你那支笔用好了,战斗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是的,此后,谭政靠手中的笔成了一代名将。
  这样一位特殊的大将,在教育儿女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从“重读书”“尚忠厚”“赏孝德”的谭氏家训中成长起来的谭政,其言传身教的“改名”“署名”“廉名”家风,在子女身上延续,让人印象深刻。
  改名:不求耀祖,投笔从戎
  1927年春,小学教师谭世名辞职后,从湖南湘乡楠竹山村风尘仆仆地来到武汉,投奔自己少年时的同学、妻舅——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总部特务营营长陈赓。“我想好了,投笔从戎,参加革命,首先要把这个名字改了,我不求‘一世留名,光宗耀祖’,就改叫‘谭政’吧!”
  这就是后来的开国大将谭政名字的由来。
  谭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世时很少向儿女谈及自己的功劳和贡献。他的女儿谭星明上中学时,读埃德加·斯诺写的《西行漫记》,书中有很多革命领袖及红军将领的名字及事迹,但没有看到父亲谭政的名字。
  她好奇地问父亲是怎么回事。谭政告诉她,当时他正得伤寒病,工作也很忙,并没有见到斯诺。“当时出来干革命,很多人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要是在乎自己的名字是否出现在他人的书里,革命还能成功吗?”谭政语重心长地告诉女儿,在长征中牺牲了很多红军战士,他们都是人民英雄,但他们的名字不可能都出现在《西行漫记》里。
  谭星明后来在回忆文章里提到这件事时说:“爸爸说,大家接受斯诺采访,都是为了宣传红军、宣传长征,并不是为了个人留名。”   

微信图片_20191210170315.png

谭星明后来在回忆文章里提到这件事时说:“爸爸说,大家接受斯诺采访,都是为了宣传红军、宣传长征,并不是为了个人留名。”

署名:顾全大局,甘当幕后
  作为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谭政与毛泽东共事15年有余。其间, 他学习了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 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以及处置问题的原则性等。通过帮助毛泽东整理、誊正材料, 谭政受到了难得的锻炼。毛泽东曾这样点评:谭政“谈政”,名副其实。
  1944年4月11日,时任陕甘宁边区后方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受中共中央委托,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作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后来还以谭政署名在延安《解放日报》全文发表。这个报告,是由谭政起草,经毛泽东、周恩来等修改和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批准,多次印发全党全军,被简称为“谭政报告”。
  然而,1978年,这一报告重新公开发表时,却没有署谭政的名,谭星明对此很困惑,但儿女们从没听到谭政在任何正式场合埋怨过此事。
  谭星明后来似乎找到了答案。她曾经问父亲直接指挥过哪场战役,谭政回答说,革命事业是一个整体,就像一辆汽车由很多零件组成,如果每个人都争着去做发动机,没有人愿意去做油箱,那这辆车是无法运转的。政治工作就像汽车中的油箱,为整个革命事业输送能量。在工作中,要服从分配,顾全大局,甘当幕后英雄。
  1983年3月,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决定,将上述报告再次以谭政署名印发全军。
  廉名:艰苦朴素,公私分明
  “廉”和“俭”是谭政一生治国齐家的法宝。他常对周边的工作人员说:“不论走到哪里,都要模范遵守党的纪律。”
  1979年,谭政回到阔别多年的湘乡老家。家乡人民送给他几包茶叶、云片糕,谭政却说:“中央三令五申,不请客送礼,不搞特殊化,我们领导同志都要带头遵守才是。”后来到长沙时得知礼物被硬塞给了身边的工作人员,谭政要求按市价付钱,下不为例。他还认真查看付款单据,并严肃地说:“领导干部要做清正廉洁的带头人。”
  谭政生活非常节俭,身上穿的一件绒衣颜色都褪了,仍然舍不得丢;会客室的沙发老式陈旧,警卫人员要找人替换,他坚决不同意;女儿在京郊一家单位工作,每天坐公交车来回要4个小时,想请他出面换个近点的单位上班,他却乐呵呵地说:“上班路是远了点,但能磨练你的意志,又能培养好的群众观点。”看到儿子用自行车驮米回来,累得满头大汗,他高兴地说:“青年人舍得吃苦,这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

微信图片_20191210162517.jpg

看到儿子用自行车驮米回来,累得满头大汗,他高兴地说:“青年人舍得吃苦,这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

“文革”中,谭政被监禁了,谭星明与父亲开始了长达5年多的书信往来。在这几十封珍贵的狱中书信里,谭政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一字一句地写下了他对女儿孜孜不倦的教导。
  1971年,谭星明被分配到福州市商业部门工作,仍在监禁中的谭政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给星明写信:“在商业部门工作,经手的商品金钱多,经济手续必须一清二楚,不能有差错,公家的东西,一点不能沾边,公私界限必须分清。”谭政还写道:“在商业部门工作,接触的面很广,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要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倾听顾客的意见,随时检查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不可脱离群众。”
  得益于谭政的教导,谭星明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自觉地分清公私界限。
  1975年,谭政恢复自由,但他没有因为受到委屈而抱怨或者向组织要求什么。因为没有房子住,他复出后的8年中曾多次更换临时住处,直到1983年才分到住房。
  “爸爸无言的榜样让我们明白了许多道理,要做自食其力的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做事,为社会作贡献。”谭星明说,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像爸爸一样,靠自己的奋斗去改善和解决。

相关推荐